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初潮

初潮(menarche)是指女性第一次月经来潮,为青春期的重要标志。月经初潮平均晚于乳房发育2.5年。月经来潮提示卵巢产生的雌激素足以使子宫内膜增殖,雌激素达到一定水平且有明显波动时,引起子宫内膜脱落即出现月经。此时中枢对雌激素的正反馈机制尚未成熟,即使卵泡发育成熟也不能排卵,故月经周期常不规律,经5~7年建立规律的周期性排卵后,月经才逐渐正常。

名称

初潮

英文名称

menarche

别名

月经初潮

应用学科

妇产科

出处

计划生育名词

概述

概念

初潮(menarche)是指女性第一次月经来潮,为青春期的重要标志。月经初潮平均晚于乳房发育2.5年。月经来潮提示卵巢产生的雌激素足以使子宫内膜增殖,雌激素达到一定水平且有明显波动时,引起子宫内膜脱落即出现月经。此时中枢对雌激素的正反馈机制尚未成熟,即使卵泡发育成熟也不能排卵,故月经周期常不规律,经5~7年建立规律的周期性排卵后,月经才逐渐正常。

基本特征

月经初潮是女性生殖系统发育成熟的标志,表明女性已经具备相应的生殖功能。这一重要事件意味着女性青春期的启动,标志着青春期激素变化随之发生的改变。近期大量国内外研究均显示女性月经初潮年龄有提前的趋势。我国青少年女性平均初潮年龄已由13.41岁提前至12.47岁。研究提示女性月经初潮越早,绝经越早,反之亦然。

表现

1、阴道出血:月经初潮最明显的标志是阴道出血,通常表现为内裤上有血迹。初潮的经血量可能并不稳定,有时多有时少,颜色可能为暗红色或褐色。初潮后的月经周期往往不规律,可能几个月来一次,或者间隔时间长短不一。

2、腹部不适:在月经初潮期间,由于子宫收缩和盆腔充血,很多女孩会感到腹部轻微胀痛、坠痛或隐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有的女孩可能只是轻微不适,而有的女孩可能疼痛较为明显,通常会在月经结束后消失。

3、情绪变化:由于身体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对月经初潮这一生理现象的陌生和紧张,一些女孩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如焦虑、紧张、烦躁等。

4、其他:部分女孩在月经初潮时可能伴随全身症状,如嗜睡、周身乏力、疲劳、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泻及食欲不振等。

临床意义

1、评估青春期发育:在临床实践中,月经初潮的年龄和情况是评估女孩青春期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了解初潮年龄,可以判断女孩的性发育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如果初潮年龄过早或过晚,可能提示存在内分泌或生殖系统方面的异常,需要进一步进行检查和评估。

2、诊断内分泌疾病:月经初潮的情况对于诊断一些内分泌疾病具有重要价值。例如,如果女孩在8岁之前出现月经来潮,可能是性早熟的表现,需要进行详细的内分泌检查,以排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卵巢肿瘤等疾病。而如果女孩在16岁之后仍未出现月经初潮,则可能属于原发性闭经,需要进行染色体检查、内分泌激素水平测定等检查,以明确病因。

3、指导卫生保健:月经初潮的出现提醒女孩和家长需要注意生殖系统的卫生保健。家长应指导女孩正确使用卫生巾,保持外阴部的清洁,避免感染。同时,还应教育女孩正确对待月经这一生理现象,避免因紧张、焦虑等情绪因素影响身体健康。

4、评估生育能力:虽然初潮时女孩的卵巢排卵功能尚未完全成熟,但月经初潮的出现是女性具有生育能力的基础。在临床工作中,了解初潮年龄和月经情况有助于评估女性的生育能力。例如,对于一些不孕症患者,了解其初潮年龄和月经史,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分析病因,制定治疗方案。

原理机制

总述

月经初潮的发生主要涉及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G轴)的发育和调节,以及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发生机制

1、下丘脑的作用:青春期前,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分泌处于抑制状态。进入青春期后,下丘脑开始分泌GnRH,其分泌频率和脉冲幅度逐渐增加,刺激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

2、垂体的响应:垂体在GnRH的刺激下,分泌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FSH促进卵巢内卵泡的发育,LH则促使卵泡成熟和排卵。

3、卵巢的反应:在FSH和LH的作用下,卵巢内的卵泡逐渐发育成熟,同时卵巢开始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雌激素促使子宫内膜增生,孕激素则使子宫内膜发生分泌期变化。

4、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共同作用下,子宫内膜经历增生期和分泌期的变化。黄体会逐渐萎缩,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子宫内膜失去激素支持而发生坏死、脱落,血管破裂出血,经阴道排出体外,形成月经初潮。

功能作用

影响因素

1、遗传因素:基因方面,性连锁基因Xq28上的AR基因变异可致初潮提前,还有雌激素受体α基因等多种基因也可能导致青春期提前。不同种族的初潮年龄易感基因位点突变不同。母亲因素也很关键,母亲初潮早,女儿初潮可能提前;母亲孕期体重增长异常、吸烟或接触内分泌干扰物,会增加女儿初潮提前的风险。

2、个体因素:新生儿0~9个月体重过快增长、1岁时的BMI,以及出生时身长和体重,都与初潮年龄相关,说明先天因素和婴儿早期发育状况会显著影响女性青春期及其初潮年龄。

3、外界环境因素:季节上,夏春季初潮人群比秋冬季多,出生于春季的女性初潮年龄普遍较早。居住地区方面,纬度低的地区女性初潮年龄更早,可能与气温高影响新陈代谢、光照抑制褪黑素分泌有关。经济发达程度也有影响,经济发达地区女性初潮年龄较早,但并非直接相关,可能通过性教育、营养等因素间接影响。

4、内分泌干扰物:常见的内分泌干扰物如邻苯二甲酸酯类、双酚A等,会干扰内源性激素与受体结合,影响激素分泌到清除的全过程,还会干扰基因表达,进而影响青春期女性发育,导致初潮提前。

5、营养与饮食习惯:饮食对初潮年龄影响复杂。高脂肪、高动物蛋白、高含糖饮料摄入可能使初潮提前;植物蛋白摄入对初潮年龄的影响存在争议,早年大豆暴露可能增加初潮提前风险,但青春期前高异黄酮摄入又可能使初潮推迟;高碳水化合物摄入比例高会使初潮推后。

6、肥胖:肥胖对初潮年龄的影响存在争议。一方面,脂肪细胞分泌的瘦素可调节下丘脑GnRH分泌,促使初潮提前;另一方面,肥胖可能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启动,使初潮推迟。

7、生活、行为方式:睡眠方面,青春期女生睡眠情况与初潮密切相关,但睡眠时长、质量对初潮年龄的影响结论不一。锻炼方面,大量运动使初潮推迟,适当锻炼则可能促进初潮提前。娱乐手段及内容上,长时间看电视、接触言情类作品可能刺激性激素分泌,导致初潮提前。

8、家庭、精神因素:家庭环境中,家庭关系不良、单亲家庭等会使初潮提前,与父亲关系和睦是保护因素。负性事件如童年期性虐待、躯体虐待、霸凌、学习压力大等,也会导致初潮提前。

日常建议

总述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以促进身体健康。

生活建议

1、注意阴部卫生,穿柔软、透气良好的内裤,并勤洗勤换,有助于防止感染。

2、使用质量安全、柔软舒适的卫生巾,且注意及时更换。

饮食建议

1、规律饮食,保持合理膳食,注意营养丰富、均衡。

2、宜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等,有助于增强体质。

3、适当吃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保证机体能量摄入。

4、经期避免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不适症状。

运动建议

1、经期避免进行过多体力劳动。

2、适当进行活动锻炼,可尝试散步、瑜伽等,以增强体质。

误区提示

初潮后就不会长高了?

部分人认为初潮后就不会长高了。实际上,在初潮之后,骨骼线还未闭合,女性体内的性激素水平会逐渐升高,从而刺激骨骼的生长,身高通常还会增长。

初潮越晚越好?

部分人认为月经初潮年龄晚,代表身体发育更完善。实际上,月经初潮年龄受多种因素影响,遗传因素起关键作用,同时外界环境、营养状况等也有影响。月经初潮年龄过早或过晚都可能暗示身体存在异常,如初潮年龄过晚可能与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有关,需要关注和检查。

初潮是女孩青春期发育的开始?

部分人认为初潮是女孩青春期发育的开始。实际上,女孩的青春期发育通常以乳房发育为开始标志,月经初潮一般发生在乳房发育后的2.5年。月经初潮的出现说明女孩的生殖系统已经发育到一定阶段,但并非青春期的起始点。

其他

参考文献

[1]孔北华,马丁,段涛.妇产科学第10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4:22.

[2]王梦月,杨静逸,张琼. 女性月经初潮年龄的影响因素及研究进展[J]. 云南医药,2024,45(5):83-86.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