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menstrual disorders)又称为月经失调,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症状,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经期、经血量的异常。月经是指随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正常月经的周期、持续时间和出血量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和自限性:月经周期一般为28~30天;月经持续时间为2~7天;月经量平均约35ml,范围为20~80ml。正常月经的建立和维持有赖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神经内分泌调节,以及靶器官子宫内膜对性激素的周期性反应,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就会出现月经不调。长期的月经不调会对女性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建议患者及时诊治。

英文名称

menstrual disorders

其它名称

月经失调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主要病因

内分泌功能紊乱、生殖器器质性病变、全身系统性疾病、精神因素、寒冷刺激、不规律饮食、过度劳累

常见症状

月经周期异常、经量异常、痛经、不规则出血、闭经

检查项目

妇科检查、血液检查、激素检查、病原体检查、病理检查、B超检查、CT、MRI检查、基础体温测定、宫腔镜检查、腹腔镜检查、垂体兴奋试验、诊断性刮宫

发病部位

生殖部位,子宫

就诊科室

妇科

重要提醒

月经不调如果偶尔出现,不必过于担心,但若长期出现,应及时就诊,并进行相关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症状

典型表现

1、月经周期异常

(1)月经先期:月经周期提前1~2周,经期正常,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

(2)月经后期(月经稀发):月经周期超过35日,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3)月经无先后定期:月经周期或前或后,均超过7日以上,并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2、经量异常

(1)月经过多: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增多,超过80ml。

(2)月经过少: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很少,甚或点滴即净。

3、痛经

在经期前后或月经期间出现下腹疼痛、坠胀,伴腰酸或其他不适,程度严重的可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4、不规则出血

出血全无规律性,可在非正常月经期有出血表现,月经周期可能过长或过短,经量也可能过多或过少等。

5、闭经

分为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

(1)原发性闭经:年龄超过14岁,第二性征未发育;或年龄超过16岁,第二性征已发育,月经还未来潮。

(2)继发性闭经:正常月经建立后停止6个月,或按自身原有月经周期计算停止3个周期以上。

并发症

如果月经不调长期存在或反复发生,可能会导致贫血、不孕症等并发症。

原因

总述

多种因素均可引起月经不调,主要包括内分泌紊乱、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全身疾病以及精神因素。此外,寒冷刺激、不规律饮食、过度劳累、吸烟、饮酒等,也可导致月经不调。

症状起因

1、疾病因素

(1)内分泌功能紊乱:主要是各种因素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神经内分泌调节,从而导致月经异常表现。多见于颅咽管瘤、垂体肿瘤、希恩综合征、卵巢肿瘤、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此外胰腺、甲状腺、肾上腺等功能紊乱也可导致内分泌功能异常,影响正常月经,常见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肿瘤等。

(2)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主要是子宫、卵巢、阴道等部位的炎症、肿瘤及发育异常等引起。常见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宫颈炎、宫颈息肉、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宫颈癌、阴道横隔、无孔处女膜等。

(3)全身系统性疾病:某些血液病,最常见的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他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均因血小板质与量发生异常导致月经过多,经期延长;肝肾、高血压疾病可影响体内雌激素灭活及凝血因子的合成障碍,致使月经量增多;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由于损伤血管功能,或者因血液抗凝抗体作用而引起月经异常;结核病也常导致患者出现月经异常。

2、精神因素

突然或长期精神压抑、紧张、忧虑、情感变化或心理创伤等,都可能会影响下丘脑、垂体等部位功能出现异常,导致痛经、闭经等月经异常表现。

3、其他因素

寒冷刺激、不规律饮食(厌食、过度节食等)、体重下降、长期剧烈运动、过度劳累、吸烟、饮酒及某些药物等均可能导致月经异常情况。

常见疾病

颅咽管瘤、希恩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子宫内膜异位症、宫颈炎、宫颈息肉、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宫颈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结核病

就医

门诊指征

1、月经频发,周期缩短,月经周期<21天。

2、月经稀发,周期延长月经周期≥35天。

3、月经量明显增多,经期延长。

4、月经量明显减少或每次月经仅出现点滴状出血。

5、经前、经期明显痛经表现。

6、不明原因闭经。

7、非经期阴道出血。

8、绝经后阴道出血。

9、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反复或持续出现月经不调,需要尽早到妇科就医咨询。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就诊应尽量避开月经期,就诊前应避免性交、阴道上药,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3、做好个人卫生,就诊前一日用温水清洗外阴。

4、就诊时应穿宽松的裤子或长度适中的裙子,以便医生做妇科检查。

5、如果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6、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7、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8、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月经不调的?

2、月经最短多久来一次,最长多久来一次?

3、您上次来月经是什么时候?量怎么样?

4、您月经来潮时多大?是否规律?

5、您是否有痛经?月经颜色是什么样的?里面有血块吗?

6、您既往是否有妇科疾病?是否做过妇科手术?

7、还有其他健康风险吗?

8、您是否已经结婚?性生活怎么样,活跃吗?采用什么避孕方法吗?

9、您最近压力大吗?是否改变了饮食或锻炼习惯?

10、您最近体重是否有变化,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11、您之前有用过什么药物吗?是否使用过非法药物?

12、您平时吸烟吗,喜欢喝酒或咖啡吗?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导致我月经不调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吗?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的情况严重吗?影响我要孩子吗?

5、我可以用什么治疗方法?能彻底治好吗?会反复出现吗?

6、这些治疗方法对我有什么影响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日常中我该注意什么?是否需要调整某些习惯?

9、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

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了解全身发育以及外阴、子宫等生殖器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患者做血液检查、激素检查、病原体检查、B超、病理检查等,以判断机体是否存在病变情况,确定引起月经不调的原因。

体格检查

1、一般检查

包括全身发育情况,营养情况,智力及神态,观察血压、脉搏、体温、呼吸等生命体征,五官生长特征,皮肤有无异常,脂肪及毛发分布以及乳房发育等。

2、妇科检查

观察外阴、阴道及子宫颈情况,触摸检查子宫大小、硬度,有无包块及举痛,宫旁、卵巢等部位有无包块及压痛,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可发现卵巢增大。

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及肝脏功能检查,有助于了解血液及肝脏情况。

2、激素检查

包括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等激素的检测,有助于卵巢功能的判断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妇科疾病的诊断和鉴别。

3、病原体检查

包括阴道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对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有意义,还对病原体种类的鉴别有帮助。

影像学检查

1、B超

可了解子宫和卵巢的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和卵泡生长及排卵情况。对于生殖器官病变的诊断和鉴别有帮助。

2、CT、MRI检查

可用于盆腔和头部的检查,判断有无盆腔肿块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对于子宫肌瘤、卵巢肿瘤、下丘脑病变、垂体微腺瘤等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有意义。

病理检查

包括子宫内膜等组织活检、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如TCT)等,对于各种癌症疾病的诊断有较高价值。

其他检查

1、基础体温测定

可以帮助监测女性的排卵周期和黄体功能,对于诊断和治疗月经不调具有重要意义。

2、宫腔镜

能够直接观察子宫内膜情况,诊断是否存在息肉、炎症、肿瘤等问题,为诊断和治疗导致月经不调的原发病提供重要依据。

3、腹腔镜

能够直接观察和诊断盆腔内的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等,为治疗提供明确的方向。

4、垂体兴奋试验

通过观察注射GnRH后黄体生成素(LH)的分泌情况,可以判断垂体功能是否正常,进而对月经不调的病因进行定位。

5、诊断性刮宫

能够通过刮取子宫内膜进行检查,帮助诊断是否存在子宫内膜病变,如子宫内膜增生、息肉、炎症或肿瘤等。

诊断

诊断原则

根据既往病史、月经异常表现,结合相关检查,一般不难诊断。医生通常会详细询问患者月经史,包括初潮年龄、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及伴随症状等。发病前有无相关诱因,如精神因素、体重增减、饮食习惯、剧烈运动、各种疾病及用药情况等。已婚妇女需询问生育史及产后并发症史。之后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通过病史和体格检查,对病因及病变部位有初步了解,再选择相应的辅助检查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1、子宫肌瘤

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常见于30~50岁妇女。常有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下腹部包块、白带增多、下腹坠胀、腰酸背痛等症状。超声、核磁共振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2、子宫内膜异位症

是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患者可出现下腹痛、痛经、不孕、性交不适症状和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淋漓不尽或经前期点滴出血等月经异常表现。此外,当子宫内膜异位到某部位时,还可导致相关部位的症状,如肠道内异症可出现腹痛、腹泻、便秘或周期性少量便血;膀胱内异症常在经期出现尿痛和尿频。腹腔镜检查是目前诊断的最佳办法。

3、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多于青春期起病,月经不调是主要症状,表现为月经稀发(周期35天~6个月)或闭经,有时也可出现不规则出血。生育期妇女可因排卵障碍出现不孕,患者还可因高雄激素出现多毛、痤疮症状。还可存在肥胖、黑棘皮症表现。

4、急性子宫颈炎

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常因各种病原体感染引起。急性子宫颈炎大部分患者无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黏液脓性,阴道分泌物刺激可引起外阴瘙痒及灼热感。此外,可出现经间期出血、性交后出血等症状。若合并尿路感染,可出现尿急、尿频、尿痛。子宫颈分泌物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

治疗

预计治疗

本症的治疗主要是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个体化和针对性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月经不调的患者应学会调整心态,有助于症状的恢复。当痛经严重、月经出血量大或者存在感染时,医生会给予药物进行治疗。对于存在有生殖器器质性病变的患者,病变严重时,可能需手术治疗。

对症治疗

若因经量过多出现严重贫血患者,可输血纠正贫血。

一般治疗

1、加强营养,改善全身情况,保持良好心态。

2、注意休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3、注意阴部卫生,穿柔软、透气良好的内裤,并勤洗勤换。

药物治疗

1、止痛药物

痛经严重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痛药,常用的有布洛芬。

2、激素类药物

可采用单一的雌激素、孕激素或雌孕激素联合的周期治疗。常用药物有雌二醇、地屈孕酮、黄体酮等。

3、抗菌药物

对于没有炎症的月经不调的患者,医生可能会给予抗菌药物来预防感染。对于确诊为急性宫颈炎的患者,医生会针对不同的病原体选择具有针对性疗效的药物。如单纯急性淋病奈瑟菌感染常用头孢曲松钠、头孢唑肟、头孢噻肟钠、头孢西丁、大观霉素等药物;沙眼衣原体感染使用四环素类药物(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和喹诺酮类药物(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药物)。

4、其他

对于月经量多的患者,可遵医嘱适当使用止血药物来减少出血量。

相关药物

布洛芬、雌二醇、地屈孕酮、黄体酮、头孢曲松钠、头孢唑肟、头孢噻肟钠、头孢西丁、大观霉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肾宝胶囊(如江中肾宝胶囊)、四物膏(湘中)

手术治疗

不同病因导致的月经不调,其手术方式不同,以下主要介绍常见病因的手术治疗。

1、子宫肌瘤

可采用肌瘤切除术、子宫切除术,前者适用于希望保留生育功能患者,后者用于不保留生育功能或疑有恶变者。

2、子宫内膜异位症

治疗的目的是切除病灶、恢复解剖。手术方式有保留生育功能手术、保留卵巢功能手术和根治性手术。

3、子宫内膜息肉

临床常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息肉摘除术或刮宫、子宫内膜切除术、子宫切除术。

中医治疗

对于月经不调的患者来说,可经由专业中医师辨证后指导使用中成药。

1、肾宝胶囊(如江中肾宝胶囊)

具有调和阴阳、温阳补肾、安神固精、扶正固本的功效,用于阳痿、遗精,腰腿酸痛,精神不振,夜尿频多,畏寒怕冷,妇女月经过多,白带清稀诸症。

2、四物膏(湘中)

具有调经养血的功效,用于血虚所致的月经量少,色淡,头晕乏力。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预计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