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毛五加皮,中药名。为五加科植物红毛五加AcanthopanaxgiraldiiHarms的茎皮或根皮。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宁夏、青海、河南、湖北、四川等地。具有祛风湿,强筋骨,活血利水之功效。常用于风寒湿痹,拘挛疼痛,筋骨痿软,足膝无力,心腹疼痛,疝气,跌打损伤,骨折,体虚浮肿。
功效作用 -
用法用量 -
不良反应 -
临床应用
柯榔木,中药名。为椴树科植物一担柴Colonafloribunda(Wall.)Craib[GrewiaflorbundaWall.]的全株。分布于云南南部。具有清热凉血,透疹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斑疹透发不畅,麻疹不出,痈肿疮毒,脓成不溃。
功效作用 -
用法用量 -
不良反应 -
临床应用
牛奶菜,中药名。为萝藦科植物牛奶菜MarsdeniasinensisHemsl.的全草。分布于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和四川等省区。具有补肾强筋,健脾益气之功效。常用于肾虚腰痛,风湿劳伤,脾胃虚弱,缺乳等症。
功效作用 -
用法用量 -
不良反应 -
临床应用
马骨,中药名。为马科动物马EquuscaballusorientalisNoack的骨骼。全国各地均有饲养。具有醒神,解毒敛疮的功效。主治嗜睡,头疮,耳疮,臁疮,阴疮,瘭疽。
功效作用 -
用法用量 -
不良反应 -
临床应用
菊花苗,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菊Dendranthemamorifolium(Ramat.)Tzvel.的幼嫩茎叶。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药用菊花以河南、安徽、浙江栽培最多。具有清肝明目的功效。主治头风眩晕,目生翳膜。
功效作用 -
用法用量 -
不良反应 -
临床应用
多花筋骨草,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多花筋骨草AjugamultifloraBunge的全草。分布于黑龙江、辽宁、河北、内蒙古、江苏、安徽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止血之功效。常用于肺热咳嗽,咯血,疮痈肿毒。
功效作用 -
用法用量 -
不良反应 -
临床应用
景三七,中药名。为景天科景天属植物景天三七SedumaizoonL.的根或全草。分布于东北、西北、华东、河北、湖北及四川等地。具有散瘀止血,宁心安神,解毒之功效。常用于吐血,咯血,牙龈出血,便血,尿血,崩漏,血小板减少性紫斑,外伤出血,心悸,烦躁失眠;外用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烧烫伤,疮疖痈肿等症。
功效作用 -
用法用量 -
不良反应 -
临床应用
荆芥叶莸,中药名。为马鞭草科植物单花莸Caryopterisnepetaefolia(Benth.)Maxim.的全草。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福建等地。具有清暑解表,利湿解毒之功效。常用于夏季感冒,中暑,热淋,带下,外伤出血。
功效作用 -
用法用量 -
不良反应 -
临床应用
华风车子,中药名。为使君子科风车子属植物风车子CombretumalfrediiHance的根或叶。分布于江西、湖南、广西、广东等地。根具有清热、利胆之功效,用于黄疸型肝炎;叶具有驱虫之功效,用于蛔虫病,鞭虫病;外用鲜叶治烧、烫伤。
功效作用 -
用法用量 -
不良反应 -
临床应用
丽江黄芩,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丽江黄芩ScutellarialikiangensisDiels的根。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具有清热解毒,止血安胎之功效。常用于更年期红崩,内热胎动不安。
功效作用 -
用法用量 -
不良反应 -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