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阳虚体质

阳虚体质,为中医常见的体质类型之一。是人体阳气不足。失于温煦,以形寒肢冷等虚寒现象为主要表现的体质类型。此种类型的人常易患痰饮、水肿、泄泻、痹症、哮喘、遗尿等疾病。

名称

阳虚体质

应用学科

中医养生

类别

中医体质学术语

概念

指人体阳气不足而导致体质偏颇,以机体不得温煦表现为形寒肢冷等虚寒现象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解读

阳虚体质是常见的中医体质类型之一。其形体特征多形体白胖,肌肉松软,肉不健壮。常见表现主要是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神色晦黯,口唇色淡,毛发易落,易出汗,大便溏薄,小便清长。心理特征多性格多沉静、内向。发病多为寒证,或易从寒化,易病痰饮、肿胀、泄泻、阳痿。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是不耐受寒邪、耐夏不耐冬;易感湿邪。形成原因多由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造成。如孕育时父母体弱,或年长受孕、早产,或年老阳衰等。

这种体质形成的机理主要是阳气亏虚,机体失却温煦,故肌肉松软,平素畏冷,手足不温;阳虚神失温养,则精神不振,睡眠偏多;阳气不能蒸腾、气化水液,则见舌淡胖嫩;阳虚鼓动无力,则脉象沉迟;阳虚不能温化和蒸腾津液上承,则喜热饮食。阳虚阴盛,故性格沉静、内向,发病多为寒证,或易寒化,不耐受风、寒邪,耐夏不耐冬;阳虚失于温化故易感湿邪,易病痰饮、肿胀、泄泻。

应用领域

阳虚体质人的调养关键在温阳、养阳、通阳。明代医家、养生家张介宾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调养原则是扶阳固本、防寒保暖,温补脾肾,化湿通阳。重点温运脾、肾、心的阳气。

(一)情志调摄

阳虚体质之人的情志的调养首先要完善科学的生活方式,掌握释放不良情绪的方法,丰富生活内容。

1、建立积极的生活方式

阳虚质人应保持活跃的精神状态,避免消沉的生活方式。

2、学会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

阳虚质者性格多沉静、内向,常常情绪不佳,易于低沉。应学会调节自己的不良情感的方法,和喜怒,去忧悲,防惊恐。要善于自我排遣或与人倾诉,宽宏大量,以愉悦改变心境,提高心理素质。

3、多选择集体项目的娱乐活动

如球赛、跳舞、旅游等,通过肢体的运动振奋阳气,养身心,陶冶情操。

(二)起居调养

阳虚之人畏寒易受风寒侵袭,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顾护阳气,避免寒冷。可遵照“春夏养阳”的原则,安排起居生活内容。

1、顾护阳气,避免寒冷

阳虚质者耐春夏不耐秋冬,在冬季宜暖衣温食,以养护阳气,室内暖气温度最好不要低于18℃,宜多动少静以保护阳气。尤其要注意腰部和下肢保暖。夏季暑热多汗,也易导致阳气外泄,使阳气虚于内,要尽量避免强力劳作,大汗伤阳,也不可恣意贪凉饮冷。

2、“春夏养阳”,培补阳气

在春夏季节,阳气升发,借自然界阳气之助以培补阳气,亦可坚持做空气浴或日光浴等,培补阳气的生发。宜住坐北朝南房子,不要贪凉而室外露宿或在温差变化大的房子中睡眠,以免受风寒而患病。不宜在阴暗潮湿寒冷的环境下长期工作和生活。宜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适当进行户外活动。

3、按摩壮阳保健法

自行按摩气海、足三里、涌泉等穴位可以补肾助阳。捏脊法也是改善阳虚的好方法。古代道家养生长寿术中的核心功法卧功中以脊柱、腹部运动调节督脉、任脉为主,滋阴养阳。现代研究认为,卧功可以使脊神经得到锻炼和强化,巧妙而恰当地调整自主神经系统,还可以施功于性腺,促进性激素的分泌,保证了内脏器官的健康和发挥最佳功能,以保障健康人体的需要。

(三)饮食调养

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故云:“肾阳为根,脾阳为继。”阳虚体质的食养重点是甘温温阳,温补脾肾。食物选择要注意以下两个要点。

1、适当多食有温阳、壮阳作用的食物

温热性的食物大多有温补阳气的作用,如羊肉、羊肾、狗肉、鹿肉、带鱼、虾、鸡肉、黑鱼、板栗、荔枝、龙眼、胡桃肉、韭菜、刀豆、茴香、洋葱、香菜、胡萝卜、生姜和辣椒等,这些食物可补五脏,添精髓壮阳气,调节体质。

2、不宜多食生冷、苦寒、黏腻之品

寒冷黏腻食品易伤人体阳气有碍脾胃,尤其在盛夏季节更要注意不贪食寒凉之品,如田螺、螃蟹、西瓜、黄瓜、苦瓜、绿豆、绿茶、冷食和冷饮等。

(四)运动健身

阳虚体质之人运动锻炼要以振奋阳气,促进阳气的生发和流通为目的。运动方法、内容、时间等,都需要合理安排才会获得更理想的效果。

1、运动健身原则

阳虚体质以振奋、提升阳气的锻炼方法为主。“动则生阳”,故阳虚质人,要加强有氧锻炼,尤其在春夏季,应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其他时间锻炼则应当在室内进行。运动量不能过大,尤其注意不可大量出汗,以防汗出伤阳。可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如散步、慢跑、球类活动等。

2、锻炼方法合理

秋冬的运动锻炼也要坚持不懈,宜在阳光充足的上午为最好的时机,最好每天进行1~2次。秋冬季节可适当减少体能消耗,选择节奏稍慢的运动项目,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跳绳等,以振奋阳气,促进阳气的生发和流通。

(五)药饵保健

阳虚者当以补肾温阳、培本固元、强身健体为首要原则。另外,还可遵循“冬令进补”法则,合理配用补阳的药,辨证配膳,以收增强体质之功。

1、常用中药

中医认为肾是人体阳气之根。阳虚者当以补肾温阳、培本固元、强身健体为首要原则。常用的有补阳作用中药如鹿茸、海狗肾、紫河车、九香虫、补骨脂、杜仲、续断、肉苁蓉、巴戟天、沙苑子、骨碎补、狗脊及胡芦巴等。体质调补多在冬季,冬令进补,常用“膏方”和“食补”两种方式。尤其适合体质虚弱者服用。这种方法有防治疾病、滋补强身及抗老延年的显著功效,备受人们青眯。

2、药饵方剂

偏于肾阳虚者可选用金匮肾气丸,偏于脾阳虚者可选用理中丸或附子理中丸等温阳补阳药。

3、药膳保健

根据身体状态,辨证配膳。如可选用芡实炖牛肉,也可炖些羊肉,加红枣成羊肉大枣汤,或芡实、红枣、花生仁加红糖炖服,以调整脾胃功能。

参考文献

1、《中医养生学》刘占文主编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年

2、《中医未病学 供中医药类专业用》王琦主编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5年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9-0044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