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皮肤干燥起皮

皮肤干燥起皮是指皮肤因缺乏水分和油脂,导致表面变得干燥、粗糙,并出现片状或鳞屑状的脱皮现象。这种现象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既包括过度清洁、环境因素、季节因素等非疾病因素,又包括接触性皮炎、真菌感染、慢性湿疹等疾病因素。治疗的关键是明确病因,并针对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一般不会遗传

主要病因

非疾病因素、疾病因素

常见症状

皮肤干燥、脱屑、瘙痒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皮肤斑贴试验、真菌镜检、皮肤镜检查、组织病理检查

发病部位

皮肤

就诊科室

皮肤科

重要提醒

若皮肤干燥起皮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排除潜在病因。

症状

典型表现

皮肤干燥起皮的典型表现是皮肤失去原有的水润光泽,变得粗糙不平,甚至在表层出现细小的皮屑或鳞片状脱皮。这些皮屑往往容易在衣物摩擦或轻轻触碰时脱落,给皮肤带来一种紧绷和不适的感觉。此外,干燥的皮肤还可能伴有轻微的瘙痒感。

并发症

该症状一般无明显并发症。

原因

总述

皮肤干燥起皮的原因复杂多样,可能与过度清洁、环境因素、季节因素等非疾病因素有关,也可能与接触性皮炎、真菌感染、慢性湿疹以及干燥性皮炎等疾病因素有关。

症状起因

1、非疾病因素

(1)过度清洁:过度清洁会剥夺皮肤的自然油脂,导致皮肤屏障受损,水分流失加快,从而使皮肤变得干燥和起皮。

(2)环境因素:干燥的环境条件会使皮肤失水,导致皮肤干燥起皮。此外,长时间暴露在强风、紫外线或暖气等干燥源下也会加剧皮肤干燥。

(3)季节因素:某些季节,特别是冬季,由于空气湿度较低,皮肤更容易失去水分,导致干燥起皮。

2、疾病因素

(1)接触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是由于接触某些外源性物质后,引起接触部位甚至接触部位以外皮肤的炎症性反应。如果局部皮肤接触到某些物质,比如被喷到杀虫剂,可能在局部造成接触性皮炎,从而产生皮肤干燥起皮的症状,并且伴有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

(2)真菌感染:真菌感染是致病性真菌侵犯人体引起的疾病。当机体抵抗力低下或皮肤黏膜存在破损处时,感染真菌后则可发生真菌感染,在侵犯部位产生相应的临床表现,从而出现皮肤干燥起皮的症状。

(3)慢性湿疹:慢性湿疹是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当过敏体质者接触可引起过敏的食物、花粉等,可引发慢性湿疹,或精神压力大的内分泌失调患者,由于体内的新陈代谢发生改变,也可诱发慢性湿疹,从而产生皮肤干燥起皮的症状。

(4)干燥性皮炎:干燥性皮炎是一种皮肤炎症,通常表现为皮肤干燥、瘙痒和脱屑。这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油脂分泌减少或水分丧失过多等。

(5)其他:除上述疾病因素外,银屑病、鱼鳞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等,也可能导致皮肤干燥起皮。

常见疾病

接触性皮炎、真菌感染、慢性湿疹、干燥性皮炎、银屑病、鱼鳞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

就医

门诊指征

1、皮肤干燥起皮持续不缓解。

2、伴有瘙痒、红肿等症状。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若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诊科室

皮肤干燥起皮的患者可以前往皮肤科就诊。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目前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6、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7、您有在用什么药物吗?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

5、如果用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

预计检查

医生会先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以初步了解患者情况。之后,医生会选择性的让患者做血常规、C反应蛋白、皮肤斑贴试验、真菌镜检、皮肤镜检查、组织病理检查等辅助诊断。

体格检查

医生会通过观察、触摸等方式,检查患者的皮肤状况,包括干燥程度、起皮情况、有无红肿、瘙痒等。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感染。

2、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是一种炎症标志物,其水平升高通常表明体内存在炎症反应。通过检测C反应蛋白,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因炎症反应导致皮肤干燥起皮。

病理检查

组织病理检查:在必要的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组织病理检查。通过切除一小块病变组织进行显微镜下观察,可以明确病变的性质和类型,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其他检查

1、皮肤斑贴试验

这是一种检测皮肤对特定物质过敏的方法。医生会将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贴在患者皮肤上,观察是否出现红斑、瘙痒等过敏反应,从而判断患者是否因过敏导致皮肤干燥起皮。

2、真菌镜检

如果怀疑患者的皮肤干燥起皮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医生可能会进行真菌镜检。通过显微镜观察皮肤刮取物中是否存在真菌菌丝或孢子,可以确诊是否存在真菌感染。

3、皮肤镜检查

皮肤镜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工具,可以放大皮肤表面的图像,帮助医生更清晰地观察皮肤病变的细节。通过皮肤镜检查,医生可以进一步了解皮肤干燥起皮的病因和病变程度。

诊断

诊断原则

医生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并结合血常规、C反应蛋白、皮肤斑贴试验、真菌镜检、皮肤镜检查、组织病理检查等辅助检查的结果,一般不难诊断。在诊断过程中需对引起皮肤干燥起皮的常见疾病进行鉴别,如接触性皮炎、真菌感染、慢性湿疹以及干燥性皮炎等。

鉴别诊断

1、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是由于皮肤接触到某些刺激性或过敏性物质后,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其典型症状包括皮肤干燥、脱皮、红斑、瘙痒,严重时可能伴有水疱和糜烂。常见的致敏原包括化妆品、洗涤剂、金属、植物等。医生在诊断时会考虑患者的接触史和皮肤表现,必要时会进行皮肤斑贴试验来确认致敏源。

2、真菌感染

真菌感染是由真菌引起的皮肤疾病,常见的包括癣菌病和念珠菌病等。真菌感染通常会导致皮肤干燥、脱屑、瘙痒,严重时可能伴有红斑、丘疹和水疱。医生会通过真菌镜检或皮肤组织病理检查来确诊真菌感染。

3、慢性湿疹

慢性湿疹是一种慢性皮肤病,以皮肤肥厚、浸润、瘙痒和反复发作为主要特点。慢性湿疹的皮损通常表现为皮肤增厚、粗糙、干燥、脱屑,严重时可能伴有糜烂和渗出。医生在诊断时会考虑患者的病史和皮肤表现,必要时会进行皮肤组织病理检查来确诊。

4、干燥性皮炎

干燥性皮炎是由于皮肤过度干燥引起的皮肤炎症。其典型症状包括皮肤干燥、脱屑、瘙痒和紧绷感,严重时可能伴有皲裂和疼痛。干燥性皮炎的皮损通常表现为皮肤粗糙、无光泽,有时伴有细小鳞屑。医生在诊断时会考虑患者的病史和皮肤表现。

治疗

预计治疗

对于皮肤干燥起皮的治疗,首先由医生明确病因,随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主要为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多数患者经积极治疗后预后良好。

对因治疗

1、非疾病因素

(1)过度清洁:应减少清洁频率,选择温和、不刺激皮肤的洁面产品,并避免使用热水洗脸或洗澡。在清洁后,使用保湿乳液或霜剂锁住皮肤水分。

(2)环境因素:在干燥环境中,可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同时,尽量减少长时间暴露在强风、紫外线或暖气等干燥源下。外出时,使用防晒霜和保湿霜,以保护皮肤免受外界环境的损害。

(3)季节因素:在冬季等空气湿度较低的季节,应加强保湿措施。定期使用保湿乳液或霜剂,以保持皮肤水分。

2、疾病因素

(1)接触性皮炎:接触性皮炎需要寻找病因,迅速脱离接触物。临床上主要采用外用药物治疗,患者可遵医嘱外用炉甘石洗剂、氧化锌油、硼酸溶液或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霜剂;存在感染者,可外用抗生素,比如莫匹罗星软膏;如果病情严重,可口服氯雷他定、氯苯那敏等抗组胺制剂或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

(2)真菌感染:真菌感染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一般是遵医嘱口服抗真菌药或外用抗真菌药膏,常用药物有氟康唑、伊曲康唑等三唑类药物,以及特比萘芬、萘替芬等丙烯胺类药物。

(3)慢性湿疹:慢性湿疹患者应避免各种可疑病因及诱发或加重因素,可遵医嘱局部外用地奈德乳膏、地塞米松乳膏等糖皮质激素,或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症状明显者,可口服或肌肉注射苯海拉明、氯苯那敏等抗组胺药;如果继发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4)干燥性皮炎:对于干燥性皮炎的治疗,保湿是关键。使用温和、无刺激的保湿产品,定期为皮肤补充水分。在症状严重时,医生可能会开具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乳膏、丙酸氟替卡松乳膏等)来缓解症状。同时,患者应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护产品和化妆品,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药物治疗

详见对因治疗。

相关药物

炉甘石洗剂、氧化锌油、硼酸溶液、泼尼松、莫匹罗星软膏、氯雷他定、氯苯那敏、氟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萘替芬、地奈德乳膏、地塞米松乳膏、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苯海拉明、丙酸氟替卡松乳膏

手术治疗

该症状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预计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