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关消除

首关消除(first pass elimination)又称首过消除,是指从胃肠道吸收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液循环前被肠壁和肝脏部分代谢,从而使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减少的现象。
名称
英文名称
别名
应用学科
出处
概述
首关消除(first pass elimination)又称首过消除,是指从胃肠道吸收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液循环前被肠壁和肝脏部分代谢,从而使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减少的现象。
首关消除主要发生在两个部位:肠道壁和肝脏。当药物被口服后,它首先在小肠被吸收进入肠道壁的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将药物直接输送到肝脏。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代谢器官,含有大量的酶,能够对药物进行代谢。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药物被代谢成活性较低或无活性的代谢产物,从而减少了药物的有效浓度。
1、药物的理化性质:如药物的脂溶性、分子量等。脂溶性高的药物更易穿透细胞膜,但也可能更易被肝脏代谢。
2、药物的剂量:高剂量可能会增加首关消除的程度,因为更多的药物需要通过肝脏代谢。
3、药物的给药途径:与口服相比,非口服给药方式(如注射、舌下含服或直肠给药)可以绕过首关消除。
4、肝脏的代谢能力:个体差异、疾病状态或药物相互作用都可能影响肝脏的代谢能力,从而影响首关消除的程度。
1、影响药物剂量和剂型选择:首关消除率高的药物,机体可利用的有效药物量少,为了达到治疗浓度,医生会根据药物首关消除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剂型和给药途径。
2、增加毒性反应风险:因剂量加大,代谢产物也会明显增多,可能出现代谢产物的毒性反应。
3、指导个性化治疗方案:每个人对药物的首关消除程度不同,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时,必须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比如老年人,肝脏和肠道功能衰退,对药物的首关消除能力变弱,而儿童的肝肾功能还未发育完全,首关消除特点也和成人不一样,用药剂量需要进行调整,确保安全有效。
1、改变给药途径:通过非口服途径给药,如注射、舌下含服或直肠给药,可以绕过首关消除,使更多的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
2、药物设计:现代制药技术不断发展,研发出了一些特殊剂型。比如纳米颗粒制剂,把药物制成纳米级颗粒,增加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效率,减少在肠壁和肝脏的代谢;脂质体剂型,将药物包裹起来,保护药物不被胃肠道内的酶破坏,提高药物稳定性,减轻首关消除。
3、剂量调整:在了解药物的首关消除特性后,医生可能会调整药物剂量,以确保足够的药物量能够到达作用部位。
4、药物配方: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搭配药物。当需要使用首关消除明显的药物时,可以联合使用肝药酶抑制剂,减缓药物代谢,但必须严格遵循医嘱,密切观察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
误区提示
并非所有口服药物都会经历首关消除。首关消除主要影响那些在肝脏代谢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化的药物。有些药物的代谢途径较少,或者在肝脏中的代谢速率较慢,因此首关消除的影响相对较小。
首关消除不仅影响药物的疗效,还可能影响药物的安全性。由于首关消除导致药物在肝脏中的代谢增加,可能会产生更多的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有时可能具有毒性,从而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虽然首关消除是药物吸收过程中的一个自然现象,但可以通过改变给药途径(如注射、舌下含服等)来绕过首关消除,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虽然增加剂量可以补偿部分首关消除的影响,但并不是所有情况下都适用。过高的剂量可能会增加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因此在调整剂量时需要谨慎,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首关消除不仅涉及肝脏,肠道也参与药物代谢。药物在肠道内可被肠壁细胞内的酶代谢,这也是首关消除的一部分。因此,首关消除是一个涉及多个器官和代谢途径的复杂过程。
首关消除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药物毒性。对于某些药物,首关消除可帮助减少进入全身循环的药物量,从而降低毒性反应风险。然而,对于需要达到较高血药浓度的药物,首关消除可能导致药物疗效降低。因此,在应用首过消除率高的药物时,需权衡药物疗效和毒性反应风险,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其他
[1].杨宝峰,陈建国.药理学第10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