嗳气

嗳气(belching)在中医学上又称为噫或噫气,俗称打饱嗝,是指胃中气体上逆至咽喉部发出的长而缓的响声,属于消化系统常见的症状之一。这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胃溃疡等疾病的表现。因此,如果症状持续存在或者伴有其他不适,则应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原发疾病进展,严重损害机体健康。
英文名称
其它名称
是否医保
遗传性
主要病因
常见症状
检查项目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重要提醒
症状
中医学将嗳气分为三种证型,即食滞内停证、肝气犯胃证和脾胃虚弱证。
1、食滞内停证
嗳气有酸腐臭气,声音重浊,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厌食,大便不调。苔厚腻,脉滑。
2、肝气犯胃证
嗳气频频发作,嗳声响亮,可随情绪变化而减轻或加剧,胸闷,经常不自觉地发出长叹气,两胁胀痛,急躁易怒。脉弦。
3、脾胃虚弱证
嗳气声低弱而断续,呕吐清水痰涎,食少,脘腹胀满,面色不华,气短乏力。舌淡,脉弱。
嗳气主要表现为突然、不自主地从喉咙发出长而缓的声响,有时还会伴有酸腐气味。轻者偶尔发作,可能只是在进食后或者饮用碳酸饮料后出现嗳气;重者则会频繁出现。此外,患者还可能伴有腹胀、腹痛、厌食、便秘、乏力等症状,具体因引起原因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般无明显并发症。
原因
引起嗳气的原因较多,主要可分为西医和中医两大类。其中,西医原因主要包括饮食不当、精神压力、不良生活习惯、消化系统疾病、吞气症等;而中医原因包括食滞内停、肝气犯胃和脾胃虚弱。
1、西医原因
(1)饮食不当:进食过多的产气食物,如洋葱、土豆、红薯、碳酸饮料等,会在胃肠道内被分解发酵产生大量气体,进而引起嗳气。
(2)精神压力:如果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状态中,则会影响到交感神经,抑制胃的蠕动及排空功能,使食物在胃中存留过久,发酵产生较多气体,进而引起嗳气。
(3)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卧床、长期伏案、缺乏锻炼等,也会影响胃排空功能,进而引起嗳气。
(4)消化系统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胃炎、胃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可能通过导致胃酸和气体反流、影响胃的正常蠕动和排空、使食物发酵产生气体等途径,而引起嗳气。
(5)吞气症:吞气症是一类临床较为少见的胃肠道功能性疾病,指在食物下咽时大量的空气被无意识地吞入并留在胃里。这些被吞咽的空气积聚在胃内,当胃内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嗳气。
(6)其他:如强迫症、神经性贪食症及脑炎等,也可能导致嗳气。
2、中医原因
(1)食滞内停:暴饮暴食后食停中焦,导致气机受阻,胃气上逆,则会引起嗳气。
(2)肝气犯胃:过度恼怒会伤肝,导致肝气郁结,肝气横逆犯胃,造成胃气上逆,则会引起嗳气。
(3)脾胃虚弱:脾胃虚弱,运化失健,脾气不升,胃气不降,则会引起嗳气。
胃食管反流病、胃炎、胃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吞气症、强迫症、神经性贪食症、脑炎
就医
1、反复或频繁出现嗳气,影响日常生活;
2、伴有腹胀、腹痛、厌食、便秘、乏力等症状;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1、患者可首选到消化内科就诊。
2、如果患者想要采取中医疗法,则应该到中医科就诊。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腹部进行检查,最好穿宽松衣物。
3、若需要进行一些特殊检查,如胃镜等,则需遵医嘱禁食。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什么时候出现的嗳气?
2、嗳气是偶尔发生,还是一天内会频繁出现?具体每天大概会嗳气多少次?每次嗳气发作大概会持续多久?
3、嗳气的声音是比较响亮的还是比较微弱的?是否伴有酸腐气味等异常气味?
4、您还有其他症状吗,如腹胀、腹痛等?
5、您平时饮食习惯怎么样?是否经常暴饮暴食?喜欢喝碳酸饮料吗?
6、您最近精神状态怎么样?
7、您既往有消化系统疾病吗?
8、您在别的医院进行过治疗吗?用的何种治疗方法?效果怎么样?
1、我为什么会出现嗳气?
2、情况严重吗?
3、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现在需要采取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5、我还患有其他疾病,对治疗有影响吗?
6、我在日常中需要注意什么?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
若嗳气持续存在,或伴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不适,则需及时就医。就医后,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或者望闻问切中医四诊检查,以初步了解病变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其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腹部超声、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组织病理学检查、胃镜检查等检查,以确定病因。
1、西医检查
(1)视诊:医生会观察患者的腹部外形是否对称,有无全腹或局部的膨隆或凹陷,同时注意有无蠕动波。
(2)触诊:医生会对患者的腹部进行触诊,了解腹部有无包块、压痛、肌紧张等。
(3)听诊:医生会通过听诊,确定肠鸣音的音调、次数、频率是否异常,同时注意腹部有无异常血管杂音。
2、中医检查
(1)望诊:医生主要会观察患者的面色、神态以及舌苔,以了解患者的正气强弱,以及初步判断证型。
(2)闻诊:医生不仅会听患者的语言、呼吸和嗳气的声音,还会嗅患者的口气,以帮助判断疾病的性质和虚实。
(3)问诊:医生主要会问嗳气发作的频率、时间、是否伴有其他症状以及饮食习惯、既往病史等。
(4)切诊:医生会通过感受脉象的变化,来帮助确定证型。
幽门螺杆菌检测是胃部疾病的常规检查项目,可通过快速尿素酶测定、碳13或碳14尿素呼气试验、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等方法,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进而辅助诊断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胃部疾病,如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并指导临床治疗。
1、腹部超声
该检查可以观察到腹部器官的形态和大小,评估肝、胆、脾、胰等器官是否存在病变,如胆囊炎、胆囊结石、慢性胰腺炎等,进而帮助判断引起嗳气的病因。
2、上消化道钡餐造影
医生会让患者口服硫酸钡造影剂,然后通过X线检查来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情况,从而找出可能导致嗳气的病因。
该检查通过对病变组织的形态学和结构变化进行详细观察和分析,可以明确病变的性质,包括炎症的程度、活动性等,这对于确诊嗳气相关的胃部疾病、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1、胃镜检查
医生通过将胃镜沿着食管缓慢伸入胃内,可以依次观察到食管、胃、十二指肠的黏膜状态,从而对各种胃部病变进行精确诊断,包括炎症、息肉、溃疡甚至肿瘤等。
2、食管测压
该检查通过检测食管下括约肌的压力,可以了解食管的动力状态,进而帮助诊断胃食管反流病。
3、24小时食管pH监测
该检查通过连续记录24小时食管内pH值的变化,能反映出昼夜酸反流的节律、反流的程度。
4、抑酸剂诊断性试验
该检查是指对可疑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使用抑酸药物,根据患者的症状应答情况,判断是否为胃食管反流病。
诊断
一般根据病史咨询,患者出现嗳气、腹胀、腹痛、厌食、便秘、乏力等症状,并结合体格检查、望闻问切、幽门螺杆菌检测、腹部超声、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组织病理学检查、胃镜检查、食管测压、24小时食管pH监测、抑酸剂诊断性试验等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将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吞气症等几种常见的引起嗳气的疾病进行鉴别。
1、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是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除嗳气外,患者还会出现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胃胀、恶心、吞咽困难等症状。可通过胃镜、抑酸剂诊断性试验、食管测压等检查确定诊断。
2、功能性消化不良
除嗳气外,患者还可出现餐后饱胀、早饱、中上腹痛、中上腹烧灼感、恶心和呕吐等真正,可通过胃肠镜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引起的消化不良,并可通过胃排空试验等检查与胃轻瘫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3、吞气症
除嗳气外,患者还可出现腹胀、肛门排气增多、腹痛、食欲减退、恶心等症状,医生叩诊腹部时可出现鼓音,X线检查可发现胃肠道充满大量气体,无液平面。
治疗
对于嗳气的患者,首先应注意调整饮食习惯、调节情绪等,如果症状持续存在或伴有其他不适,则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然后采取针对性措施,如促进胃肠动力、改善消化功能等,以尽快缓解症状。
1、胃食管反流病
本病的药物治疗包括抑酸剂、抗酸剂和胃肠促动药等,常用的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奥美拉唑、氢氧化铝、铝碳酸镁、甲氧氯普胺等。对于诊断明确、抑酸药物治疗有效但不愿意长期服药,或者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而无法耐受者,可考虑采取内镜下抗反流手术,常用术式包括内镜下射频消融术、经口无切口胃底折叠术等。对于检查发现食管裂孔疝的患者,还可酌情采取外科抗反流手术。
2、功能性消化不良
质子泵抑制剂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治疗药物,常用的包括奥美拉唑(如江中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兰索拉唑等;而胃肠促动药可作为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如西尼必利、伊托必利、莫沙必利、多潘立酮等。而且,消化酶、神经调节剂也可改善患者的部分症状。此外,心理治疗有助于患者症状减轻和生活质量改善,可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
3、吞气症
吞气症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其病因进行治疗,如改变饮食习惯、放松心情、适量运动等。同时,患者可遵医嘱应用多潘立酮、莫沙必利、消化酶片等药物,来帮助缓解嗳气、腹胀等症状。如果患者合并严重的焦虑症状,则可能还需要应用抗焦虑药物治疗。
1、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食用易产气的食物,如黄豆、黑豆、洋葱、土豆、红薯、萝卜、碳酸饮料等。
2、进食时细嚼慢咽,避免狼吞虎咽和边吃边说话。也不要暴饮暴食,尽量少食多餐,每餐吃到七八分饱即可。
3、可以通过听音乐、冥想、深呼吸等方式来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减轻压力。
4、可以自行进行腹部按摩,以帮助胃肠蠕动,促进气体排出,缓解嗳气症状。
详见对因治疗和中医治疗。
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奥美拉唑(如江中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兰索拉唑、氢氧化铝、铝碳酸镁、甲氧氯普胺、西尼必利、伊托必利、莫沙必利、多潘立酮、消化酶片、胃康灵胶囊(如江中胃康灵胶囊)、温胃舒胶囊(如999温胃舒)
如果胃食管反流病经保守治疗的效果不理想,或者检查发现嗳气患者存在严重的器质性病变,则需要考虑采取手术治疗。
1、辨证用药
(1)食滞内停证:治疗宜消食导滞,理气和中。主方选用保和丸等,常用中药包括山楂、六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麦芽等。
(2)肝气犯胃证:治疗宜疏肝理气,降逆和胃。主方选用柴胡疏肝散等,常用中药包括陈皮、柴胡、川芎、香附、枳壳等。
(3)脾胃虚弱证:治疗宜补益脾胃。主方选用健脾散等,常用中药包括白茯苓、厚朴、苍术、陈橘皮等。
2、中成药
(1)胃康灵胶囊(如江中胃康灵胶囊):具有柔肝和胃、散瘀、缓急止痛的功效,用于肝胃不和,瘀血阻络所致的胃脘疼痛,连及两肋、嗳气、泛酸;慢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2)温胃舒胶囊(如999温胃舒):具有温中养胃、行气止痛的功效,用于中焦虚寒所致的胃痛,症见胃脘冷痛、腹胀嗳气、纳差食少、畏寒无力;浅表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3、针刺疗法
常用穴位包括中脘、内关、公孙、足三里等,具体应由专业医生进行选穴和操作。
4、其他
如穴位注射、耳针疗法等。
需要提醒的是,对于需要中药治疗的患者,首先应在正规中医医院就诊,经专业中医医生辨证后开具中药处方,购药时应注意甄别药材供应商,推荐选择华润三九等大型医药企业,这类企业能够严格遵循国家标准,从源头把控药材质量,确保所售中药的品质与疗效。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