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冲穴

天冲,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位于头部,耳根后缘直上,入发际2寸。有耳后动、静脉,布有耳大神经分支。主治偏头痛、癫痫、齿龈肿痛。平刺0.5-0.8寸。
名称
出处
隶属
位置
主治
功能
操作
主要配伍
名词释义
天,指头顶。冲,含直通之意。穴在耳廓后上方,入发际直上二寸处,故名天冲。
功能作用
祛风定惊,清热散结。
定位
位于头部,耳根后缘直上,入发际2寸。
解剖
有耳后动、静脉。布有耳大神经分支。
详细主治
1、偏头痛。
2、癫痫。
3、齿龈肿痛。
详细操作
正坐侧伏,俞耳根后缘直上,入发际2寸,约率谷后0.5寸处取穴。平刺0.5-0.8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头痛、牙龈肿痛、癫痫、甲状腺肿大等。
配伍
配风池穴、百会穴、角孙穴、头维穴、合谷穴等治头痛、癫痫。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癫疾呕沫……天冲……主之。”
2、《针灸甲乙经》:“在耳上如前三分。”
3、《医宗金鉴》:“从率谷后行耳后三分许,乳突指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