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膀胱三角

膀胱三角(trigone of bladder)在膀胱底的内面,位于左、右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之间,呈三角形的区域。此处膀胱黏膜与肌层紧密连接,缺少黏膜下层组织,无论膀胱扩张或收缩始终保持平滑。是膀胱肿瘤、结核和炎症的好发部位。

名称

膀胱三角

英文名称

trigone of bladder

应用学科

泌尿外科

出处

人体解剖学

概述

概念

膀胱三角(trigone of bladder)在膀胱底的内面,位于左、右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之间,呈三角形的区域。此处膀胱黏膜与肌层紧密连接,缺少黏膜下层组织,无论膀胱扩张或收缩始终保持平滑。是膀胱肿瘤、结核和炎症的好发部位。

基本特征

1、位置:位于膀胱底部,是膀胱内部一个特定的三角形区域。其两个上角分别为左右输尿管口,下角为尿道内口。在人体盆腔内,膀胱的位置会因个体差异以及膀胱充盈程度有所变化,但膀胱三角的相对位置较为固定。​

2、形态:呈规则的三角形,界限清晰,三边分别由双侧输尿管开口与尿道内口连接而成。

3、结构特点:黏膜下组织缺乏,使得黏膜直接与肌层贴合,结构紧密。这种特殊结构使得膀胱三角区在膀胱整体结构中具有独特的稳定性,在膀胱收缩和舒张过程中,该区域始终保持相对平整。

生理功能

1、尿液储存与排出协调:膀胱三角在尿液储存和排出过程中起到关键的协调作用。当膀胱充盈时,膀胱三角区能感知尿液压力变化,通过神经反射机制,向大脑传递信号,同时协调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的活动,控制尿液的储存和适时排出,保证泌尿系统正常的排尿功能。

2、防止尿液反流:输尿管口在膀胱三角的特定位置以及三角区的特殊结构,有助于防止尿液从膀胱向输尿管反流。正常情况下,输尿管进入膀胱后,斜行穿过膀胱壁,在膀胱三角区开口,当膀胱内压力升高时,膀胱壁压迫输尿管壁,使输尿管口闭合,有效阻止尿液逆流回输尿管,保护肾脏免受尿液反流导致的感染等损害。

临床应用

1、诊断疾病:膀胱三角区是膀胱镜检查的重点区域,许多泌尿系统疾病(如膀胱肿瘤、膀胱结核、膀胱炎等)的早期病变多发生在该区域。通过膀胱镜检查可以直观地观察膀胱三角区的黏膜情况,发现病变。

2、手术定位:在泌尿外科手术中,膀胱三角区是重要的解剖标志。例如,在输尿管口狭窄或膀胱结石手术中,医生常通过膀胱三角区来确定手术范围和操作路径。

异常表现

异常症状

1、尿频:膀胱三角区受到炎症、结石或其他病变刺激时,患者会频繁产生尿意,排尿次数明显增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2、尿急:突然出现强烈的排尿欲望,难以控制,常伴有急迫感,甚至可能出现来不及到厕所就发生尿失禁的情况。这是因为膀胱三角区的感受器受到异常刺激,向大脑发出强烈的排尿信号。​

3、尿痛:排尿过程中,患者在尿道或膀胱区域感到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烧灼感、刺痛或胀痛等。疼痛程度因病情而异,在排尿终末时疼痛可能加剧,这与膀胱三角区在排尿过程中的收缩和舒张变化有关。​

4、血尿:膀胱三角区的病变导致黏膜损伤、血管破裂时,可出现血尿。尿液中可见肉眼可见的血液,呈洗肉水样或鲜血样。

常见疾病

1、膀胱炎:膀胱三角区是膀胱炎的好发部位,细菌感染膀胱后,常侵犯该区域,引起黏膜充血、水肿、炎性渗出,导致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

2、膀胱结石:结石在膀胱内移动时,容易损伤膀胱三角区黏膜,引起血尿、疼痛等症状,还可能导致排尿困难。​

3、膀胱癌:膀胱三角区是膀胱癌的高发区域之一。肿瘤细胞在该区域生长,破坏正常组织,早期可能表现为无痛性血尿,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

就诊科室

患者可到泌尿外科就诊。

检查检验

1、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触诊下腹部,了解膀胱充盈程度,有无压痛等异常。同时进行直肠指诊(男性)或阴道指诊(女性),间接了解膀胱及周围组织的情况,评估有无肿块、压痛等。

2、实验室检查:尿常规检查可发现尿液中是否有红细胞、白细胞等,提示泌尿系统炎症或出血。尿培养可明确是否存在细菌感染。

3、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可观察膀胱内有无结石、肿瘤,以及膀胱壁的厚度和形态。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膀胱三角区的病变,尤其是对膀胱肿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4、膀胱镜检查:能观察膀胱内其他结构,如输尿管开口、膀胱黏膜等,便于准确判断膀胱内病变的位置、大小和形态,为疾病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日常建议

总述

为了维持膀胱三角区的健康,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需要从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和运动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管理。

生活建议

1、规律排尿:长时间憋尿会使膀胱过度充盈,增加膀胱三角区域的压力,长期如此可能影响其正常功能。应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不要等到尿意非常强烈时才去厕所。

2、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部的清洁卫生,每天用温水清洗,避免细菌滋生并上行感染至膀胱三角区域。女性在经期更要注意卫生,及时更换卫生巾,防止细菌入侵。

3、注意保暖:寒冷刺激可能导致盆腔肌肉紧张和痉挛,影响膀胱三角区域的血液循环和功能。在季节变化或寒冷天气时,要注意腹部和下身的保暖,避免受凉。

4、定期体检:尤其是有泌尿系统疾病家族史或既往病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泌尿系统检查,如尿常规、超声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潜在问题。

饮食建议

1、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2、充足水分摄入:多喝水可以增加尿液的生成,有助于冲洗膀胱,减少细菌在膀胱三角区域的滋生。但要注意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应分多次少量饮用。

3、控制刺激性食物摄入:减少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如辣椒、花椒、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可能刺激膀胱黏膜,引起膀胱三角区域的不适。

运动建议

1、加强盆底肌训练:通过凯格尔运动等锻炼盆底肌,增强膀胱控制能力,减少尿失禁的风险。

2、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的机会。

3、避免过度运动:减少做对腹部压力较大的剧烈运动,如仰卧起坐、快速弯腰搬重物等。这类运动会瞬间增加腹压,对膀胱产生较大压力,长期或频繁进行可能影响膀胱正常结构和功能,尤其是对膀胱三角区造成不良影响。

其他

参考文献

[1]崔慧先,刘学政.系统解剖学第10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4:142.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