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滑肉门穴

滑肉门,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位于上腹部,脐中上1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9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9、10肋间神经分支,深部为小肠。主治腹痛、腹胀、呕吐、癫狂。直刺0.8-1.2寸。

名称

滑肉门穴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足阳明胃经

位置

于上腹部,脐中上1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

腹痛、腹胀、呕吐、癫狂

功能

息风定惊,行气和胃。

操作

直刺0.8-1.2寸

主要配伍

配飞扬穴、太乙穴治癫疾

名词释义

滑,利也。肉,指肌肉。脾生肉,阳明主肉。穴主脾胃之疾,为通利脾胃之门,故名滑肉门。

功能作用

息风定惊,行气和胃。

定位

位于上腹部,脐中上1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9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9、 10肋间神经分支,深部为小肠。

详细主治

1、腹痛,腹胀,呕吐。

2、癫狂。

详细操作

仰卧,平脐上1寸,于腹部正中线旁开2寸处取穴。直刺0.8-1.2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癫痫、精神病、舌炎、舌下腺炎、慢性胃肠炎、水肿、肾炎、子宫内膜炎、月经不调等。

配伍

1、配飞扬穴、太乙穴治癫疾。

2、配少海穴、温留穴治吐舌。

3、配足三里治胃痛。

相关论述

《针灸甲乙经》:“在太乙下一寸。”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