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BMT)是指对患者进行全身照射、化疗和免疫抑制预处理后,将正常供体或自体的骨髓经血管输注给患者,使其重建正常的造血和免疫功能。骨髓中含有多能造血干细胞,此种细胞具有自我更新以及分化、成熟为各种血细胞及免疫活性细胞的能力,因而不仅能够重建造血功能,还可以重建免疫系统。而且,由于骨髓中除含有不同阶段的造血干细胞、祖细胞外,还有支持造血所需的基质细胞,因此BMT并不完全等同于造血干细胞移植。

名称

骨髓移植

英文名称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BMT

应用学科

血液内科

出处

血液学名词

概述

概念

骨髓移植(BMT)是指对患者进行全身照射、化疗和免疫抑制预处理后,将正常供体或自体的骨髓经血管输注给患者,使其重建正常的造血和免疫功能。骨髓中含有多能造血干细胞,此种细胞具有自我更新以及分化、成熟为各种血细胞及免疫活性细胞的能力,因而不仅能够重建造血功能,还可以重建免疫系统。而且,由于骨髓中除含有不同阶段的造血干细胞、祖细胞外,还有支持造血所需的基质细胞,因此BMT并不完全等同于造血干细胞移植。

分类

骨髓移植可分为同基因骨髓移植、异基因骨髓移植以及自体骨髓移植。

1、同基因骨髓移植

这种类型的骨髓移植涉及到来自具有相同遗传物质的供体的骨髓细胞,通常是同卵双胞胎之间的移植,不存在免疫排斥的风险。

2、异基因骨髓移植

异基因骨髓移植是使用来自与患者遗传上不完全相同的供体的骨髓进行治疗。供者为非同卵双胞胎的其他人,以前多为兄弟姐妹,近年非血缘关系供者逐渐增多。由于供体和受体遗传物质的差异,存在免疫排斥风险,受体的免疫系统可能会攻击移植的细胞。

3、自体骨髓移植

自体骨髓移植是将能重建正常造血的自体骨髓冷冻保存,待该患者接受超大剂量化疗及(或)放射治疗后再回输此骨髓,以重建自身造血。这种移植方式不需要寻找外部供者,因此避免了移植排斥的风险。

适应证

骨髓移植的适应证比较广泛,可分为肿瘤性疾病和非肿瘤性疾病两大类。

1、肿瘤性疾病

(1)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2)其他实体瘤:如乳腺癌、卵巢癌、睾丸癌、神经母细胞瘤、小细胞肺癌等。

2、非肿瘤性疾病

(1)血液系统非肿瘤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范可尼贫血、镰状细胞贫血、骨髓纤维化、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海洋性贫血等。

(2)免疫系统疾病:如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3)其他:如急性放射病等。

禁忌证

并不是所有出现相关问题的患者都能够进行骨髓移植,具体如下所述:

1、肝、肾、心、肺等重要脏器的功能有严重损害者。

2、严重精神障碍无法配合医生完成治疗者。

3、处于活动性感染期者。

4、原发病对化疗和(或)放疗不敏感者。

5、异体骨髓移植没有供体者。

6、随着骨髓移植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年龄不是绝对禁忌,因此决定是否移植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疾病性质、疾病状态、体能状态、器官功能及治疗意愿和经济状况等。

手术时机

骨髓移植的时机因疾病性质不同而不同,与骨髓移植的目的有关。

1、对于需要进行骨髓移植的急性白血病患者,最好在第一次完全缓解后行骨髓移植。

2、对于中高危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有合适的全相合供体,完全缓解后即可手术。

3、对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缓解后尽可能巩固强化治疗2~3个周期,以降低移植前的肿瘤负荷。

4、对于高危的非霍奇金淋巴瘤转化为侵袭性淋巴瘤、高危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BV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患者,缓解后应尽早移植。对于复发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缓解后进行2~3个周期的巩固治疗再进行骨髓移植。

5、对于中高危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目前主张采用含地西他滨的方案治疗缓解后移植。

6、对于有输血依赖的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有移植意愿和合适供体的患者,可考虑直接移植。

7、对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诊断明确,有同胞全相合供体,尽早行骨髓移植。

8、对于患非恶性疾病且有移植意愿的患者,最好在器官功能尚好的情况下移植。

术前准备

为保证骨髓移植的安全性,供者和患者都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1、供者

(1)进行HLA(即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检查。

(2)移植前2周进行循环采血。

2、患者

(1)与医生沟通,了解骨髓移植的过程、风险和注意事项,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2)完善血常规、血生化、骨髓象等检查,以了解身体状况。

(3)手术前3天食用肠道不易吸收的抗生素,进食无菌饮食,滴眼、清洗外耳道和鼻前庭等部位,手术前1天剪指甲、剃毛发,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4)手术前1天进行颈外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管。

(5)遵医嘱进行全身射线照射和使用免疫抑制剂,以杀灭患者体内的免疫活性细胞,使之失去排斥外来细胞的能力,从而允许供者的骨髓植入而使造血功能重建,同时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消灭体内的异常细胞。

(6)患者需要做好心理准备,避免焦虑和恐惧情绪。

手术过程

骨髓移植的过程主要包括消毒麻醉、骨髓采集、回输等。

1、消毒麻醉

医生首先会对供者进行全面消毒,然后给予硬膜外麻醉。

2、骨髓采集

医生会以髂前或髂后上棘区域为穿刺点,进行多点、多方向及不同深度的抽吸骨髓。

3、回输

医生会将收集好的冻存或新鲜采集的骨髓通过静脉尽快输入患者体内。

并发症

骨髓移植的并发症,主要包括感染、出血性膀胱炎、间质性肺炎、肝静脉闭塞综合征等。

1、感染

是骨髓移植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可能是由于患者移植时接受超大剂量化疗及放疗预处理,导致免疫功能受到严重破坏、粒细胞缺乏,吞噬细胞、T细胞和NK细胞的功能抑制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T细胞功能受损、继发性粒细胞缺乏以及中心静脉导管插管损伤皮肤等导致的。

2、出血性膀胱炎

是骨髓移植的主要并发症之一,随着美司钠的使用及对水化、利尿及碱化尿液的重视,目前临床中已不多见。临床表现以无菌性血尿为主,同时伴有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畅等膀胱刺激症状。

3、间质性肺炎

是骨髓移植后严重并发症之一,一般发生在移植后的前3个月内,病死率很高。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

4、肝静脉闭塞综合征

是一种以肝内小静脉纤维性闭塞为主要病理改变和特异性临床表现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多发生于移植后1个月内,主要临床表现为肝区疼痛、肝大、黄疸、腹水、体重增加,严重者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

5、其他

如急性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移植物抗宿主病等。

日常建议

总述

对于骨髓移植的患者,应注意保证充足的休息、均衡营养饮食、加强自我防护等,以促进机体恢复并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同时,患者需要遵医嘱定期复查。

生活建议

主要包括保证休息、加强个人防护、定期复查等。

1、保证充足的休息与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2、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以减少感染风险。

3、定期复查血常规和骨髓穿刺检查,若有不适,及时就医。

饮食建议

选择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冷、刺激性食物,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

运动建议

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宜的活动与锻炼。

用药管理

严格遵医嘱用药,注意观察药物的效果和副作用,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处理。

心理调理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紧张、焦虑和压力过大。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