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耳堵耳闷可能由外耳道和鼓膜受压、中耳病变、内耳病变,或者颞颌关节紊乱等其他疾病引起。 1、外耳道和鼓膜受压。可能是外耳道有炎症、肉芽、耵聍栓塞、假性胆脂瘤等所导致。 2、中耳病变。如中耳炎导致的鼓膜穿孔、分泌性中耳炎导致的咽鼓管功能障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甚至胆脂瘤,都可以伴有耳闷。 3、内耳病变。如美尼尔氏病、突发性耳聋,都有耳闷的表现。 4、其他。如颞颌关节紊乱、偏头疼等,也会导致耳闷。
甲状旁腺增生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由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起的,具体可概括为以下三方面: 1、钙磷代谢异常。甲状旁腺增生可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导致机体的钙磷代谢障碍,发生高钙血症或低磷血症。钙磷代谢异常可表现为肌肉酸痛、精神经状态异常(如抑郁、狂躁等)、皮肤瘙痒、甚至心脏骤停等症状。 2、骨骼系统异常。部分严重的甲状旁腺增生患者还可以有骨骼酸痛、病理性骨折等骨骼系统异常。由于骨骼脱钙后变得十分脆弱,所以轻微磕碰就可能导致患者发生骨折,更严重的患者还可能表现为“玻璃人”的症状。 3、泌尿系统异常。过多的钙沉积于肾脏,还可能有泌尿系统
人工耳蜗能用几年 - 权威视频
理论上人工耳蜗一般能用70年左右。人工耳蜗是代替人体耳蜗的一种电子装置,通过测试,此种电子装置的寿命一般在70年左右。 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国外开始进行多导人工耳蜗手术。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开始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目前,最早的人工耳蜗也还没有达到70年的使用时间,人工耳蜗具体能用多少年,还有待观察。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人工耳蜗的寿命可能会延长。
分泌性中耳炎病因复杂,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多数认为与咽鼓管功能不良、感染和免疫反应等有关。咽鼓管是中耳与外界环境沟通的一条管道,可调节鼓室内与外界的气压平衡,同时还具有清洁、引流、防御等功能,若由于各种机械性或非机械性因素导致咽鼓管阻塞,则可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发生。 1、机械性阻塞:如腺样体肥大、慢性鼻窦炎、鼻咽癌等引起的咽鼓管阻塞。 2、非机械性阻塞:儿童控制咽鼓管开放的肌肉力量薄弱,局部软骨发育不良,容易咽鼓管壁发生塌陷、阻塞。 此外,被动性吸烟、局部环境不良、婴幼儿哺乳姿势不当等高危因素,也可能增加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风险。
如何预防听力下降 - 权威视频
可以通过去除病因来预防听力下降。 1、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接触噪声,尤其在地铁内,应该佩戴有降噪功能的耳机,或者避免佩戴大功率的耳机,从而避免噪声引起的听力下降。 2、在服药时,应该尽量少吃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等有耳毒性的药物,尤其是有耳聋家族史的人群,更要慎重的使用有耳毒性的药物,从而避免药物引起的听力下降。 3、如果是老年人,其听力下降是一种正常现象,不能有效的预防。但是,老年人可以通过低盐饮食、适当进行改善微循环的运动,避免听力过快的下降。 4、如果患有中耳炎或者胆脂瘤,应该尽量减少耳部感染、避免耳道内进水,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
神经性耳聋戴助听器是否有用,主要与其严重程度、病因有关。 1、如果是轻度的神经性耳聋,理论上,不佩戴助听器也可以达到聆听效果。 2、如果是中度、中重度的神经性耳聋,则一定要佩戴助听器。因为如果不借助助听器,患者很难达到正常的交流水平,也就不能正常参加会议,或者上课听讲。 3、如果是重度、全聋的神经性耳聋,佩戴助听器可能没有效果,医生一般会给此种患者植入人工耳蜗,从而达到改善听力的作用。 4、如果是中度的耳蜗性耳聋,则佩戴助听器有效。 5、如果是蜗后病变所导致的神经性耳聋,无论是轻度、中度、重度,佩戴助听器的效果可能都不
什么是甲状腺肿大 - 权威视频
甲状腺肿大就是甲状腺比正常的体积大。多方面原因都可以导致甲状腺肿大,具体如下: 1、功能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会引起甲状腺的肿大。 2、炎症性疾病。如桥本甲状腺炎(即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和亚急性甲状腺炎等。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引起甲状腺肿大;而亚急性甲状腺炎,一般由病毒或细菌感染所致,也可以引起甲状腺肿大。 3、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由于碘摄入不足,甲状腺滤泡过度增生而形成甲状腺结节,导致甲状腺肿大。 4、甲状腺肿瘤。甲状腺的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都可以导致甲状腺肿大,但以恶性肿瘤多见。
甲状腺穿刺一般使用穿刺针插入患者的甲状腺组织或甲状腺内的结节中,通过负压抽吸的方式获取组织细胞,再将获取的组织细胞置于载玻片上进行病理细胞学检查,是目前最常用、最准确的甲状腺结节诊断方法之一。 甲状腺穿刺通常使用细针穿刺,即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但对于原因不明的甲状腺重度肿大的患者,还可以行甲状腺粗针穿刺,以判定重度肿大的甲状腺组织的病理状态,达到辅助临床诊断和利于准确治疗的目的。 因此,甲状腺穿刺是临床上非常有价值的检查手段。
缓解中耳炎疼痛的方法,主要与中耳炎的分期有关。 一、如果是早期的中耳炎,则以药物治疗为主,部分患者还可以进行鼓膜的切开引流,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1、药物治疗。如口服或者静脉滴注头孢类抗生素,可以起到抗炎的作用。此外,部分患者还可以局部使用切诺等促排剂,可以促进咽鼓管内黏膜上纤毛的摆动,当脓液从中耳向咽喉、鼻腔转移后,患者的疼痛可能会出现缓解。 2、鼓膜切开引流。如果患者的中耳内有脓液,则可以切开鼓膜,引流脓
大多分泌性中耳炎可能会自愈,部分患者的鼓室积液可通过咽鼓管途径排出。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以鼓室积液、耳朵闷胀、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儿童多见。虽然疾病一般不严重,但若长期存在,可能影响儿童日常学习交流能力,甚至影响正常的语言发育。因此,建议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以促进疾病痊愈,避免不良情况发生。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