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胁苦满

胸胁苦满(thoracic and hypochondrium fullness )又称胸胁支满或胸胁满,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症状描述,指患者自觉胸胁部满闷不舒,并可能伴有口苦、急躁易怒等症状。中医学认为,该症状多是由于肝胆经气机失调,胆火内郁于胸膈所致;而在西医中,该症状可能提示呼吸系统疾病、肝胆疾病、神经官能症等问题。
英文名称
其它名称
是否医保
遗传性
主要病因
常见症状
检查项目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重要提醒
症状
1、邪犯少阳证
胸胁苦满,伴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目眩,恶心,呕吐。舌苔黄,脉弦。
2、肝郁气滞证
胸胁苦满,伴精神抑郁,善叹息。舌苔白,脉弦。
胸胁苦满主要表现为患者自觉前胸和单侧或双侧胁部(即胸部两侧,由腋下至十一、十二肋骨端的区域)有胀满、堵塞、窒闷不适的感觉,可能会在按压胁间或季肋部时加重,甚至会出现疼痛拒按的情况。此外,患者可能会伴有口苦、急躁易怒、头晕、焦虑等症状,具体因中医证型和西医疾病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般无明显并发症。
原因
中医学认为,胸胁是少阳经脉的循行部位,其经脉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外邪侵袭或者情志不舒导致少阳经气不利,则胸胁满闷不舒。而西医学认为,胸胁苦满可能是多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主要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肝胆疾病、神经官能症等。
1、中医病因
胸胁苦满常见于少阳病、郁证等中医疾病中。
(1)邪犯少阳证:病邪侵入少阳经脉,搏结气机,导致少阳枢机不利,则会引起胸胁苦满。
(2)肝郁气滞证:情志不舒,郁怒伤肝,导致肝气阻滞,疏泄失常,也会引起胸胁苦满。
2、西医病因
(1)呼吸系统疾病:如胸膜炎、气胸、胸腔积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2)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包炎等。
(3)肝胆疾病:如肝炎、胆囊炎等。
(4)神经官能症:神经官能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患者可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而出现胸胁苦满的症状。
少阳病、郁证、胸膜炎、气胸、胸腔积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心包炎、肝炎、胆囊炎、神经官能症
就医
1、突然出现严重的胸胁满闷感;
2、伴有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3、伴有意识障碍,如意识模糊、昏迷等;
4、出现其他危急的情况。
以上均需立即去急诊科就诊,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1、长期或反复出现胸胁满闷感;
2、伴有口苦、情绪抑郁、急躁易怒等症状;
3、伴有咳嗽、咳痰、胸胁疼痛等症状;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1、若症状比较严重,则应到急诊科就诊。
2、若症状比较平稳,则可到中医科或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精神心理科就诊。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胸胁部进行检查,最好穿宽松衣物。
3、若需要检测肝功能,则需遵医嘱禁食。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是什么时候感到胸胁满闷不舒的?是单侧胁部还是双侧胁部?
2、症状是持续性的还是间歇性的?会在什么情况下加重或缓解吗?
3、症状从开始到现在有什么变化吗?
4、您是否还有其他症状,如胸胁疼痛、呼吸困难等?
5、您是否曾患过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肝胆疾病?
6、您的胸部或胁部是否受到过外伤?
7、您近期的情绪情况如何?是否经常出现焦虑、抑郁、烦躁、易怒等情绪问题?
8、您的饮食习惯怎么样?是否经常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9、您之前进行过治疗吗?用的何种治疗方法?效果怎么样?
1、我出现胸胁满闷不舒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病情是否严重?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现在应该如何进行治疗?需要住院吗?需要治疗多久?
5、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6、回家后我要注意什么?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检查,以确定具体的中医疾病和证型,之后可能会建议其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心肌损伤标志物测定、胸部X线、腹部超声、心电图、肺功能检查等检查,以进一步确定西医诊断。
1、望诊
主要包括观察患者的神态、面色、舌质与舌苔变化等。
2、闻诊
医生主要会听患者说话的声音以及有无咳嗽等。
3、问诊
主要为询问患者胸胁满闷的起始时间、加重或缓解因素、伴随症状、日常情绪状态以及既往病史等。
4、切诊
医生不仅会通过感受患者脉象的变化,来帮助判断证型;还会触摸、按压、叩击胸胁部,以了解局部及内脏病变的情况。
1、血常规
该检查可了解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指标的水平,从而判断机体是否存在感染、贫血等问题。
2、血生化
该检查可了解肝功能、血脂以及电解质水平等情况,进而帮助判断引起胸胁苦满的西医病因。
3、心肌损伤标志物测定
如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等,可判断是否存在心肌损伤,对于排查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导致的胸胁苦满有重要意义。
1、胸部X线
该检查可观察到肺部、心脏、胸廓等的大致形态和结构,判断是否存在胸膜炎症、气胸、心脏增大等病变,对于引起胸胁苦满的常见心肺疾病有初步筛查作用。
2、腹部超声
该检查可了解肝脏、胆囊、胰腺、脾脏等腹部脏器的情况,有助于排查胆囊炎、肝炎等可能引起胸胁胀满感的肝胆疾病。
1、心电图
该检查通过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可以判断心脏的传导情况以及心肌是否存在缺血等问题。
2、肺功能检查
通过测定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可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可能导致胸胁苦满的呼吸系统疾病,并评估其严重程度,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诊断
一般根据患者出现胸胁部满闷不舒、口苦、急躁易怒、胸胁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并结合血常规、血生化、心肌损伤标志物测定、胸部X线、腹部超声、心电图、肺功能检查等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中医医生需要将少阳病和郁证等常引起胸胁苦满的疾病进行鉴别;而西医医生需要将气胸、肝炎、神经官能症等可能引起胸胁苦满的疾病进行鉴别。
1、中医鉴别
(1)少阳病:少阳病属于一种外感疾病,多由外感邪气侵犯少阳经,正邪交争于半表半里所致。除胸胁苦满外,患者还会伴有寒热交替发作、口苦、咽干、目眩等表现。
(2)郁证:郁证是一种内伤疾病,主要为情志所伤所致。除胸胁苦满外,患者还会伴有心情抑郁、情绪不宁、易怒易哭、咽中如有异物梗阻等表现。
2、西医鉴别
(1)气胸:气胸是指任何原因导致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属于常见的内科急症。除胸胁满闷外,患者常伴有胸痛、呼吸困难、刺激性干咳等症状。少量气胸体征不明显,听诊呼吸音减弱具有重要意义;大量气胸时,气管向健侧移位,患侧胸部隆起,呼吸运动与触觉语颤减弱,叩诊呈过清音或鼓音,心或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2)肝炎:除胸胁苦满外,患者常有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腻、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可见肝功能指标异常,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等。
(3)神经官能症:除胸胁苦满外,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失眠、多梦、心悸、头晕等精神症状。患者虽自觉症状明显,但经各种客观检查(如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往往无明显器质性病变。
治疗
中医治疗胸胁苦满以清肝胆郁热、和解少阳为基本原则,患者首先需要由专业中医师通过望闻问切检查确定具体中医疾病和证型,然后确定治法,再针对性采取服用中药、针灸疗法等措施,以尽快改善机体状态,缓解症状。此外,如果确定引起胸胁苦满的西医疾病,则也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
1、气胸
对于稳定型小量气胸,肺压缩在20%以下,无明显症状;初次发作,CT未发现明显肺大疱形成;无伴随的血胸等情况的患者,可进行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密切观察、吸氧以及镇静、镇痛治疗等。当气胸导致肺压缩程度大于20%,尤其是合并肺功能差或肺部基础疾病时,排气减压是首要措施,常用的包括胸腔穿刺排气和胸腔闭式引流。必要时,患者还可酌情采取胸膜固定术、支气管内封堵术、外科手术等治疗方法。
2、肝炎
患者应根据疾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有无合并症等因素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包括适当休息、加强营养支持、抗病毒治疗、遵医嘱应用保肝药物(如还原型谷胱甘肽、双环醇)和抗纤维化药物(如安络化纤丸、复方鳖甲软肝片)等、人工肝治疗、肝移植手术等。
3、神经官能症
神经官能症的治疗方法可分为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两大类。常见的心理治疗包括心理疏导、行为治疗、认知治疗、森田疗法等,而药物治疗包括抗焦虑药物(如地西泮、阿普唑仑)、抗抑郁药物(如氟西汀、帕罗西汀)等。
1、邪犯少阳证
(1)常用方:如小柴胡汤、大柴胡汤等。
(2)常用中药:如柴胡、半夏、人参、甘草、黄芩、芍药、枳实等。
(3)常用中成药:如小柴胡颗粒、小柴胡汤丸等。
2、肝郁气滞证
(1)常用方:如四逆散、柴胡疏肝散等。
(2)常用中药:如柴胡、陈皮、川芎、香附、芍药、枳壳、甘草等。
(3)常用中成药:如柴胡舒肝丸等。
小柴胡颗粒、小柴胡汤丸、柴胡舒肝丸、还原型谷胱甘肽、双环醇、安络化纤丸、复方鳖甲软肝片、地西泮、阿普唑仑、氟西汀、帕罗西汀
如果检查发现患者存在器质性病变,或者其他方法治疗无效,则可以考虑采取手术治疗。
针灸疗法常用穴位包括太冲、光明、肝俞、胆俞等,具体应由专业医生根据证型等因素进行选穴和操作。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