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激素

雄激素是由睾丸间质细胞和肾上腺皮质网状带分泌的一类类固醇激素。包括睾酮、雄烯二酮和双氢睾酮等。雄激素主要起到促进男性生殖器官发育、维持男性第二性征和生育功能等作用。对男性而言,雄激素至关重要;在女性体内,尽管雄激素含量较低,但也对生理功能有一定影响。
名称
英文名称
应用学科
出处
概述
雄激素是由睾丸间质细胞和肾上腺皮质网状带分泌的一类类固醇激素。包括睾酮、雄烯二酮和双氢睾酮等。雄激素主要起到促进男性生殖器官发育、维持男性第二性征和生育功能等作用。对男性而言,雄激素至关重要;在女性体内,尽管雄激素含量较低,但也对生理功能有一定影响。
雄激素是以胆固醇为前体的甾体激素,具有典型的甾体结构,含19个碳原子,是由四个相连的碳环组成的脂溶性分子。易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醇、乙醚等,而不溶于水。这种溶解性特点使得雄激素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代谢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雄激素水平正常时,男性会展现出典型的男性性征,生殖器官可正常发育并维持生殖功能,情绪和心理状态也较为稳定。
1、男性性征明显
雄激素促进喉部软骨的发育,使喉结明显。雄激素影响声带结构和功能,使男性声音变得低沉有力。雄激素促进毛囊的生长和发育,男性出现胡须、胸毛、腋毛和阴毛等体毛发达表现。
2、生殖系统健康
雄激素可促进青春期男性睾丸、前列腺等生殖器官的发育,表现为性功能的完善,产生精子,出现晨勃、遗精等现象。
3、心理状态稳定
雄激素对情绪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有助于维持情绪的稳定和积极。雄激素的正常水平有助于提升男性的自信心和自尊感。
雄激素按照具体种类,可分为睾酮、雄烯二酮、脱氢表雄酮、硫酸脱氢表雄酮、双氢睾酮等。
1、睾酮
是男性体内最主要的雄激素,由睾丸间质细胞分泌,对男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第二性征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2、雄烯二酮
是睾酮的前体物质,在体内可以转化为睾酮。它的激素活性相对较低,仅为睾酮的1/10左右。
3、脱氢表雄酮(DHEA)
是另一种重要的雄激素,由肾上腺皮质分泌。它不仅在男性体内存在,在女性体内也有一定含量,对维持生殖健康和整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4、硫酸脱氢表雄酮
是DHEA的硫酸盐形式,在体内具有更长的半衰期,因此可以作为评估长期雄激素水平的指标。
5、双氢睾酮
是睾酮在5α-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化而来的一种活性更强的雄激素。它在前列腺、毛囊等组织中的浓度较高,对男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皮肤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原理机制
雄激素主要由男性睾丸间质细胞合成,肾上腺皮质和女性卵巢也可少量合成。在人体内,雄激素主要以睾酮的形式发挥作用。
雄激素的发生机制起始于胆固醇,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在睾丸间质细胞内合成为睾酮,随后睾酮进入血液循环并被运输至全身各处的靶组织,发挥其生物学作用。睾酮的代谢主要在肝脏进行,其最终代谢产物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1、合成
雄激素的合成以胆固醇为原料,睾丸间质细胞直接从血液中摄取胆固醇,再转运到线粒体,经过一系列反应后转化为雄烯二酮。雄烯二酮在17-羟类固醇脱氢酶的作用下,最终转化为睾酮,这是雄激素的主要活性形式。
2、利用
睾酮分泌入血后,大部分与血浆中的蛋白质结合,仅约2%以游离形式存在。结合与游离形式的睾酮可以相互转化,以维持动态平衡。游离状态的睾酮具有生物活性,能够进入靶组织细胞,直接发挥作用或经5α-还原酶转化为活性更强的二氢睾酮,进一步放大其生物学效应。
3、代谢
睾酮主要在肝脏内通过酶促反应被灭活,包括氧化、还原、水解等多种途径。睾酮的代谢产物随血液循环到达肾脏,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从而完成整个雄激素的代谢循环。
雄激素主要由睾丸产生,睾丸功能受到下丘脑和腺垂体调节,睾丸分泌的激素又通过负反馈机制影响下丘脑和腺垂体的功能。睾丸内还存在复杂的自分泌或旁分泌调节。
1、下丘脑-垂体-睾丸轴调节
下丘脑和腺垂体通过分泌激素刺激睾丸间质细胞,从而促进睾酮分泌。当血中睾酮达到一定水平后,通过负反馈机制抑制垂体和下丘脑分泌,从而使得人体内睾酮维持在适当的水平。
2、睾丸内部调节
睾丸的功能除受到下丘脑和垂体的调控外,睾丸内各种细胞分泌的局部调节因子,如生长因子、胰岛素样因子、免疫因子也以自分泌或旁分泌的形式参与睾丸功能的调控。
功能作用
雄激素在男性体内通过多种机制发挥其广泛的生理功能。这些功能涵盖了生殖系统的发育与维持、第二性征的表现、骨骼与肌肉的健康、代谢调节以及心理与行为的影响等多个方面。
1、生殖系统的发育与维持
雄激素在胚胎期和青春期促进男性生殖器官(如睾丸、阴茎)的发育和成熟。睾酮刺激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激素,从而维持正常的生育能力。
2、第二性征表现
男性青春期后随着雄激素的分泌,阴茎、阴囊长大,其他附属性器官也开始发育。男性特有的体征出现,如阴毛、胡须出现,喉头隆起,声音低沉,骨骼、肌肉发达。
3、骨骼与肌肉健康
雄激素刺激肌肉细胞的增殖和修复,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并促进骨质密度增加,预防骨质疏松发生。
4、代谢调节
雄激素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抑制其分解,这不仅可促进附属性器官组织的发育,还促进肌肉、骨骼、肾脏和其他组织的蛋白质合成,因而能加速机体生长。雄激素还参与调节机体水和电解质的平衡,有类似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可使体内钠、水潴留。
5、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雄激素与男性的性欲和性行为密切相关,维持正常的性欲和性功能。高水平的雄激素与积极的情感状态(如自信、乐观)有关。
异常表现
雄激素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一系列的症状和健康问题。这些异常状态可以影响多个身体系统,包括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肌肉骨骼系统等。
1、雄激素偏高
常见症状包括体毛增多(多毛症)、痤疮、头发稀疏或脱发、声音变低、肌肉增多、攻击性行为增加。女性还会有月经不规律,甚至停经等表现。
2、雄激素偏低
常见症状包括易疲劳、肌肉力量下降,情绪波动变大,体重增加,特别是腹部脂肪堆积。男性患者还会出现性欲减低、勃起功能障碍等性功能异常。
雄激素异常的常见疾病包括多囊卵巢综合征、肾上腺肿瘤或肾上腺增生、男性睾酮缺乏症等。
1、多囊卵巢综合征
是女性患者中导致雄激素异常增多的主要疾病,特点是高雄激素水平、排卵障碍和卵巢中多个小囊肿的出现。女性多以月经异常或停经、痤疮、肥胖、不孕等症状就诊。需要通过口服雌激素制剂和抗雄激素药物,结合生活方式调整来治疗。
2、肾上腺肿瘤或肾上腺增生
某些肾上腺肿瘤,如肾上腺皮质癌、肾上腺腺瘤等,可能会产生过多的雄激素,导致雄激素水平升高。肾上腺增生是指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导致肾上腺分泌的雄激素过多。对于肾上腺肿瘤,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对于肾上腺增生,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或手术切除部分肾上腺组织。
3、男性睾酮缺乏症
随着年龄增长,男性体内的睾酮水平自然下降,可能导致多种症状。一般可以通过睾酮替代疗法,即服用雄激素制剂类药物来缓解症状,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并定期复查。
1、对于男性患者,如果以性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可到男科就诊;以痤疮、脱发等为主要表现,可到皮肤科就诊;如果检查发现激素水平异常,一般到内分泌科就诊。儿童或青少年以发育迟缓为主要表现,可到儿科就诊。
2、对于女性患者,通常以月经异常为主要表现,可到妇科就诊。以痤疮、脱发等为主要表现,也可到皮肤科就诊。
误区提示
雄激素并非男性独有,女性体内同样存在性激素,尽管其水平远低于男性。女性体内的性激素主要由卵巢和肾上腺皮质分泌,对女性的生殖、代谢和心理健康等方面也有一定影响,比如女性体内雄激素过高可引起月经紊乱、痤疮等。
雄激素水平的高低与生育能力之间并非简单的正相关关系。虽然适量的雄激素对维持男性生殖功能十分重要,但过高的雄激素水平可能导致精子质量下降、生殖器官发育异常等问题,反而影响生育能力。同样,过低的雄激素水平也可能导致生育问题。
女性体内本身含有一定量的雄激素,这些激素在维持女性生殖、代谢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医疗过程中,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需要为女性患者开具适量的雄激素药物,以调节体内激素平衡或治疗某些疾病。只要遵循医嘱,规范使用雄激素药物,就不会导致不孕不育。然而,如果过量使用或滥用雄激素药物,可能会打破体内激素平衡,影响生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