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蘽,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灰白毛莓RubustephrodesHance的果实。分布于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具有补肾益精,缩尿之功效。常用于头目眩晕,多尿,阳痿,不育,须发早白,痈疽。
功效作用 -
用法用量 -
不良反应 -
临床应用
枇杷,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 Lindl.[Mespilus japonica Thunb.]的果实。具有润肺,止渴,下气的功效。主治肺痿咳嗽吐血,衄血,燥渴,呕逆。
功效作用 -
用法用量 -
不良反应 -
临床应用
金线莲,中药名。为兰科植物花叶开唇兰Anectochilus roxburhii (Wall.) Lindl.和金线兰Anoectochilus formosanus Hayata的全草。花叶开唇兰分布于西南及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地;金线兰分布于福建、台湾等地。具有清热凉血、除湿解毒的功效,主治肺热咳嗽、肺结核咯血、尿血、小儿惊风、破伤风、肾炎水肿、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功效作用 -
用法用量 -
不良反应 -
临床应用
杧果,中药名。为漆树科植物杧果MangiferaindicaL.的果实。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具有益胃,生津,止呕,止咳之功效。常用于口渴,呕吐,食少,咳嗽。
功效作用 -
用法用量 -
不良反应 -
临床应用
炙甘草,中药名。为甘草的炮制品。具有益气补中,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的功效。主治脾虚倦怠,心虚悸动,咳嗽气喘,痈疽喉痹,药食中毒,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等。
功效作用 -
用法用量 -
不良反应 -
临床应用
香椿,中药名。为楝科椿属植物香椿Toona sinensis(A.Juss.)Roem.[Cedrela sinensis A.Juss.],以根皮、叶、嫩枝及果入药。具有祛风利湿,止血止痛的功效。主治痢疾,肠炎,泌尿道感染,便血,血崩,白带,风湿腰腿痛;痢疾;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
功效作用 -
用法用量 -
不良反应 -
临床应用
金银花露,中药名。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及其同属植物花蕾的蒸馏液。具有清热,祛暑,解毒的功效。主治暑热烦渴,恶心呕吐,热毒疮疖,痱子,胎毒。
功效作用 -
用法用量 -
不良反应 -
临床应用
杏仁,中药名。为蔷薇科杏属植物杏Armeniaca vulgaris Lam.[Prunus armeniaca L.]、野杏A. vulgaris Lam. var. ansu(Maxim)Yu et Lu[Prunus armeniaca L. var. ansu Maxim.]、山杏A. sibirica(L.)Lam.[Prunus sibirica L.]、东北杏A. mandshuri……
功效作用 -
用法用量 -
不良反应 -
临床应用
乳香,中药名。为橄榄科乳香属植物乳香树Boswellia carterii Birdw.及同属植物树皮渗出的树脂。具有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主治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气滞血瘀痛。
功效作用 -
用法用量 -
不良反应 -
临床应用
蛇莓,中药名。为薔薇科植物蛇莓Duchesneaindica(Andr.)Focke的全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消肿的功效。主治热病,惊痫,感冒,痢疾,黄疸,目赤,口疮,咽痛,痄腮,疖肿,毒蛇咬伤,吐血,崩漏,月经不调,烫火伤,跌打肿痛。
功效作用 -
用法用量 -
不良反应 -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