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合谷穴

合谷,经穴名。出自《灵枢·本输》。别名虎口。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一骨间背侧肌中,深层有拇收肌横头,有手背静脉网,为头静脉的起部,腧穴近侧正当桡动脉从手背穿向手掌之处,布有桡神经浅支的掌背侧神经,深部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主治发热、头痛、目赤肿痛、鼻衄、血渊、咽喉肿痛、齿痛、耳聋、面肿、口眼斜、中风口噤、热病无汗、多汗、消渴、黄疸、痛经、经闭、滞产等。直刺0.5—0.8寸。

名称

合谷穴

别名

虎口

出处

《灵枢·本输》

隶属

手阳明大肠经

位置

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主治

发热、头痛、目赤肿痛、鼻衄、血渊、咽喉肿痛、齿痛、耳聋、面肿、口眼斜、中风口噤、热病无汗、多汗、消渴、黄疸、痛经、经闭、滞产

功能

镇静止痛,通经活经,清热解表。

操作

直刺0.5—0.8寸

主要配伍

配陷谷穴治腹痛

名词释义

合谷。合,汇也,聚也。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也。合谷名意指大肠经气血会聚于此并形成强盛的水湿风气场。本穴物质为三间穴天部层次横向传来的水湿云气,行至本穴后,由于本穴位处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肌肉间间隙较大,因而三间穴传来的气血在本穴处汇聚,汇聚之气形成强大的水湿云气场,故名合谷。

功能作用

镇静止痛,通经活经,清热解表。

定位

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解剖

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一骨间背侧肌中,深层有拇收肌横头。有手背静脉网,为头静脉的起部,腧穴近侧正当桡动脉从手背穿向手掌之处。布有桡神经浅支的掌背侧神经,深部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详细主治

1、身热、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衄鼻渊、咽喉肿痛、齿痛面肿、耳聋、失音、牙关紧闭、口眼歪斜、痄腮。

2、发热、恶寒、咳嗽、无汗或多汗、疟疾。

3、脘腹疼痛、呕吐、便秘、痢疾。

4、小儿惊风、抽搐、癫狂、癫痫。

5、痛经、闭经、滞产;瘾疹、皮肤瘙痒、疔疮、丹毒。

6、肩臂疼痛、手指肿痛、麻木、半身不遂。

详细操作

针刺直刺0.51.0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肘、肩、面部;或深刺2.03.0寸,透劳宫或后溪时,出现手掌酸麻并向指端放散。针刺时针尖不宜偏向腕侧,以免刺破手背静脉网和掌深动脉而引起出血。此穴提插幅度不宜过大,以免伤及血管引起血肿。孕妇禁针。艾炷灸或温针灸59壮,艾条灸10-20分钟。 

临床运用

合谷总治头、面各症。用之得法,针到病除。齿、眼、喉咙(咽喉)等症之特效穴。

配伍

1配颊车、迎香治牙痛面痛面瘫感冒头痛发热鼻塞。

2配太冲治癫狂头痛眩晕高血压。

3配风池、大椎治皮肤瘙痒荨麻疹疔疮疟疾。

4配三阴交治月经不调痛经闭、滞产。

5、配照海穴、大敦穴治便秘。

6、配足三里穴、大肠俞穴、小肠俞穴治痢疾。

7、配外关穴、人中穴、太溪穴治齿痛。

8、配睛明穴、四百穴、临泣穴治目赤肿痛。

9、配光明穴、太阳穴、睛明穴治目翳。

10、配鱼际穴、间使穴、神门穴、然谷穴、肺俞穴、肾俞穴治失音。

11、配肩髃穴、曲池穴、手三里穴、环跳穴治瘾疹。

12、配人中穴、内关穴、足三里穴治中暑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9-0044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