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起皮

手指起皮是指手指表面的皮肤出现干燥、脱落的现象,通常表现为手指部位出现细小的皮屑或较大块的角质。这种情况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既包括过度清洁、环境因素、季节因素等非疾病因素,又包括接触性皮炎、日光性皮炎、湿疹等疾病因素。治疗的关键是明确病因,并针对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
是否医保
遗传性
主要病因
常见症状
检查项目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重要提醒
症状
手指起皮的典型表现为手指皮肤出现干燥、粗糙的角质,形成可见的皮屑。
手指起皮的伴随症状因具体病因而异。
1、如果手指起皮与接触性皮炎有关,除了起皮之外,往往还会伴随有皮肤发红、肿胀、瘙痒、刺痛甚至水疱等症状。
2、如果手指起皮与日光性皮炎有关,除了起皮之外,通常还会出现皮肤红肿、灼热感、疼痛以及可能出现的水疱或丘疹。
3、如果手指起皮与湿疹有关,除了起皮之外,还常常伴有瘙痒、红斑、丘疹、渗出等症状。
该症状一般无明显并发症。
原因
手指起皮的原因复杂多样,可能与过度清洁、环境因素、季节因素等非疾病因素有关,也可能与接触性皮炎、日光性皮炎、湿疹、维生素A缺乏症等疾病因素有关。
1、非疾病因素
(1)过度清洁:频繁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洗涤剂、肥皂或过度洗手,会破坏皮肤表面的天然油脂保护层,导致皮肤干燥、脱水,进而引发起皮现象。
(2)环境因素:长时间处于干燥、风沙大的环境中,手指皮肤容易失去水分,变得干燥易起皮。
(3)季节因素:秋冬季节气温下降,空气湿度降低,皮肤更容易失去水分,出现干燥、紧绷和起皮的情况。
2、疾病因素
(1)接触性皮炎:当手指皮肤接触到某些过敏原或刺激性物质时,会引发免疫反应,导致皮肤红肿、瘙痒、起皮甚至水疱等症状。常见的过敏原包括化妆品、洗涤剂、金属等。
(2)日光性皮炎: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手指皮肤受到紫外线的过度照射,会引起皮肤光毒性反应或光变态反应,表现为皮肤红肿、灼热感、疼痛以及可能的水疱或丘疹,随后可能出现脱皮现象。
(3)湿疹:湿疹是一种慢性皮肤炎症,其病因复杂多样,可能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手指湿疹会导致皮肤干燥、粗糙、瘙痒、红斑、丘疹以及渗出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起皮和结痂。
(4)维生素A缺乏症:长期维生素A摄入不足会导致皮肤干燥、粗糙、角化过度等问题,进而引发手指起皮等症状。
(5)其他因素:除上述疾病因素外,手癣、银屑病、剥脱性角质松解症等疾病,也可能导致手指起皮。
接触性皮炎、日光性皮炎、湿疹、维生素A缺乏症、手癣、银屑病、剥脱性角质松解症
就医
1、手指起皮持续不缓解。
2、伴有红肿、瘙痒、刺痛或灼热感等症状。
3、伴有皮肤增厚、颜色变化、渗液等症状。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若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出现手指起皮的患者可以前往皮肤科就诊。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手指起皮的情况持续多久了?
2、除了手指起皮,您是否还伴有其他症状,如瘙痒、疼痛?
3、您的日常手部护理习惯是怎样的?是否经常使用洗涤剂、肥皂等清洁用品?
4、您手指起皮是否与季节变化有关?例如,是否在秋冬季节更为明显?
5、您是否有过敏史或皮肤病史,如湿疹、接触性皮炎等?
6、您的饮食习惯如何?是否偏食或营养不均衡?
7、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
5、如果用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
医生会先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以初步了解患者情况。之后,医生会选择性的让患者做病原学检查、血清维生素A浓度测定、皮肤斑贴试验、皮肤镜检查、组织病理检查等辅助诊断。
医生会通过观察、触摸等方式,检查患者的手指的皮肤状况,包括干燥程度、脱皮情况以及有无红肿、渗液、瘙痒等。
1、病原学检查
如果怀疑患者的手指起皮是由某种病原体(如真菌等)引起的,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病原学检查。这通常包括皮肤刮片或培养,以确定是否存在病原体感染,并据此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2、血清维生素A浓度测定
该检查是确诊维生素A缺乏病的直接证据,一般低于200μg/L即可确诊。
组织病理检查:在必要的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组织病理检查。通过切除一小块病变组织进行显微镜下观察,可以明确病变的性质和类型,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1、皮肤斑贴试验
这是一种检测皮肤对特定物质过敏的方法。医生会将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贴在患者皮肤上,观察是否出现红斑、瘙痒等过敏反应,从而判断患者是否因过敏而导致手指起皮。
2、皮肤镜检查
皮肤镜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工具,可以放大皮肤表面的图像,帮助医生更清晰地观察皮肤病变的细节。通过皮肤镜检查,医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手指起皮的病因和病变程度。
诊断
医生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并结合病原学检查、血清维生素A浓度测定、皮肤斑贴试验、皮肤镜检查、组织病理检查等辅助检查的结果,一般不难诊断。在诊断过程中需对引起手指起皮的常见疾病进行鉴别,如接触性皮炎、日光性皮炎、湿疹以及维生素A缺乏症等。
1、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是一种由皮肤接触某些外源性物质后,在接触部位甚至以外的部位发生的炎症反应。患者手指可能因接触化妆品、护肤品、清洁剂或其他化学物质而出现干燥、脱皮、红斑、丘疹、水疱等症状,常伴有瘙痒或灼热感。诊断时,皮肤斑贴试验是确定致敏物的重要方法,若试验结果阳性,则有助于确诊。
2、日光性皮炎
日光性皮炎又称日晒伤,是皮肤长时间暴露于强烈日光下,特别是紫外线UVA和UVB,引起的急性光毒性反应。患者的手指可出现弥漫性红斑,伴有水肿、水疱甚至脱屑,还可伴有灼热感或刺痛感。诊断时,医生会考虑患者的户外活动史、日晒时间及强度,并通过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进行诊断。
3、湿疹
湿疹是一种慢性皮肤炎症,其病因复杂多样,可能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手指湿疹会导致皮肤干燥、粗糙、瘙痒、红斑、丘疹以及渗出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起皮和结痂。诊断时,医生会综合患者的病史、症状及体征,并可能借助皮肤镜检查来观察皮损的微观特征,以与其他皮肤病相鉴别。
4、维生素A缺乏症
维生素A是维持人体上皮组织健全所必需的营养素,当体内维生素A不足时,可引起皮肤干燥、脱屑、角化增生等。手指起皮是其临床表现之一,尤其在婴幼儿及长期膳食摄入不足的人群中较为常见。诊断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临床表现,结合血清维生素A浓度测定结果进行确诊。
治疗
对于手指起皮的治疗,首先由医生明确病因,随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主要为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多数患者经积极治疗后预后良好。
1、非疾病因素
(1)过度清洁:避免频繁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洗涤剂或肥皂,并减少非必要时的洗手次数。洗手时,注意水温不宜过热,以免加速皮肤水分流失。洗手后,应及时选用适合自己肤质的保湿产品,如富含透明质酸、甘油的护手霜,以有效锁住皮肤水分。
(2)环境因素:在干燥、风沙较大的环境中,应佩戴手套以减少手部皮肤直接暴露于恶劣环境。
(3)季节因素:秋冬季节更要注重手部保湿,使用滋润型的护手霜,并定时涂抹。
2、疾病因素
(1)接触性皮炎:接触性皮炎需要寻找病因,迅速脱离接触物。临床上主要采用外用药物治疗,患者可遵医嘱外用炉甘石洗剂、氧化锌油、硼酸溶液或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霜剂;存在感染者,可外用抗生素,比如莫匹罗星软膏;如果病情严重,可口服氯雷他定片、氯苯那敏等抗组胺制剂或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
(2)日光性皮炎:日光性皮炎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局部症状。若水疱破溃糜烂,可用硼酸溶液湿敷以减少渗出。症状严重时,可考虑应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
(3)湿疹:湿疹患者需避免各种可疑病因及诱发或加重因素,可遵医嘱局部外用地奈德乳膏、地塞米松乳膏等糖皮质激素,或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症状明显者,可口服或肌肉注射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若继发细菌感染,则需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4)维生素A缺乏症:维生素A缺乏症患者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摄入,如动物肝脏、鱼肝油、胡萝卜、菠菜等。对于严重缺乏者,医生可能会建议口服维生素A补充剂,但需遵循医嘱,避免过量摄入导致中毒。
详见对因治疗。
炉甘石洗剂、氧化锌油、硼酸溶液、泼尼松、莫匹罗星软膏、氯雷他定片、氯苯那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地奈德乳膏、地塞米松乳膏、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苯海拉明
该症状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