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肿胀

手肿胀是指从手腕到手指尖部位出现局部或整体体积增大、皮肤张力增高的现象。其原因多样,包括妊娠期水钠潴留等生理性因素,以及风湿免疫疾病、骨关节炎、心功能不全等病理性因素。手肿胀表现为手部皮肤紧绷、发亮,甚至可能伴有疼痛、僵硬和关节功能障碍。若不及时诊治,可能严重影响手部活动能力,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其它名称
是否医保
遗传性
主要病因
常见症状
检查项目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重要提醒
症状
手肿胀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手部的局部或整体体积增大,皮肤张力增高,可能伴有紧绷感。肿胀部位的皮肤可能变得发亮,有时还会出现红肿或水肿的现象。
1、疼痛
手肿胀往往伴随有疼痛感,尤其是在活动或触摸时更为明显。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因病因而异,可能表现为钝痛、刺痛或胀痛。
2、僵硬
手部肿胀可能导致关节活动受限,出现僵硬感。在晨起或长时间休息后,僵硬感可能尤为明显,需要通过活动才能逐渐缓解。这种情况在类风湿关节炎等风湿免疫疾病中尤为常见。
3、发热
在某些情况下,如感染或炎症引起的手肿胀,可能伴有局部发热的症状。此外,全身性发热也可能出现,提示病情较为严重。
4、关节变形
长期的手肿胀和炎症可能导致关节变形,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手部关节可能出现梭形肿胀,手指不能完全伸直,甚至关节畸形。
5、其他症状
根据具体病因,手肿胀还可能伴随其他症状。例如,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还可能出现肿胀部位发红、灼热、压痛和渗出;痛风患者除了手肿胀外,还可能出现手指活动受限、发热、心悸、乏力等不适;肾脏疾病患者除了手肿胀外,还可能出现下肢水肿甚至全身水肿等。
一般无明显并发症。
原因
手肿胀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两大类。非疾病因素多与生活习惯、生理状态有关,而疾病因素则涉及多个系统的疾病。
1、非疾病因素
(1)激素水平变化
①女性月经期间: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部分女性可能会出现水钠潴留,导致手部肿胀。
②女性妊娠期间: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增加,同样会引起水钠潴留,以及子宫增大对下腔静脉的压迫,导致手部肿胀。
(2)生活习惯
①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长时间打字、使用鼠标等,会导致手部血液循环不畅,引起肿胀。
②饮水过多或高盐饮食:饮水过多或摄入过多盐分,也可能引起生理性的水肿。
(3)体位因素
长时间手部低垂或睡觉时压迫手臂,会影响手部血液回流,导致肿胀。
2、疾病因素
(1)创伤
手部易发生骨折、关节脱位、韧带扭伤、肌肉拉伤和肌腱损伤等创伤性损伤,这些损伤会导致局部出血和炎症反应,进而引起手部肿胀。
(2)关节炎
①骨关节炎:好发于老年人,表现为手指关节疼痛、僵硬和肿胀。
②风湿免疫性关节炎:如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和银屑病关节炎,会引起手部关节的炎症和肿胀。
(3)代谢性疾病
①痛风:血液中尿酸浓度增高,累积于关节并引起疼痛,手指关节急性肿痛是痛风复发的常见表现。
②焦磷酸钙沉积症:焦磷酸钙晶体在关节累积所致,表现为与痛风类似的急性关节肿痛。
(4)腱鞘疾病
①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扳机指):表现为手指关节屈曲时弹响、卡锁,逐渐加重并产生疼痛。
②腱鞘囊肿:好发于手腕背侧和手指关节的小液囊,可导致肿胀、疼痛和关节活动困难。
(5)神经压迫性疾病
如腕管综合征,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挤压,导致手指肿胀、疼痛、麻木感。
(6)血管性疾病
上肢静脉血栓、血栓性脉管炎等,会导致手部静脉回流受阻,引起肿胀。
(7)感染性疾病
细菌和真菌导致的感染性关节炎,可使手部关节肿胀、疼痛,局部皮肤发红、发热。
(8)全身性疾病
①营养不良:如低蛋白血症,会导致全身包括手部的浮肿。
②心血管疾病:如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等,会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引起手及胳膊的肿胀。
③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肝炎等,会导致血中白蛋白降低,引起组织间液水钠潴留,导致肿胀。
④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也可能引起手部肿胀。
手部骨折、关节脱位、韧带扭伤、肌肉拉伤、肌腱损伤、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痛风、焦磷酸钙沉积症、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腱鞘囊肿、腕管综合征、上肢静脉血栓、血栓性脉管炎、感染性关节炎、低蛋白血症、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肝硬化、肝炎、甲状腺功能减退
就医
1、手部突然肿胀,且发展迅速。
2、伴剧烈疼痛、皮肤颜色改变(如发紫、发黑等)或感觉丧失。
3、伴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心悸、头晕。
4、手部受到严重外伤。
5、出现其他危急的情况。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前往急诊科处理。
1、手部肿胀持续不缓解。
2、伴疼痛、僵硬、发热、关节变形。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患者病情较重时,应及时到急诊科就诊;若病情较缓,可到骨科或风湿免疫科就诊。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6、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7、可能会进行抽血检查,早晨空腹就诊最好。
1、手肿胀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2、肿胀是持续性的还是间断性的?
3、肿胀是单手还是双手?
4、肿胀的部位具体在哪里?
5、是否伴有疼痛、麻木、无力、感觉异常等症状?
6、您的工作性质是怎样的?是否需要长时间使用手指或承受高压力?
7、您是否有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结核及银屑病等疾病的病史?
8、您是否有肝肾疾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的病史?
9、手肿胀发生前是否有外伤或剧烈运动?
10、您是否曾经因为手肿胀而接受过治疗?效果如何?
1、我的手肿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我的病情严重吗?需要立即治疗吗?
3、有哪些检查可以帮助确定诊断?
4、治疗方案是什么?需要服用哪些药物或进行哪些治疗?
5、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6、治疗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看到效果?
7、这种情况会复发吗?如何预防复发?
8、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
医生通常会先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以初步了解疾病情况;之后可能建议其做血常规、C反应蛋白、肾功能、肝功能、甲状腺功能、风湿项目检查、尿酸、X线、超声、CT和核磁共振、关节穿刺、肌电图等检查,以明确病因。
体格检查是医生初步评估患者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在手肿胀的情况下,医生会对患者的手部进行详细检查,包括肿胀的部位和程度,皮肤是否有红、肿、热、痛、破溃或感染迹象,手部关节的活动范围是否受限,活动时是否有疼痛或异响,肌肉和肌腱是否有紧张、压痛或萎缩。此外,医生还会关注患者身体其他部位是否有水肿,以及是否存在肝大、颈静脉充盈、胸水、腹水等体征。
1、血常规
评估血液成分,如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等,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或炎症。
2、C反应蛋白(CRP)
作为炎症标志物,CRP的升高可能提示体内存在炎症反应。
3、肾功能
包括血清肌酐、尿素氮等指标,用于评估肾脏功能。
4、肝功能
了解肝脏的代谢和解毒功能。
5、甲状腺功能
排除甲状腺疾病引起的水肿。
6、风湿项目检查
如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等,用于诊断风湿性疾病。
7、尿酸
排除痛风引起的手肿胀。
1、X线
评估手部骨质的损伤情况,如骨折、关节脱位或骨质增生。
2、超声
观察手部血管、肌肉、肌腱等软组织的结构变化,以及是否存在积液或脓肿。
3、CT和核磁共振(MRI)
对于复杂病例,CT和MRI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解剖图像,有助于医生了解疾病的部位、严重程度和周围组织的关系。
1、关节穿刺
对于怀疑感染性关节炎的患者,关节穿刺可以抽取关节液进行化验,以明确诊断。
2、肌电图
用于评估神经肌肉系统的功能状态,排除神经损伤引起的手肿胀。
诊断
手肿胀的诊断通常依赖于详细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可能的关节穿刺、肌电图等检查,综合这些信息来明确肿胀的具体原因。
1、手部外伤
有明确的手部外伤史,如挫伤、挤压伤、切割伤等。临床表现为手部疼痛、肿胀、淤血、活动受限等,严重时可能伴有骨折或关节脱位。体格检查可见伤口、肿胀、畸形等体征,X线、CT或MRI等可明确骨折、关节脱位及软组织损伤情况。
2、骨关节炎
多见于中老年人,有长期关节使用史或损伤史。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肿胀,活动时有摩擦感或摩擦音。体格检查可见关节局部压痛,活动受限,可伴有畸形。X线可见关节间隙狭窄、骨赘形成等退行性改变。
3、类风湿关节炎
慢性起病,女性多见。临床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炎,晨僵明显,伴有疼痛、肿胀、畸形。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等自身抗体阳性,CRP和血沉(红细胞沉降率)升高。X线、MRI可见关节骨质破坏、关节间隙狭窄等。
4、痛风
大多有高嘌呤饮食、大量饮酒史等。受累关节皮肤发红、肿胀、压痛,疼痛于24小时内达到峰值,可伴有发热。血尿酸水平升高,关节液检查可见尿酸盐结晶,影像学检查可见尿酸盐沉积于关节及其周围组织。
5、腕管综合征
好发于长期使用腕部的人群,如电脑工作者、手工艺人等。临床表现为手腕、中指、食指、拇指麻木疼痛,可伴有关节肿胀,夜间或清晨症状明显。屈腕实验、腕背屈实验等可诱发或加重症状,电生理检查可发现正中神经传导异常。
6、血栓性脉管炎
可能与吸烟、寒冷、潮湿、外伤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为患肢疼痛、肿胀、皮肤颜色改变(苍白、潮红或青紫),伴有浅静脉扩张或曲张。体格检查可见患肢皮温降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多普勒超声、CTA或MRA等可发现血管狭窄、闭塞或血栓形成。
7、感染性关节炎
多有感染病灶或外伤史,临床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伴有全身感染症状如发热、寒战等。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关节液检查可见大量白细胞及细菌,X线、MRI等可见关节骨质破坏及周围软组织肿胀。
8、低蛋白血症
常伴随营养不良、肝病、肾病等原发病。临床表现为全身性水肿,包括手部肿胀,伴有乏力、消瘦等症状。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影像学检查一般无特异性改变,但可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
治疗
手肿胀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一般治疗和专业治疗两大类。一般治疗适用于轻微、短时间的肿胀,通过简单的措施即可缓解;而专业治疗则针对持续时间长、逐渐加重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的手肿胀,需要医生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休息与抬高患肢
注意休息,减少手部活动,避免进一步损伤,将患肢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避免长时间下垂或用力,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2、冷敷与热敷
(1)冷敷
使用冰袋或冷毛巾包裹后敷于肿胀部位,每次15~20分钟,间隔一定时间重复。适用于急性肿胀(如外伤后24小时内),可缩小血管,减少血液渗出,缓解疼痛。
(2)热敷
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于肿胀部位,注意温度适宜,避免烫伤。适用于慢性肿胀或急性肿胀后期(如外伤后48小时后),可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肿胀消退。
3、加压包扎
使用弹性绷带或纱布对肿胀部位进行加压包扎,通过压迫减少血液和组织液渗出,同时固定受伤部位,防止进一步损伤。注意松紧度适中,避免包扎过紧影响血液循环。
1、非甾体抗炎药
如布洛芬等,用于缓解疼痛和炎症。
2、抗风湿药
如羟氯喹等,主要用于风湿性疾病的治疗。
3、糖皮质激素
如倍他米松等,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可用于多种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但需注意副作用。
4、降尿酸药物
如非布司他等,用于痛风的治疗,以降低血尿酸水平。
布洛芬、羟氯喹、倍他米松、非布司他
1、骨折复位固定术
对于手部骨折引起的肿胀,需进行骨折复位和固定治疗。
2、关节置换术
对于严重的骨性关节炎等关节疾病引起的手肿胀,可考虑进行关节置换手术。
3、切开引流术
对于手掌间隙化脓性感染等引起的手肿胀,需进行切开引流术。
1、物理治疗
如红外线照射、超声波治疗等,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炎症消退。
2、康复训练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手部功能训练,以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