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中脘穴

中脘,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胃管、太仓、胃募、上纪。属任脉。位于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在腹白线上,有腹壁上动、静脉,布有第7、8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深部为胃幽门部。主治胃痛、腹胀、纳呆、呕吐、吞酸、呃逆、小儿疳积、黄疸、癫狂、脏躁。直刺1-1.5寸。

名称

中脘穴

别名

胃管、太仓、胃募、上纪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任脉

位置

位于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

主治

胃痛、腹胀、纳呆、呕吐、吞酸、呃逆、小儿疳积、黄疸、癫狂、脏躁

功能

消食导滞,镇惊安神,降逆利水。

操作

直刺1-1.5寸

主要配伍

配鸠尾穴、三里穴治中风

名词释义

脘,胃府也。穴在脐上四寸,当胃之中部,故名中脘。

功能作用

消食导滞,镇惊安神,降逆利水。

定位

位于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

解剖

在腹白线上,有腹壁上动、静脉。布有第7、8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深部为胃幽门部。

详细主治

1、胃痛、腹胀、纳呆、呕吐、吞酸、呃逆、小儿疳积等脾胃病。

2、黄疸。

3、癫狂、脏躁。

详细操作

仰卧,于(胸)歧骨于脐中连线的中点处取穴。直刺1-1.5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

临床运用

1、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胃溃疡、胃痉挛、胃扩张、胃下垂、急性肠梗阻、便秘、消化不良、神经衰弱、高血压、精神病等。

2、现代研究,对胃肠功能有调整作用,与原来的功能状态和针剌手法有关。对膀胱张力也有调整作用,当膀胱处于紧张状态,可使张力下降,处于松弛状态使之张力上升。对血液也有影响,可使白细胞明显上升,中性白细胞比例也相应上升。对脾功能亢进而白细胞减少者,也有同样效果。艾灸中脘穴可提髙机体免疫防卫功能。

配伍

1、配内关穴、足三里穴、公孙穴、内庭穴治胃脘痛。

2、配膻中穴、期门穴治呃逆。

3、配气海穴、足三里穴、内庭穴、三阴交穴、公孙穴治腹胀。

4、配内关穴、三里穴治腹痛。

5、配天枢穴、中极穴治泄泻。

6、配气海穴、三里穴治便血。

7、配脾俞穴、胃俞穴、大肠俞穴、膀胱俞穴、水分穴等治身肿。

8、配百劳穴、腕骨穴、三里穴、涌泉穴、膏肓穴等治黄疸。

附注

本穴为任脉、手太阳与少阳、足阳明之会。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心痛有塞,难以俯仰,心病冲胃,死不如人”,“腹胀不通,寒中伤饱,食欲不化”。

2、《难经集注》:虞注“在心前鸠尾下四寸。”

3、《中国针灸学》:“在腹上部之中央。”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9-0044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