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神经性耳鸣的治疗主要有病因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中医治疗以及其他治疗等。若病因不明,则应选择适当方法控制病情。 1、病因治疗。即原发疾病的治疗,例如,患有高血压、梅尼埃氏病、冠心病等疾病的患者,需针对原发疾病进行合适的治疗。 2、药物治疗。如应用营养神经的药物、改善循环的药物、抗焦虑药物、抗抑郁药物等进行综合药物的治疗。 3、心理治疗。一部分神经性耳鸣的患者可能合并有某些心理疾病,如焦虑、抑郁等,心理治疗可进行辅助治疗;也可以通过对神经性耳鸣的习服治疗,使患者与耳鸣长期共生存,尽量减轻其对生活的影响。另外,可遵医嘱试用电刺激等疗法,但这种治疗
鼻咽癌放疗的流程:首先医生需要取鼻咽部的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活检,明确病理类型。如果患者适合进行放疗,还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比如增强CT、增强核磁、颈部B超、全身PCT-CT等,明确病变范围。如果患者不存在放疗禁忌,医生就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放疗计划,并确定放疗位置,然后就可以进行放疗了。 一般来说,鼻咽癌大概需要7000cGy左右的放疗剂量,要避免过度减少或者增加放射剂量,以免引起严重后果。
外耳道疖肿通常是由于细菌感染所致。外耳道皮肤损伤、耳内进水、全身抵抗力下降等,均为本病的诱发因素。 一、基本病因 1、外耳道分为软骨部分和硬骨部分,其中软骨部分的皮肤含有毛囊、皮脂腺、耵聍腺,细菌侵入相关皮肤附件,形成感染,则可引起外耳道疖肿。 2、常见致病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二、诱发因素 1、
可以通过随访来预防胆脂瘤复发。因为通过随访,可能发现患者鼓膜表面上有较小的珍珠肿,随后医生会用相关器械划破珍珠肿,以促进上皮的排出,并避免珍珠肿向鼓膜内进一步生长,从而预防胆脂瘤的复发。临床上,很多患者在手术后几年发生了胆脂瘤的复发,都有没有定期到医院随访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并没有任何方法使胆脂瘤彻底不复发。
中耳炎的症状 - 权威视频
中耳炎的症状有: 1、局部红肿、发热、疼痛。 2、听力下降。可能与耳蜗受损有关。 3、耳道流水或流脓。患者在起床时,可能发现枕巾变湿。 4、眩晕。可能与平衡器官受到影响有关。 5、面瘫。可能与面神经发炎有关。 6、此外,中耳炎引起脑膜炎、脑脓肿、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等疾病后,患者会出现相关的症状。  
以下几种情况需要更换助听器: 1、如果助听器无法工作、无法维修,或者维修后无法正常使用,则需要更换助听器。一般情况下,助听器的使用寿命为5~8年左右。 2、如果助听器的功率不够,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听力,则需要更换助听器。 3、如果助听器无法满足患者对生活的需求,如在嘈杂的工作环境下,患者需要降噪功能更好的助听器,或者患者为了美观,需要可以藏于耳道深处的助听器,则可以更换助听器。 4、如果出现了更高科技的助听器,则可以更换掉老旧的助听器。
耳朵流脓怎么治疗 - 权威视频
耳朵流脓的治疗主要与其病因有关。 一、如果是外耳道的疖所引起的耳朵流脓,则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一般情况下,局部热敷即可。 2、如果外耳道的疖肿发生了破溃,则可以切开引流,并在一段时间后换药。 3、如果患者的疼痛症状比较严重,则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布洛芬等止痛药,或者头孢等抗生素。 二、如果是弥漫性外耳道
耳硬化症不是必须做手术,要根据患者病情决定是否需要手术,不能一概而论。耳硬化症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早中期患者的手术效果较好,晚期患者手术效果较差,并且不同分期的患者可以采用不同的术式。 1、对于早中期患者,可以选用镫骨底板开窗术,在镫骨底板开窗后植入Piston听骨,最终达到改善听力的疗效。 2、对于耳硬化症晚期合并神经性耳聋的患者,可选用人工听觉技术,利用骨桥、声桥、BAHA等人工助听装置,改善患者听力。 3、对于耳硬化症晚期,已经完全变成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患者,可采用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鼓膜修补术后发生耳鸣,可先观察是否为一过性,部分患者一段时间后症状可能自行消失;此外,还有部分患者因紧张导致,精神放松后,耳鸣可缓解。但若耳鸣症状长期存在,建议及时就医诊治。常用治疗方法: 1、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常用营养神经药物。 2、还可采取针灸治疗、声音治疗、掩蔽治疗等方法进行医治。 3、若有心理问题,可进行心理疏导,减轻焦虑、烦躁等情绪,有助于缓解耳鸣症状。 4、必要时也可遵医嘱采用耳鸣的习服疗法,以改善耳鸣症状。
耳石症会复发吗 - 权威视频
大多数的耳石症会复发,因为耳石症是以患者头位改变后出现反复发作的眩晕为特征。例如,当患者向右侧转头时,可能出现旋转性眩晕,并伴有眼球震颤。此外,此种眩晕的持续时间在1分钟之内,大约在30s~60秒之间,且仅在特定的位置反复发作,而在其他的位置不会发作。 实际上,耳石症就是良性阵发性眩晕,是最常见的前庭外周性疾病,大多数耳石症都可以自愈。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