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交,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承命、太阴、下三里。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在胫骨后缘和比目鱼肌之间,深层有趾长屈肌,有大隐静脉,胫后动、静脉,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有胫神经。主治肠鸣、腹胀、腹泻、遗精、阳痿、遗尿、心悸、失眠、高血压、下肢痿痹、阴虚诸证。直刺1-1.5寸。
膻中,经穴名。出自《难经·三十一难》。别名元儿、上气海、胸堂、亶中。属任脉。位于胸部,横平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上。在胸骨体上,有胸廓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布有第4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主治咳嗽、气喘、胸闷、心痛、噎膈、呃逆、产后乳少、乳痈、乳癖等。平刺0.3-0.5寸。
内关,经穴名。出自《灵枢·经脉》。别名阴维。属手厥阴心包经。位于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浅部有指浅屈肌,深部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部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其下为正中神经,深层有前臂掌侧骨间神经。主治心痛、胸闷、心动过速或过缓、胃痛、呕吐、呃逆、中风、偏瘫、眩晕、偏头痛、失眠、郁证、癫狂痫、肘/臂/腕……
涌泉,经穴名。出自《灵枢·本输》。别名地冲、足心。属足少阴肾经。位于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约当足底第2、3趾蹼缘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凹陷中。有趾短屈肌腱、趾长屈肌腱、第2蚓状肌,深层为骨间肌,有来自胫前动脉的足底弓,布有足底内侧神经分支。主治昏厥、中暑、小儿惊风、癫狂痫、头痛、头晕、目眩、失眠、咯血、咽喉肿痛、喉痹、失音等。为急救穴之一。直刺0.5-1寸,针刺时要防止刺伤足底……
百会,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三阳五会、顶上、巅上、维会、泥丸宫、五会、天满、三阳、白会。属督脉。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在帽状腱膜中,有左右颞浅动、静脉及左右枕动、静脉吻合网,布有枕大神经及额神经分支。主治痴呆、中风、失语、瘛疭、失眠、健忘、癫狂痫证、癔症、头痛、眩晕、耳鸣、脱肛、阴挺、胃下垂、肾下垂等。平刺0.5-0.8寸。
后溪,经穴名。出自《灵枢·本输》。属手太阳小肠经。位于手内侧,第5掌指关节尺侧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在小指尺侧,第5掌骨小头近端,当小指展肌起点外缘,有指背动、静脉,手背静脉网,布有尺神经手背支。主治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耳聋、目赤、癫狂痫、拒疾。直刺0.5-1寸。
关元,经穴名。出自《素问·气穴论》。别名三结交、下纪、次门、丹田、大中极。属任脉。位于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在腹白线上,有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和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12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深部为小肠。主治中风脱症、虚痨冷惫、羸瘦无力、少腹疼痛、疝气、腹泻、痢疾、脱肛、便血、五淋、尿血、尿闭、尿频、遗精、阳痿、早泄、白浊、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阴挺、恶露不尽、胞衣不下等……
中脘,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胃管、太仓、胃募、上纪。属任脉。位于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在腹白线上,有腹壁上动、静脉,布有第7、8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深部为胃幽门部。主治胃痛、腹胀、纳呆、呕吐、吞酸、呃逆、小儿疳积、黄疸、癫狂、脏躁。直刺1-1.5寸。
合谷,经穴名。出自《灵枢·本输》。别名虎口。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一骨间背侧肌中,深层有拇收肌横头,有手背静脉网,为头静脉的起部,腧穴近侧正当桡动脉从手背穿向手掌之处,布有桡神经浅支的掌背侧神经,深部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主治发热、头痛、目赤肿痛、鼻衄、血渊、咽喉肿痛、齿痛、耳聋、面肿、口眼斜、中风口噤、热病无汗、多汗、消渴……
太渊,经穴名。出自《灵枢·本输》。别名鬼心、太泉、大泉、天泉、大渊。属手太阴肺经。位于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桡侧腕屈肌腱的外侧,拇长展肌腱内侧,有桡动、静脉,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主治咳嗽、气喘、无脉症、腕臂痛。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