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

鼓膜是外耳与中耳之间的关键结构,一个薄而半透明的椭圆形膜,位于外耳道深处,负责将声波振动有效传导至中耳,同时作为一道屏障保护中耳免受外界细菌、异物等侵害,其精细的结构和位置对于维持正常的听觉功能至关重要。
名称
英文名称
应用学科
出处
概述
鼓膜是外耳与中耳之间的关键结构,一个薄而半透明的椭圆形膜,位于外耳道深处,负责将声波振动有效传导至中耳,同时作为一道屏障保护中耳免受外界细菌、异物等侵害,其精细的结构和位置对于维持正常的听觉功能至关重要。
鼓膜是一个椭圆形的半透明薄膜,由三层结构组成。
1、形态与位置
鼓膜位于外耳道与中耳鼓室之间,是两者之间的分界线。它斜置于外耳道内,与外耳道底约呈45~50°角,这使得声波能够更有效地传递到中耳。
2、厚度与结构
鼓膜的厚度非常薄,仅有约0.1毫米,但由三层结构组成,外层为复层鳞状上皮,与外耳道的皮肤相续连;中层为纤维层,鼓膜的松弛部无此层;内层为黏膜,与鼓室黏膜相连续。这种薄而坚韧的结构赋予了鼓膜良好的弹性和张力,能够承受外界压力并有效传导声波。
3、特殊部位
鼓膜上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性结构,即鼓膜脐,它是鼓膜中心部最凹处,相当于锤骨柄的尖端。此外,在鼓膜脐前方,还有一个三角形反光区,称为光锥,是外来光线在鼓膜凹陷处集中反射形成的。
鼓膜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声音传导、声音增益、保护中耳、压力平衡等方面。
1、声音传导
鼓膜是声波从外耳道进入中耳的必经之路。当声波通过外耳道传播到鼓膜时,会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随后被传递到听骨链(包括锤骨、砧骨和镫骨),进而将声波的能量传递到内耳,最终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使我们能够感知到声音。
2、声音增益
鼓膜与外耳道共同形成了一个共振腔,这种结构有助于增强某些频率的声波,使声音在传递到中耳之前得到一定程度的放大。这种增益作用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听到声音。
3、保护中耳
鼓膜作为外耳与中耳之间的屏障,能够阻挡外界环境中的细菌、病毒、异物以及水等进入中耳,从而保护中耳和内耳免受感染和其他潜在损害。
4、压力平衡
鼓膜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张力,能够在外界压力变化时保持中耳内的压力相对稳定。例如,在乘坐飞机或潜水时,外界压力会发生变化,鼓膜可以通过调节其形状和张力来平衡中耳内外的压力差,防止中耳受损。
鼓膜相关疾病包括骨膜炎、鼓膜穿孔、鼓膜硬化症、鼓膜内陷、鼓膜肿瘤等。
1、鼓膜炎
鼓膜炎是鼓膜的炎症性疾病,根据病程和病因的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如急性鼓膜炎、大疱性鼓膜炎、慢性肉芽性鼓膜炎等。这些疾病可能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或过敏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耳鸣、耳内闷胀感等症状。
2、鼓膜穿孔
鼓膜穿孔是指鼓膜上的孔洞或裂隙,可能由外伤(如头部撞击、挖耳不慎等)、中耳炎、气压伤等因素引起。鼓膜穿孔会导致中耳与外界相通,容易引发感染,并可能导致听力下降。
3、鼓膜硬化症
鼓膜硬化症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鼓膜上出现白色斑块或钙化灶,可能导致听力下降。该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中耳慢性炎症、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
4、鼓膜内陷
鼓膜内陷是指鼓膜向中耳腔内凹陷的状态,可能由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负压等因素引起,可能导致听力下降、耳闷感等症状。
5、鼓膜肿瘤
虽然较为罕见,但鼓膜上也可能发生肿瘤性病变。这些肿瘤可能是良性的(如乳头状瘤),也可能是恶性的(如鳞状细胞癌)。鼓膜肿瘤的症状可能包括耳痛、听力下降、耳鸣、耳内出血等。
鼓膜的检查方法主要包括直接观察法、仪器检查法、辅助检查法及其他检查法。
1、直接观察法
(1)徒手检查:检查者通过单手或双手将耳廓向后、上、外方轻轻牵拉,使外耳道变直,以便更好地观察鼓膜。对于婴幼儿,由于其外耳道呈裂隙状,检查时应向下牵拉耳廓,使外耳道变直。同时,可用示指将耳屏向前推压,使外耳道口扩大,便于观察。
(2)鼓气试验:通过捏鼻鼓气法,即用手指捏住鼻子用力鼓气,观察是否有气体从耳朵里溢出,以此初步判断是否存在鼓膜穿孔。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感冒等症状,应避免采用此方法。
2、仪器检查法
(1)耳镜检查:包括传统耳镜和鼓气耳镜。传统耳镜可以直接观察外耳道和鼓膜的情况,如颜色、透明度、位置等是否正常。鼓气耳镜则是在传统耳镜的基础上,增加了鼓气功能,可以通过向耳内加压,观察鼓膜的活动情况,进一步判断有无鼓膜内陷或穿孔。鼓气耳镜还能发现细小的穿孔,并通过负压吸引作用使脓液从小穿孔向外流出。
(2)耳内镜检查:耳内镜检查是将耳内镜伸入外耳道内,直接观察耳道和鼓膜的情况。这种方法可以清晰地看到鼓膜的松弛部、张力部以及穿孔的部位和大小,对于判断鼓膜的病变类型具有重要意义。
3、辅助检查法
(1)听力检查:通过耳机或耳塞等工具,对听力进行初步的检查,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听力下降的情况。听力下降可能与鼓膜病变有关,但也可能由其他因素引起,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2)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清晰显示颞骨的细微骨性结构及其中的异常软组织阴影。对于先天性耳畸形、颞骨骨折、各种中耳炎症、肿瘤等具有较高的助诊价值。
4、其他检查方法
(1)音叉试验:使用听诊器进行音叉试验,通过敲击音叉并置于鼓膜附近,观察听到的声音是否正常,以此判断鼓膜的敏感度。
(2)声导抗测试:通过向耳内发出声音并测量鼓膜的反射波,判断中耳功能是否正常。如果鼓膜有穿孔,该测试可能无法形成正常的曲线。
1、避免长时间处于高分贝噪音环境中,如果无法避免,应佩戴耳塞或耳罩等防护用品。
2、避免使用尖锐物品挖耳,以免意外刺伤鼓膜。
3、在进行水上活动时,如游泳、潜水等,应佩戴耳塞以防止水压对鼓膜造成损伤。
4、定期进行耳部检查,以及时发现鼓膜及其他耳部问题,如鼓膜穿孔、中耳炎等。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治疗。
5、在治疗鼓膜相关疾病时,应严格遵循医嘱用药,避免乱用耳毒性药物。
6、用力擤鼻可能会使鼻腔的分泌物经咽鼓管挤压到中耳,引起鼓膜发炎。因此,应堵住一侧鼻孔轻轻擤鼻涕。
其他
[1]丁文龙,刘学政.系统解剖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58-259.
[2]王庭槐.生理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