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疗

电疗(electrotherapy)是一种物理治疗方法,指利用各种电刺激和电场来治疗疾病或改善机体健康状况。通过精确调控电流的各种特性,如频率、波形、强度、波长等,能够针对性地作用于人体的特定部位或全身,达到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调节神经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减轻炎症或促进伤口愈合等效果。因此,电疗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康复科、神经内科、精神心理科等多个科室。
名称
英文名称
别名
应用学科
出处
概述
电疗(electrotherapy)是一种物理治疗方法,指利用各种电刺激和电场来治疗疾病或改善机体健康状况。通过精确调控电流的各种特性,如频率、波形、强度、波长等,能够针对性地作用于人体的特定部位或全身,达到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调节神经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减轻炎症或促进伤口愈合等效果。因此,电疗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康复科、神经内科、精神心理科等多个科室。
1、根据电流方向和频率的不同,电疗通常可分为直流电疗法、低频电疗法、中频电疗法和高频电疗法等。
(1)直流电疗法
①定义:指利用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包括单纯直流电疗法、直流电药物离子透入疗法、直流电水浴疗法等。
②治疗作用:主要包括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变组织含水量;改善局部营养和代谢;调节自主神经或内脏功能;消炎镇痛;促进骨再生修复;增强神经兴奋性;电解拔毛和除去皮肤赘生物等。
(2)低频电疗法
①定义:指利用0~1000Hz的电流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包括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功能性电刺激疗法、感应电疗法、电兴奋疗法、间动电疗法、超刺激电疗法、脊髓电刺激疗法和超低频电疗法等。
②治疗作用:主要包括消炎、镇痛、促进血液循环、加速骨折愈合、镇静中枢神经系统、降低偏瘫患者的肌张力等。
(3)中频电疗法
①定义:指利用1kHz~100kHz的电流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包括等幅中频电疗法、调制中频电疗法、干扰电疗法等。
②治疗作用:主要包括消炎、镇痛、刺激神经-肌肉活动等。
(4)高频电疗法
①定义:指利用100kHz~300GHz的电流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包括短波疗法、超短波疗法、分米波疗法、厘米波疗法等。
②治疗作用:主要包括降低神经兴奋性、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及淋巴液循环、增加血管通透性、解除横纹肌痉挛等。
2、根据治疗目的不同,电疗可分为治疗性电刺激和功能性电刺激。
电疗在临床上的应用比较广泛,具体因方法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
1、直流电疗法
(1)神经系统疾病
如周围神经损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神经症等。
(2)循环系统疾病
如高血压病、血栓性静脉炎等。
(3)骨关节疾病
如关节炎、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等。
(4)慢性炎症性疾病
如慢性炎症浸润、慢性溃疡、慢性胃炎、慢性盆腔炎、慢性附件炎、前列腺炎等。
(5)其他
如瘢痕、粘连、过敏性鼻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2、低频电疗法
如神经元性瘫痪、神经失用症、失用性肌肉萎缩、胃下垂、习惯性便秘、尿潴留等。
3、中频电疗法
如劳损、运动创伤、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疾病、平滑肌张力低下疾病、瘢痕疙瘩、组织粘连、注射后硬结、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等。
4、高频电疗法
如各种亚急性和慢性炎症、退行性骨关节病、神经痛、神经炎、帕金森病、痤疮瘢痕、腋臭、化脓性肉芽肿、光线性角化病、脱发等。
并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合采取电疗法,具体因方法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
1、直流电疗法
如急性湿疹、出血倾向性疾病、恶病质、心力衰竭、对直流电过敏、恶性肿瘤、局部有金属内容物、高热、结核病史、孕妇腹部和腰骶部等。
2、低频电疗法
如出血倾向、急性化脓性炎症、痉挛性麻痹、急性湿疹、严重心脏病、戴有心脏起搏器、恶性肿瘤局部、局部有金属内容物、高热、结核病史等。
3、中频电疗法
如急性化脓性炎症、恶性肿瘤、出血倾向、心脏区及眼睑区、孕妇下腹部、局部有金属内容物、高热、结核病史、心脏起搏器携带等。
4、高频电疗法
如恶性肿瘤、出血倾向、急性化脓性炎症、局部感觉障碍、局部有金属内容物、睾丸区、孕妇、3岁以下幼儿、高热、结核病史等。
为保证电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建议患者了解治疗过程、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关注身体反应、保持沟通、做好治疗后护理等。
1、了解治疗过程
患者应详细了解电疗的治疗过程、作用及可能的风险,消除顾虑。
2、选择正规医疗机构
患者应选择在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以便明确适应证,排除禁忌证,同时避免因设备不先进或操作不当而造成伤害。
3、关注身体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反应,如果出现不适或异常症状,则应及时告知医生。
4、保持沟通
与医生保持沟通,及时反馈治疗效果,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5、做好治疗后护理
治疗后可能需要进行适当的皮肤护理或其他后续护理,以促进恢复和减少副作用。
日常建议
在进行电疗后,患者应注意保持治疗部位清洁、关注皮肤变化、保持均衡的饮食、适当保护治疗部位等,以帮助促进治疗效果。
主要包括保持良好的作息、保持治疗部位清洁、观察皮肤变化、遵医嘱定期复诊等。
1、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帮助促进机体功能恢复。
2、电疗后,治疗部位可能会出现微小的伤口或敏感症状,应避免沾水,以防止感染。
3、注意治疗部位是否出现红肿、疼痛、瘙痒等异常反应,必要时积极就医。
4、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诊,以便维持治疗效果,同时有助于医生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5、对于电疗后较为敏感或脆弱的部位,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以促进身体的恢复。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和易过敏的食物。
短期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对治疗部位造成过度牵拉或损伤。
如果医生开具了相关药物,则应遵医嘱按时服用,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保持积极的心态,避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其他
[1]王茂斌.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康复医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9: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