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角栓

毛囊角栓是一种皮肤病理现象,通常表现为毛囊口处的角质物堆积,形成类似栓子的结构,堵塞了毛囊口。毛囊角栓常见于痤疮、脂溢性皮炎、毛周角化病等,由于皮脂腺分泌旺盛、角质代谢异常等原因,毛囊内的角质与油脂混合物无法正常排出,最终形成角栓。建议出现毛囊角栓的患者及时就医,去除毛囊角栓、维持皮肤健康状态。
是否医保
遗传性
主要病因
常见症状
检查项目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重要提醒
症状
皮肤毛囊口明显扩大,毛囊口处可见明显的角质物堆积,形成角栓,角质栓一般呈白色或黄白色,也可因氧化而呈褐色、黑色。毛囊角栓通常出现在皮脂分泌旺盛的部位,如面部、头皮、胸背等。患处皮肤变得粗糙、不平滑。
1、痤疮引起的毛囊角栓,可伴有毛囊炎症,并发展为炎性丘疹、脓疱等病变。炎症明显时可有疼痛。
2、脂溢性皮炎引起的毛囊角栓,因皮脂溢出,还会伴有皮肤脱屑或附着油腻性痂,以及不同程度的瘙痒。
3、毛周角化病引起的毛囊角栓,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角质栓剥去后遗留漏斗状的小凹陷,很快形成新的角质栓。
1、局部细菌感染
由于毛囊角栓堵塞毛孔,皮脂腺分泌物和汗液无法正常排出,容易在毛囊内滋生细菌,引发局部细菌感染,出现发热、皮肤肿胀、破溃及脓性分泌物流出等症状。
2、毛发脱落
毛囊角栓堵塞毛孔,也会影响毛发的正常生长,导致毛发变得干燥、脆弱、易断。长期存在的毛囊角栓还可能破坏毛囊结构,导致毛发稀疏、脱落。
3、皮肤瘢痕
长期存在的毛囊角栓可能导致皮肤受到持续性的刺激和损伤,特别是在试图挤压或去除角栓时。这可能导致皮肤破损、炎症加重,甚至留下瘢痕。
原因
毛囊角栓是皮肤疾病导致皮脂腺分泌旺盛和(或)角质代谢异常,毛囊内的角质与油脂混合物无法正常排出而形成的病理情况。常见的病因包括痤疮、脂溢性皮炎、毛周角化病等。
1、痤疮
痤疮患者雄激素水平升高,导致皮脂腺分泌旺盛。过多的皮脂堆积于毛囊内,同时存在毛囊角化过度,角质也增多,加上痤疮丙酸杆菌感染。皮脂、角质和细菌及其代谢产物混合,形成毛囊角栓,堵塞毛囊口。
2、脂溢性皮炎
在遗传性皮脂溢出的基础上,马拉色菌等微生物的寄生与繁殖可水解皮脂中的甘油三酯,产生的游离脂肪酸进一步刺激皮肤产生炎症反应。过多的皮脂在毛囊内积聚,与角质结合,形成毛囊角栓。
3、毛周角化病
毛周角化病是遗传性的角化异常,毛囊周围的角质细胞异常增生和堆积,导致毛囊口被过度增厚的角质所堵塞,形成毛囊角栓。
痤疮、脂溢性皮炎、毛周角化病
就医
1、毛囊角栓多发、反复发作或呈加重趋势;
2、毛囊角栓伴有瘙痒、疼痛、化脓、破溃等严重的皮肤症状;
3、毛囊角栓严重影响美观,造成困扰;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若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毛囊属于皮肤附属器,毛囊角栓应到皮肤科就诊。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在就医前,尽量保持患处皮肤的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面奶或护肤品。
3、切勿自行挤压或挠抓毛囊角栓,以免加重症状或引发感染。
4、在就医前,尽量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症状。
5、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6、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毛囊角栓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2、能具体描述毛囊角栓的症状吗?如大小、形状、颜色、数量以及出现的部位。
3、是否有任何伴随症状,如瘙痒、疼痛或红肿?
4、平时的生活习惯如何?是否有特定的饮食偏好或过敏史?
5、是否正在使用或之前使用过任何药物或护肤品,特别是与皮肤相关的?
6、之前是否尝试过任何治疗或缓解毛囊角栓的方法?
7、治疗效果如何?
8、您或您的家人是否有类似皮肤问题的病史?
1、我的皮肤症状是什么疾病引起的?
2、我还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的毛囊角栓应该如何治疗?
4、治疗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见效?
5、我应该如何护理我的皮肤来减轻毛囊角栓的症状?
6、我的毛囊角栓能否完全治愈?
7、我的毛囊角栓是否会引发更严重的皮肤问题?
检查
对于有毛囊角栓症状的患者,医生会先对局部皮肤进行体格检查,通过肉眼和使用皮肤镜来仔细观察皮损情况。必要时再进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或皮肤病理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的皮肤进行肉眼观察,特别是出现毛囊角栓的部位。注意毛囊角栓的大小、数量、颜色、形状以及分布区域。还可轻轻按压患处,观察是否有疼痛反应或异常凹陷,了解皮损的深层情况。
之后,医生会使用皮肤镜,放大皮肤表面的细微结构仔细观察毛囊角栓的皮损情况,包括毛囊口的堵塞程度、角质栓的形态和数量等。皮肤镜检查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诊断毛囊角栓,并排除其他类似的皮肤疾病。
如有必要,可以根据可能的病因检测相应指标来帮助确诊或排除某种疾病。比如痤疮的患者常有雄激素水平升高,毛周角化病患者常有维生素A缺乏。
如果病情严重或诊断困难,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皮肤病理检查。医生会在皮损处取下一小块组织,然后送至实验室进行切片和染色。通过观察切片中的细胞结构和组织形态,医生可以了解皮损的病理变化,从而更准确地诊断毛囊角栓的病因。
诊断
毛囊角栓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症状,一般医生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和观察典型皮损,即可做出诊断。必要时,可结合实验室检查或皮肤病理结果确诊。诊断过程中,主要对痤疮、脂溢性皮炎、毛周角化病等常见病因进行鉴别。
1、痤疮
根据好发于青年男女,发生在颜面、前胸和背部,临床表现为粉刺、丘疹,对称分布等特点可以诊断。
2、脂溢性皮炎
根据皮肤皮脂溢出,毛囊角栓伴有有油腻型脱屑等典型临床特点,一般即可诊断。
3、毛周角化病
一般始发于儿童期,青春期皮损加重,成年后缓解。好发于上臂及大腿伸侧,对称分布。根据好发年龄及部位,以及伴有角栓的毛囊性丘疹,较易诊断。
治疗
对于毛囊角栓的治疗,首先应明确病因,然后针对病因进行相关药物治疗,以促进皮肤健康的恢复。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加强皮肤管理。
1、痤疮
以毛囊角栓为主要表现的痤疮多为轻度痤疮,外用药物即可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维A酸软膏、过氧苯甲酰、壬二酸等,主要起到溶解角栓,调节脂质代谢的作用。也可联合应用红霉素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清除痤疮丙酸杆菌感染。
2、脂溢性皮炎
主要为外用药物治疗,轻症患者使用水杨酸,具有抑菌、角质剥脱、抗炎作用。皮肤炎症较重者,可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症状较重或继发感染时,可应用对应的系统药物,比如范围较大、炎症明显,甚至有红皮病倾向时,可短期内用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细菌感染时服用四环素或红霉素。
3、毛周角化病
一般无需治疗,可局部外用维A酸软膏、水杨酸软膏、尿素霜或乳酸铵洗剂,软化或溶解角质,改善症状。病情严重者可口服维生素A、维生素E或维A酸类药物治疗。
1、避免使用可能刺激皮肤或导致损伤的化妆品和护肤品,减少物理性损伤。
2、使用适合肤质的保湿产品,保持皮肤水分,维持皮肤屏障功能。
3、保持均衡饮食,减少高糖、高油脂食物的摄入,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新鲜水果和蔬菜。
4、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减少压力和熬夜,有助于皮肤健康。
5、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皮肤新陈代谢。
6、不要自行挤压或抠挖毛囊角栓,以免造成感染或炎症。
详见对因治疗。
维A酸软膏、过氧苯甲酰、壬二酸、夫西地酸乳膏、水杨酸软膏、尿素霜、乳酸铵洗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四环素、红霉素、维生素A、维生素E
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