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血

咳血(hemoptysis)是指喉及喉部以下的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腔咯出。少量咳血有时仅表现为痰中带血,大咳血时血液从口鼻涌出,常可阻塞呼吸道,造成窒息死亡。
英文名称
是否医保
遗传性
主要病因
常见症状
检查项目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重要提醒
症状
咳血量描述界定并不一致,通常分为痰血、小量咳血、中等量咳血和大咳血。
1、痰血
从血丝到血块,但仍然为痰多血少。
2、小量咳血
24小时内咳血量少于100ml。
3、中等量咳血
24小时内咳血量100~500ml。
4、大量咳血
24小时内咳血量超过500ml。
支气管肺癌多为痰血或小量咳血;慢性支气管炎和支原体肺炎也可出现痰中带血或血性痰,但常伴有剧烈咳嗽;大量咳血主要见于空洞性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和慢性肺脓肿。
咳血症状出现前多数患者,尤其是中等量以上咳血患者有喉痒、胸闷、口感咸腥味等。临床表现因咳血量多少而异,痰血伴随咳嗽、咳痰;如果咳出满口鲜血,患者常有惊恐、情绪紧张;咳血量多,特别是喷涌而出时会有出冷汗、颜面苍白、呼吸急促、心率加快和恐惧感。
根据原发病不同,患者可能会伴有发热、呼吸困难、盗汗、乏力、体重减轻、胸痛、皮肤黏膜出血等症状。
1、如果咳血量多,可能会导致窒息,有严重的呼吸困难、青紫、大汗淋漓和濒死感。
2、慢性咳血,如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导致的咳血,可能会引起贫血,患者可有面色苍白、心悸等症状。
原因
咳血的原因较多,主要见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结核、肺癌、肺炎、肺脓肿等呼吸系统疾病,也可见于二尖瓣狭窄、先天性心脏病导致的肺动脉高压、肺淤血等情况,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可出现咳血。
1、支气管疾病
常见有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癌、支气管结核和慢性支气管炎等;少见的有支气管结石、支气管腺瘤、支气管黏膜非特异性溃疡等。其发生机制主要是炎症、肿瘤、结石致支气管黏膜或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或黏膜下血管破裂所致。
2、肺部疾病
常见有肺结核、肺炎、肺脓肿等;较少见于肺淤血、肺栓塞、肺寄生虫病、肺真菌病、肺泡炎、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和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等。
(1)肺炎:常见于肺炎球菌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肺炎杆菌肺炎和军团菌肺炎,支原体肺炎有时也可出现痰中带血。
(2)肺结核:在我国,引起咳血的首要原因仍为肺结核。发生咳血的肺结核多为浸润型、空洞型肺结核和干酪样肺炎,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较少出现咳血。肺结核咳血的机制为结核病变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液渗出,导致痰中带血或小血块;如病变累及小血管使管壁破溃,则造成中等量咳血;如空洞壁肺动脉分支形成的小动脉瘤破裂,或继发的结核性支气管扩张形成的动静脉瘘破裂,则造成大量咳血,甚至危及生命。
3、心血管疾病
较常见于二尖瓣狭窄,其次为先天性心脏病所致肺动脉高压或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另有肺栓塞、肺血管炎、高血压病等。心血管疾病引起咳血可表现为小量咳血或痰中带血、大量咳血、粉红色泡沫样血痰和黏稠暗红色血痰。其发生机制多因肺淤血造成肺泡壁或支气管内膜毛细血管破裂和支气管黏膜下层支气管静脉曲张破裂所致。
4、其他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某些急性传染病(如流行性出血热、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等)、风湿性疾病(如结节性多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Wegener肉芽肿、白塞病等)或气管、支气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均可引起咳血。
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癌、支气管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结石、支气管腺瘤、支气管黏膜非特异性溃疡、肺结核、肺炎、肺脓肿、肺淤血、肺栓塞、肺寄生虫病、肺真菌病、肺泡炎、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肺出血-肾炎综合征、肺炎球菌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肺炎杆菌肺炎、军团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结核、二尖瓣狭窄、肺动脉高压、肺栓塞、肺血管炎、高血压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流行性出血热、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结节性多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Wegener肉芽肿、白塞病、气管/支气管子宫内膜异位症
就医
1、突发持续或大量咳血,血液突然从口鼻涌出;
2、咳血伴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等;
3、咳粉红色泡沫痰;
4、咳血伴面色苍白、虚弱、意识模糊、昏迷等;
5、咳血伴高热;
6、出现其他危及生命的病症。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1、反复或持续出现痰中带血或咳血;
2、伴咳嗽、咳痰、胸痛、胸闷、发热等,需考虑心肺疾病;
3、伴皮肤瘀斑、反复鼻出血、牙龈出血等,需排查血液病;
4、伴结核病史或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伴午后低热、睡眠盗汗、乏力、纳差、消瘦等,应警惕肺结核;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及时就医咨询。
1、咳血伴发危及生命的情况,应去急诊科就诊。
2、病情平稳者,应根据伴随症状选择不同的科室:
(1)怀疑呼吸系统疾病,可就诊于呼吸内科。
(2)怀疑心血管疾病,可就诊于心血管内科。
(3)怀疑血液系统疾病,可就诊于血液内科。
(4)怀疑传染性疾病,如肺结核等,可就诊于传染科或感染科。
1、病情平稳者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咳血何时开始?出血量多少?是咳出的还是呕出的?
2、咳血的颜色和形态是什么样的?例如是痰中带血、血块,还是全部鲜血?
3、您咳痰吗?痰的性状和量是怎样的?有臭味吗?
4、除了咳血,还伴随其他症状吗?例如发热、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皮肤紫癜、其他部位出血等。
5、什么情况下您的咳血会加重?什么情况下您咳血会减轻?
6、您以前有过类似症状吗?什么原因造成的?
7、您既往有无其他疾病史?如肺结核、心脏病、血液病等。如果有,是否采取了治疗措施?现在病情控制如何?
8、您最近使用过哪些药物?
9、您既往手术过吗?若手术过,是什么原因?
10、您的亲属有遗传相关疾病吗?
11、您接触过肺结核病人吗?
12、(女性)您是否绝经?您上次月经是什么时候?您平时月经规律吗?经血是怎样的?经血量多吗?痛经吗?
1、我咳血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需要门诊治疗,还是住院治疗?
4、我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我需要手术治疗吗?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任何风险吗?
6、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家人们应该注意什么?或者应该做好哪些防护措施?
9、回家后再次出现类似症状该怎么处理?
10、在日常生活中我应该注意什么?
11、我该怎么去监测疾病?出现怎么样的情况我需要回医院复诊?
12、若没有特殊情况,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
医生通常会先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以初步了解疾病情况;之后可能建议其做病原学检查、血常规、结核菌IgG、IgM检测、结核菌素试验、肿瘤标志物检测、凝血功能检查、胸部X线、胸部CT、胸部MRI、超声心动图、病理检查、支气管镜检查等,以明确具体的病因。
1、医生会观察患者的呼吸方式、节律、频率等,以判断是否存在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等症状。
2、医生会通过心肺部触诊、叩诊、听诊等方式,检查患者的肺部和心脏状况,判断是否存在炎症、感染、水肿等问题。
1、病原学检查
如果伴有咳痰症状,应用痰液涂片染色镜检、培养与动物接种等方法寻找病原体,对呼吸系感染的病原学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2、血常规
通过检测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指标,判断是否存在感染、炎症等问题。
3、结核菌IgG、IgM检测
检测患者血中结核抗体IgG、IgM,主要是用于临床和胸部X线疑为肺结核而不易获得痰标本或痰液涂片抗酸染色阴性患者,具有诊断参考价值。
4、结核菌素试验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仅表示结核感染,并不一定表示发病/患病。但对婴幼儿的诊断价值较大,3岁以下强阳性,应视为新近结核感染。
5、肿瘤标志物检测
肿瘤细胞分泌的标志物癌胚抗原(CEA)升高常见于内胚层分化的恶性肿瘤,在肺腺癌中有一定的检出率。
6、凝血功能检查
可以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用于排查是否存在血液系统疾病。
1、胸部X线
X线可以观察肺部是否有炎症、感染、积液等问题,是初步评估肺部病变的常用方法。
2、胸部CT
包括选用平扫、增强扫描、高分辨CT等多种方式,更能反映肺实质病变、肺间质病变、胸膜病变、纵隔病变等情况。
3、胸部MRI
与CT相比,主要特点是可区分血管和实质性病变,有其独特的优越性,用以区分肺门血管或肺门淋巴结最佳。
4、超声心动图
对于怀疑心脏疾病引起的咳血,如二尖瓣狭窄等,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帮助评估心脏功能、结构以及瓣膜狭窄程度等。
病理检查是通过取患者的病变组织进行显微镜检查和诊断,以明确疾病的类型和程度。对于咳血的患者,如果怀疑存在肺部肿瘤、结核等病变,可能需要进行病理检查。
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镜检查能直视下观察会厌部、声门、声带及Ⅰ~Ⅳ~Ⅴ级支气管管壁、管腔内的状况,帮助医生确定出血部位和原因。
诊断
诊断时应注意咳血的诱因、量、颜色、咳血前后情况,再结合其他的伴随症状及相关的辅助检查,多可进行诊断。医生在诊断的过程中,需注意和呕血相鉴别,同时要排查引起咳血的常见疾病,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癌、二尖瓣狭窄等。
支气管肺癌多为痰血或小量咳血;慢性支气管炎和支原体肺炎也可出现痰中带血或血性痰,但常伴有剧烈咳嗽;大量咳血主要见于空洞性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和慢性肺脓肿。
1、相似症状鉴别
咳血需要与呕血相鉴别。咳血患者通常有胃、肠、胆道疾患或肝硬化门脉高压等疾病病史;咳血之前可先有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先兆症状;咳血时可伴有头晕、心慌、面色苍白、出汗症状以及血压和脉搏改变。一般来说,咳血患者的出血量相对较多,方式也较急。呕出的血液颜色多为暗红或棕褐色,这是血液受胃酸作用的结果。但咳血不止的患者的血液颜色也可呈鲜红色;呕吐的血液内常混有未消化食物及食物残渣和胃液,患者常在呕血后不久有黑便。
2、对引起咳血的病因鉴别
(1)肺结核: 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咳血是肺结核的常见可疑症状。咳嗽较轻,干咳或少 量黏液痰。有空洞形成时,痰量增多,若合并其他细菌感染,痰可呈脓性。若合并支气管结核,表现为 刺激性咳嗽。约 1/3 的病人有咳血,多数病人为少量咳血,少数为大咳血。 患者还可有盗汗、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结核菌IgG、IgM检测、结核菌素试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本病。
(2)支气管扩张:慢性反复咳嗽、咳痰,多有大量脓痰,常反复咳血。通过CT检查能发现“轨道征”或“戒指征”或“葡萄征”。
(3)支气管肺癌:多为痰血或小量咳血,患者还可伴有咳嗽、气短、喘鸣、胸痛、发热、消瘦等症状。胸部影像学检查及病理学检查有助于诊断本病。
(4)二尖瓣狭窄:二尖瓣狭窄是终身疾病,患者可能数年都无明显症状。一般二尖瓣中度狭窄(瓣口面积<1.5cm2)始有临床症状。可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血等。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助于诊断本病。
治疗
对于咳痰患者,首先应明确病因,然后针对病因进行相关治疗。同时,可给予一定的对症治疗,如使用止血药、支气管动脉栓塞等帮助患者减轻症状。
1、肺结核
(1)药物治疗:应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应用抗结核药物,常用的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链霉素等。
(2)手术治疗:经合理药物治疗后无效、多重耐药的厚壁空洞、大块干酪灶、结核性脓胸、支气管胸膜瘘和大咳血保守治疗无效者,可采取肺结核外科手术治疗。
2、支气管扩张
(1)药物治疗:出现痰量增多及其脓性成分增加等急性感染征象时,需应用抗感染药物;支气管扩张剂可以缓解气喘症状,改善肺功能,常用药物有福莫特罗、异丙托溴铵等;化痰药能稀释或溶解痰液,有助于痰液排出,常用药物有溴己新、氨溴索等。
(2)手术治疗:如支气管扩张为局限性,经充分内科治疗仍顽固反复发作者,可考虑外科手术切除病变肺组织。如大出血来自增生的支气管动脉,经休息和抗生素等保守治疗不能缓解仍反复大咳血时,病变局限者可考虑外科手术,否则采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
3、支气管肺癌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机体状况、肺癌的病理学类型(包括分子病理诊断)、侵及范围(临床分期),进行综合、个体化治疗。
(1)手术治疗:是早期支气管肺癌的最佳治疗方法,分为根治性与姑息性手术,应当力争根治性切除,以期达到切除肿瘤、减少肿瘤转移和复发的目的,并可进行TNM分期,指导术后综合治疗。
(2)放疗:放射疗法使用辐射性的高能量束,杀死癌细胞。联合化疗可以提高疗效。小细胞癌对放疗敏感性较高,鳞癌次之。
(3)化疗:通过口服、注射化学药物杀死癌细胞或阻止其生长。常用的药物包括铂类(顺铂、卡铂)、吉西他滨、培美曲塞、紫杉类(紫杉醇、多西他赛)、长春瑞滨、依托泊苷和喜树碱类似物(伊立替康)等。
(4)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以肿瘤组织或细胞的驱动基因变异以及肿瘤相关信号通路的特异性分子为靶点,利用分子靶向药物特异性阻断该靶点的生物学功能,选择性从分子水平逆转肿瘤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甚至使肿瘤消退的目的。常用药物有的厄洛替尼、吉非替尼、阿法替尼、奥希替尼等。
1、少量咳血
多以卧床休息为主,可用氨基己酸、氨甲苯酸、酚磺乙胺、卡巴克络等药物止血。
2、大咳血
用垂体后叶素缓慢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可以收缩小动脉,使肺循环血量减少而达到较好的止血效果。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和孕妇禁用。支气管动脉破坏造成的大咳血可采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法。
详见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链霉素、福莫特罗、异丙托溴铵、溴己新、氨溴索、顺铂、卡铂、吉西他滨、培美曲塞、紫杉醇、多西他赛、长春瑞滨、依托泊苷、伊立替康、氨基己酸、氨甲苯酸、酚磺乙胺、卡巴克络、垂体后叶素
详见对因治疗。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