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提肛运动

提肛运动,即有规律地收缩和放松肛门肌肉,有助于改善肛门括约肌功能及局部血液循环。

名称

提肛运动

英文名称

Levator ani movement

别名

肛门舒缩运动

应用学科

妇科、肛肠外科、泌尿外科

概述

概念

提肛运动,即有规律地收缩和放松肛门肌肉,有助于改善肛门括约肌功能及局部血液循环。

锻炼方法

提肛运动的锻炼方法主要包括床上训练法、括约肌收缩法、排尿止尿法、仰卧屈腿挺身法、坐立提肛法、放松呼吸法、夹腿提肛法等。

1、床上训练法

仰卧床上,以头部和两足跟为支点,抬高臀部,同时收缩会阴部肌肉,然后放下臀部,放松会阴部肌肉。建议每日早晚各做一次,每次做20次左右。

2、括约肌收缩法

采取坐位,有意识地收缩尿道、阴道、直肠括约肌,然后放松。每日坚持2~3遍,每遍反复50~100次。

3、排尿止尿法

在排尿过程中,有意识地收缩会阴部,中止排尿,然后放松会阴部肌肉,继续排尿。每日2~3次,持续多次直至排尿完毕。

4、仰卧屈腿挺身法

仰卧屈膝,两足跟尽量靠近臀部,两臂平放在体侧,以脚掌和肩部为支点,骨盆抬高,同时收缩肛门,持续5秒钟左右,再还原。重复5~10次,每日2~3遍。

5、坐立提肛法

坐在床边,双足交叉,双手叉腰并起立,同时肛门收缩上提,持续5秒钟,再放松坐下。重复10~15次,每日2~3遍。

6、放松呼吸法

采取仰卧位,全身尽量放松,双手重叠于小腹,做腹式深呼吸,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凹陷。反复10~20次,每日2~3遍。

7、夹腿提肛法

仰卧,双腿交叉,臀部及大腿用力夹紧,肛门逐渐用力上提,持续5秒钟左右,还原。重复10~20次,每日2~3遍。

功效作用

提肛运动通过锻炼肛门及盆底肌肉群,具有多种健康益处,包括改善肛门及盆底肌肉功能、预防和治疗痔疮、辅助治疗前列腺疾病、改善便秘、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尿失禁以及增强性感受能力等。

1、改善肛门及盆底肌肉功能

通过锻炼,可以增强肛门括约肌等肌肉的收缩能力,有效改善肛门松弛现象。对于出现盆底肌肉力量下降的成年女性,提肛运动有助于减轻产后尿失禁及子宫脱垂等问题。

2、预防和治疗痔疮

提肛运动可以促进肛周静脉的血液流畅,改善肛垫组织下移,有助于预防痔疮的发生。对于已经患有痔疮的人群,提肛运动可以促进痔疮的恢复,减轻症状。

3、辅助治疗前列腺疾病

对于男性而言,提肛运动可以对前列腺起到“按摩”作用,减轻前列腺充血症状,促使炎症消退,达到辅助治疗前列腺疾病的效果。

4、改善便秘

提肛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改善便秘症状,预防便秘的发生。

5、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提肛运动可以促进外生殖器周围的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因痔疮引起的肛周疼痛症状,还可改善前列腺充血情况。

6、改善尿失禁

通过增强骨盆底肌肉群的反应和收缩能力,提肛运动可以增加尿道的阻抗力,有助于缓解因分娩等原因引起的尿失禁症状。

7、增强性感受能力

提肛运动可以使整个盆底肌肉群得到锻炼,变得坚实而富有弹性,有利于生殖器官的血液供应,进而增强性感受能力。

适用人群

提肛运动适用于久坐的上班族、经常便秘的人群、痔疮患者、肛肠术后人群、孕中期及子宫脱垂患者、尿失禁患者、男性前列腺疾病患者、性功能改善需求者等。

1、久坐的上班族

由于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这类人群容易出现肛门及盆底肌肉疲劳,提肛运动可以有效缓解这种疲劳,增强肌肉力量。

2、经常便秘的人群

提肛运动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症状,预防便秘的发生。

3、痔疮患者

提肛运动可以改善肛门及盆底肌肉功能,预防痔疮的发生,并有助于痔疮的恢复。它还能改善肛门周围血液循环,缓解痔疮带来的疼痛和不适。

4、肛肠术后人群

在肛门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内,提肛运动能充分锻炼肛周肌群,有效缓解肛门下坠的不适感,促进术后恢复。

5、孕中期及子宫脱垂患者

孕妇在中期做提肛运动有助于锻炼盆底肌,增大骨盆,增强肌肉力量,对顺产和产后恢复都很有好处。同时,提肛运动也能帮助改善子宫脱垂等问题。

6、尿失禁患者

特别是老年妇女,提肛运动可以增强骨盆底肌肉群张力,加强尿道阻抗力,有助于改善尿失禁的症状。

7、男性前列腺疾病患者

提肛运动可以对前列腺起到“按摩”作用,减轻前列腺充血症状,促使炎症消退,辅助治疗前列腺疾病。

8、性功能改善需求者

提肛运动可以使整个骨盆底肌肉群变得坚韧,有利于生殖器官的血液供应,提高性体验程度。

禁忌人群

提肛运动虽然具有多种功效,但并不适合所有人。其禁忌人群包括急性炎症期或疼痛较重的人群、低位直肠手术后的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肛周疾病康复期患者、空腹或饱腹状态下的人群以及其他特殊人群。

1、急性炎症期或疼痛较重的人群

对于肛门局部感染、痔疮急性发炎、肛周脓肿等患者,提肛运动会加重创口的充血、水肿,不利于疾病的恢复。特别是刚生完孩子的产妇,由于盆底肌肉可能处于损伤状态,此时进行提肛运动可能会加重疼痛或不适。

2、低位直肠手术后的患者

低位直肠术后排便康复建议在吻合口和肛周肌肉损伤恢复后1个月以上开始提肛运动,以确保伤口完全愈合,避免运动引起的损伤。

3、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由于提肛运动会加重心脏负荷,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在进行提肛运动时可能会出现意外情况,因此需要特别谨慎或避免。

4、肛周疾病康复期患者

对于肛周疾病急性炎症期或肛周损伤康复期的患者,推荐进行红外线灯理疗等替代疗法,而不是直接进行提肛运动。

5、空腹或饱腹状态下的人群

在空腹或饱腹的状态下做提肛运动,可能会导致肠道蠕动过快产生腹痛,因此应避免在这些时间段进行提肛运动。

6、其他特殊人群

孕妇在怀孕早期和晚期也应避免进行提肛运动,以免引发不适或并发症。

误区提示

提肛运动越频繁越好?

提肛运动并非越频繁越好。虽然提肛运动能够锻炼盆底肌肉,改善肛门及盆底肌肉功能,但过度频繁的提肛运动可能导致肌肉疲劳,甚至造成肌肉拉伤。因此,建议根据个人情况,合理安排提肛运动的频率和强度,以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

提肛运动可以随意进行?

提肛运动并非可以随意进行。在进行提肛运动时,需要注意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式,以确保锻炼效果的同时避免对身体造成损伤。同时,对于患有某些疾病的人群,如肛裂患者、肛门周围脓肿的患者等,应避免进行提肛运动,以免加重病情。因此,在进行提肛运动前,最好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

提肛运动可以立即见效?

提肛运动并非可以立即见效。虽然提肛运动能够改善肛门及盆底肌肉功能,但这种改善需要时间和持续的努力。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锻炼效果都会有所不同,因此不要期望通过一次或几次的锻炼就能达到明显的改善效果。需要坚持进行提肛运动,并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调整,才能逐渐看到改善的效果。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