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牙痛

牙痛(toothache)是牙齿疼痛的简称,又称为牙疼、齿痛,属于口腔科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见于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牙外伤、楔状缺损、牙周脓肿等多种西医疾病。而中医认为牙痛可能是由于外感邪气、胃热炽盛、肾阴亏损、虫蚀牙体等原因引起的,大致可分为风热牙痛、风寒牙痛、胃火牙痛、虚火牙痛、气虚牙痛和龋齿牙痛。

英文名称

toothache

其它名称

牙疼、齿痛、牙齿疼痛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主要病因

西医原因包括特殊生理阶段、高空飞行、牙齿本身疾病、牙周组织疾病、牙齿附近组织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等;而中医原因包括外感邪气、胃热炽盛、肾阴亏损、虫蚀牙体等。

常见症状

牙齿疼痛、牙龈红肿、面颊部肿胀、牙齿龋洞、口腔异味

检查项目

口腔检查、望闻问切检查、牙髓活力测验、X线牙片

发病部位

口腔

就诊科室

口腔科、中医科、急诊科

重要提醒

牙痛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并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加重牙齿损害。

症状

分类

中医主要将牙痛分为六种证型,即风热牙痛、风寒牙痛、胃火牙痛、虚火牙痛、气虚牙痛和龋齿牙痛。

1、风热牙痛

牙齿胀痛,受热或食辛辣之物即痛甚,患处得凉则痛减,牙龈肿胀,不能咀嚼食物,或腮肿而热,口渴。舌尖红,舌苔薄白或微黄而干,脉象浮数。

2、风寒牙痛

牙齿作痛,抽掣样感,吸受冷气则痛甚,患处得热则痛减,时恶风寒,口不渴。舌淡红,舌苔薄白,脉象浮紧或迟缓。

3、胃火牙痛

牙齿疼痛,以胀痛感为主,牵引头脑或牙龈发红肿胀,满面发热,口渴,时欲饮冷,口气热臭,恶热喜冷,或唇舌颊腮肿痛,大便秘结,尿黄。舌质偏红,舌干,舌苔黄,脉象洪数或滑数。

4、虚火牙痛

牙痛隐隐而作,牙根浮动,唇赤颧红,咽干而痛,心慌头晕,虚烦不寐,腰脊酸痛。舌红少津,舌苔少,脉象细数。

5、气虚牙痛

牙痛隐隐,痛势绵绵,牙龈不甚红肿,或虽肿胀而不红,面色淡白,少气懒言,语言低微,倦怠乏力,自汗心悸,头晕耳鸣,小便清而频,舌体淡胖。舌苔薄白或苔白,脉象虚弱或虚大。

6、龋齿牙痛

牙齿蛀孔疼痛,时发时止,如嚼物时伤其牙,则立时作痛,舌脉如常。

典型表现

牙痛主要表现为牙齿疼痛,疼痛的性质可以是尖锐自发痛、自发钝痛、激发痛或咬合痛,具体取决于引起原因。而且,除急性牙髓炎患者常不能自行明确定位外,一般都能明确指出痛牙。

1、尖锐自发痛

尖锐自发痛最常见的原因为急性牙髓炎和急性根尖周炎。也可能为其他疾病所致,如急性牙周脓肿、冠周炎、急性龈乳头炎、三叉神经痛及急性上颌窦炎等。

2、自发钝痛

自发钝痛常见于慢性龈乳头炎等。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如疲劳、感冒、月经期等,也可出现轻度的牙齿自发钝痛、胀痛。

3、激发痛

激发痛常见于牙本质敏感症、Ⅱ~Ⅲ度龋齿或牙齿楔状缺损等。在牙髓尚未受侵犯或仅有牙髓充血时,无自发痛,仅在敏感处或病损处遇到物理、化学刺激时才发生疼痛,刺激去除后疼痛即消失。慢性牙髓炎一般也会表现为激发痛,但当刺激去除后疼痛仍持续一至数分钟。咬合创伤引起牙髓充血时也可有对冷、热刺激敏感的表现。

4、咬合痛

咬合痛常见于牙隐裂和牙根纵裂时,表现为某一牙尖受力而产生水平分力时引起尖锐的疼痛。此外,牙外伤、急性根尖周炎及急性牙周脓肿等也可出现明显的咬合痛和叩痛、牙齿挺出感;口腔内不同金属修复体之间产生的流电作用也可使患牙在轻咬时疼痛,或者在与金属器械相接触时发生短暂的电击样刺痛。

伴随症状

患者可伴有牙龈红肿、面颊部肿胀、牙齿龋洞、口腔异味、牙龈出血、咀嚼困难等表现。

并发症

1、睡眠障碍

牙痛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使患者无法入睡或者频繁从睡眠中醒来。

2、情绪问题

牙痛是一种令人极为难受的身体体验,疼痛信号会不断刺激神经,从而使大脑一直处于紧张和应激状态中。而且,牙痛常常会干扰正常的生活节奏,比如无法好好进食、正常睡眠或者专注地工作学习等,从而引发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原因

总述

牙痛可为多种原因所引起,主要可分为西医和中医两大方面。其中,西医原因包括特殊生理阶段、高空飞行、牙齿本身疾病、牙周组织疾病、牙齿附近组织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等;而中医原因包括外感邪气、胃热炽盛、肾阴亏损、虫蚀牙体等。

症状起因

1、西医原因

(1)特殊生理阶段:处于月经期和绝经期的女性,可能会出现牙痛。

(2)高空飞行:高空飞行时,牙髓内压力增高,可引起牙痛。

(3)牙齿本身疾病:如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牙槽脓肿、牙外伤、牙隐裂、牙根纵裂、牙本质敏感症、楔状缺损等。

(4)牙周组织疾病:如牙周脓肿、急性龈乳头炎、冠周炎、坏死性溃疡性龈炎等。

(5)牙齿附近组织疾病:如急性化脓性上颌窦炎、急性化脓性颌骨骨髓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等。

(6)神经系统疾病:如三叉神经痛等。

(7)某些全身性疾病:如流感、癔症、神经衰弱、急性心肌梗死、甲状腺炎等。

2、中医原因

牙痛归属于中医“牙宣”、“骨槽风”等疾病的范畴。

(1)风热牙痛:风热外邪,直侵人体,伤及牙齿及牙龈,气血壅滞,瘀阻脉络,不通则痛。

(2)风寒牙痛:风寒外邪,侵犯牙体及龈肉,气血凝滞,脉络瘀阻,故牙齿作痛。

(3)胃火牙痛:足阳明胃经循行入齿,素禀热体,复嗜辛辣香燥,则胃腑蕴热,循经上蒸而引起牙龈红肿,牙疼胀痛剧烈。

(4)虚火牙痛:肾阴不足,虚火上炎,故牙齿隐隐作痛或微痛,牙龈微红微肿。而且,虚火久蒸,灼烁龈肉,则龈肉萎缩;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虚则牙齿失于濡养,则牙齿浮动,咀嚼无力。

(5)气虚牙痛:劳伤过度或久病失养可耗伤元气,元气不足则齿失其养,进而导致牙痛绵绵,但齿不浮动,故局部少见红肿。

(6)龋齿牙痛:平素嗜食膏粱厚味,或过食甘甜糖质,牙嚼污秽,饮食残渣,积于齿缝之间,导致牙体被蛀蚀,而引起牙痛。

常见疾病

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牙槽脓肿、牙外伤、牙隐裂、牙根纵裂、牙本质敏感症、楔状缺损、牙周脓肿、急性龈乳头炎、冠周炎、坏死性溃疡性龈炎、急性化脓性上颌窦炎、急性化脓性颌骨骨髓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三叉神经痛、流感、癔症、神经衰弱、急性心肌梗死、甲状腺炎、牙宣、骨槽风

就医

急诊(120)指征

1、牙痛是由外伤引起的,并且伴有牙齿折断、脱落等严重情况;

2、牙痛伴有严重的面部肿胀,已经影响到正常的呼吸、吞咽或者导致视力模糊等问题;

3、牙痛伴有高热、寒战、头晕、乏力等全身感染症状;

4、牙痛伴有剧烈而持久的胸痛、心动过速、恶心、呕吐等症状;

5、出现其他危急的情况。

以上均需立即去急诊科就诊,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门诊指征

1、长期或反复出现牙痛;

2、伴有牙龈红肿、面颊部肿胀、牙齿龋洞、口腔异味;

3、伴有牙龈出血、咀嚼困难等症状;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1、若症状比较严重,则需到急诊科就诊。

2、若症状比较平稳,则可到口腔科就诊。

3、若患者想要采取中医疗法,则需到中医科就诊。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保持口腔清洁,以免影响医生检查。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牙痛?

2、牙痛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出现的?什么情况下会出现或加重?什么情况下会减轻或消失?

3、您的牙痛是刺痛、钝痛、跳痛还是胀痛呢?

4、您具体是哪颗牙齿痛?

5、除了牙齿疼痛外,您还有其他症状吗,如口腔异味等?

6、您以前出现过牙痛吗?什么原因造成的?怎么处理的?

7、您之前被诊断过龋齿、牙髓炎等牙体牙髓疾病吗?

8、您平时是怎么刷牙的?一天刷几次牙?用的是什么样的牙刷和牙膏?

9、您平时喜欢吃甜食或者酸性食物吗?

10、您平时晚上睡觉会有磨牙的情况吗?

11、您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吗?

12、您在就诊前在其他医疗机构进行过治疗吗?怎么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牙痛?

2、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该如何治疗?需要住院么?

4、需要治疗多久?能治愈吗?

5、如果需要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7、回家后我应该注意什么?

8、是否需要复查?多久一次?

检查

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口腔检查或望闻问切中医四诊检查,以初步了解牙齿及牙周组织的病变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其进行牙髓活力测验、X线牙片等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体格检查

1、西医检查

(1)口腔视诊:医生会仔细观察牙齿的外观,确定牙齿的颜色是否正常、牙齿是否存在缺损以及牙龈的状态等。

(2)口腔探诊:医生会利用口腔探针来检查并确定病变部位、范围和反应情况,包括探查牙有无龋坏,确定其部位、深浅、有无探痛以及牙髓是否暴露。

(3)口腔叩诊:医生还会用口镜柄或镊子柄垂直或从侧方叩击牙有无疼痛,以确定是否存在根尖周或牙周病变。

(4)口腔触诊:医生会用手指或用镊子夹棉球扪压龈缘或根尖部牙龈,观察有无溢脓、压痛或波动,以判断有无牙周病和根尖周病。此外,医生可用手指扪压在两邻牙的唇(颊)侧颈部,嘱患者做各种咬合运动,通过感知该牙所受力的大小,以确定有无创伤性咬合。

(5)其他:如果患者还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则医生还需进行相应的检查,如心脏听诊等。

2、中医检查

(1)望诊:主要为观察患者的面色、牙齿外观、口腔黏膜状态以及舌象。

(2)闻诊:主要为嗅患者口腔的气味,以帮助确定病因。

(3)问诊:包括牙齿疼痛的部位、性质、发作时间、加重或缓解的因素以及伴随症状、口腔清洁情况、饮食习惯、既往病史等。

(4)切诊:医生会通过感受脉象的变化,来帮助确定证型。

实验室检查

在牙髓活力测验过程中,医生可根据牙齿对冷、热温度的反应,以及刺激除去后疼痛持续的时间,来帮助诊断和确定患牙。此外,也可使用电流强度测试来判断牙髓的活力和反应性。

影像学检查

X线牙片又称根尖片,是临床最常用的牙影像检查方法,可显示牙体、牙髓腔、根管及根尖周组织的情况,进而帮助确定引起牙痛的病因。

诊断

诊断原则

一般根据病史咨询,患者出现牙齿疼痛、牙龈红肿、面颊部肿胀、牙齿龋洞、口腔异味等症状,并结合口腔检查、望闻问切检查、牙髓活力测验、X线牙片等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通常需要将龋齿、牙髓炎、牙周脓肿等几种常见的引起牙痛的疾病进行鉴别。

鉴别诊断

1、龋齿

龋病慢慢形成龋洞后,会对外界刺激比较敏感,遭受冷、热、甜、酸和食物嵌塞等刺激容易出现酸痛,刺激去除后症状即消失。当龋损达到牙本质深层时,对外界刺激可出现更为明显的疼痛反应。

2、牙髓炎

急性牙髓炎通常会表现为剧烈牙痛,患牙在未受到任何外界刺激的情况下可突然出现剧烈的自发性尖锐疼痛,而牙髓出现化脓时则可有搏动性跳痛,此外还具有疼痛在夜间睡眠时加重、疼痛不能定位的特点;慢性牙髓炎可出现阵发性隐痛或者钝痛,有过自发痛或自发痛病史。

3、牙周脓肿

牙周脓肿一般为急性过程,在疾病早期炎症浸润广泛,使组织张力较大,疼痛较剧烈,可有搏动性疼痛,患牙可有“浮起感”、叩痛、松动明显;在疾病后期,脓液局限,脓肿表面较软,扪诊可有波动感,疼痛稍减轻,此时轻压牙龈可有脓液从牙周袋内流出,或脓肿自行从表面破溃,肿胀消退。若不积极治疗或反复急性发作,则可发展成为慢性牙周脓肿,一般无明显症状,有时可有咬合不适感。

治疗

预计治疗

牙痛患者应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因和病变严重程度,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如修复牙体缺损、去除病变牙髓组织等,以尽快缓解疼痛,改善机体健康状况。

对因治疗

1、龋齿

对于尚未形成龋洞的浅龋,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10%硝酸银、75%氟化钠甘油、8%氟化亚锡液等药物涂布于病变区,以达到杀灭细菌、封闭釉质孔隙和牙本质小管的作用,从而终止病变发展;对于已形成龋洞的病损,只能进行人工修复,患者需要由医生通过手术去除牙齿的龋坏组织,并制备成一定洞形,经隔湿、消毒、垫底后,再选用合适的充填材料修复缺损。

2、牙髓炎

对于急性牙髓炎患者,首要的是缓解疼痛,常用措施包括开髓引流、口服止痛药(常用的有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如江中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在龋洞内放置丁香油等。在疼痛缓解后,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变情况,通过盖髓术、活髓切断术保留活髓,若牙髓病变已到达不可恢复的程度,则应去除病变牙髓,然后通过根管治疗术及牙髓塑化治疗术等方法保留患牙。

3、牙周脓肿

对于急性牙周脓肿患者,在脓肿初期脓液尚未形成前,可清除大块牙石,冲洗牙周袋,将防腐收敛药或抗生素放进袋内,必要时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当脓液形成且局限,出现波动时,可根据脓肿的部位及表面黏膜的厚薄,选择从牙周袋内或牙龈表面引流;如果患牙挺出而出现咬合接触疼痛,则可将明显的早接触点进行调磨。对于慢性牙周脓肿患者,可在洁治的基础上直接进行牙周手术,如脓肿切除术、翻瓣手术等。

一般治疗

1、养成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2、避免吃一些刺激性强的食物,忌饮酒。

药物治疗

详见对因治疗。

相关药物

10%硝酸银、75%氟化钠甘油、8%氟化亚锡液、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如江中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

手术治疗

1、如果牙痛患者出现了严重的牙齿病变,如牙髓坏死等,且无法通过非手术方式缓解时,则需要考虑采取手术治疗。

2、如果牙齿疼痛是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则也可能需要采取手术治疗。

中医治疗

1、辨证用药

(1)风热牙痛:治疗宜疏风清热止痛。主方选用银翘散。常用中药包括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牛蒡子、桔梗、淡竹叶、知母、生地、露蜂房等。

(2)风寒牙痛:治疗宜疏风散寒止痛。主方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常用中药包括麻黄、附子、细辛等。

(3)胃火牙痛:治疗宜清胃泻热,凉血止痛。主方选用清胃散。常用中药包括生地黄、当归身、牡丹皮、黄连、升麻等。

(4)虚火牙痛:治疗宜滋阴降火。主方选用知柏地黄丸。常用中药包括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狗脊等。

(5)气虚牙痛:治疗宜补气缓痛。主方选用补中益气汤。常用中药包括黄芪、人参、当归、橘皮、升麻、柴胡、白术、丹皮、赤芍、茯苓等。

(6)龋齿牙痛:治疗宜清热止痛。主方选用清胃汤。常用中药包括山栀、连翘、牡丹皮、石膏、生地黄、露蜂房、海桐皮等。此外,还可外用荜拨、细辛、白胡椒、花椒等塞于蛀孔中,以暂时止痛。

2、针刺疗法

常用穴位包括合谷、颊车、内庭、下关等,具体应由专业医生进行选穴和操作。

3、耳针疗法

常用穴位包括口、神门、牙、胃、大肠、肾等,具体应由专业医生进行选穴和操作。

4、其他

如穴位注射法、穴位敷贴法等。

需要提醒的是,对于需要中药治疗的患者,首先应在正规中医医院就诊,经专业中医医生辨证后开具中药处方,购药时应注意甄别药材供应商,推荐选择华润三九等大型医药企业,这类企业能够严格遵循国家标准,从源头把控药材质量,确保所售中药的品质与疗效。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预计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