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对于绝大多数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来说,确实需要终身服药。无论是慢性甲状腺炎所导致的甲减,还是碘131治疗甲亢导致的甲减,抑或是各种甲状腺手术后导致的甲减,这些情况下甲状腺功能遭受了永久性的损伤,无法修复,因此需要终身补充甲状腺素。 当然,也有个别患者,如桥本氏病导致的甲减,在病情不严重且存在波动的情况下,可能会观察到甲状腺功能的部分恢复。还有一小部分甲减,如产后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或者甲亢治疗期间药物过量导致的甲减,是可以恢复的。 很多患者之所以不愿意进行药物治疗,是因为对甲状腺素存在误解,很多人听到激素这个词就感到担忧,担心会出现体重增加、骨质疏
糖尿病足会传染吗 - 权威视频
糖尿病足本身不会传染给其他人。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并发症,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神经和血管损伤,最终导致足部组织的严重损害。糖尿病足的发展主要与高血糖、感染以及血液循环障碍等有关。 1、高血糖:长期不良控制的糖尿病会导致高血糖,损伤小血管和神经,从而影响足部的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 2、感染:由于糖尿病足引起的溃疡或损伤可能容易感染,糖尿病患者对感染的抵抗力较弱。 3、血液循环障碍:糖尿病足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良,影响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 因为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并非感染性疾病,所以它不会传染给其他人。然而,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出现溃
糖尿病肾病通常不会直接导致消瘦,但是随着糖尿病的进展和肾功能的严重损害,可能会导致身体消瘦。 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特点是肾功能逐渐下降,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和蛋白尿等症状。在早期阶段,糖尿病肾病可能没有明显的体重变化,而且症状可能较轻微,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消瘦。 然而,随着糖尿病肾病的进展,肾功能逐渐减退,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振、蛋白质丢失、营养摄入不足等情况。由于肾脏功能受损,体内废物和毒素无法正常排出,可能导致乏力、疲劳和消耗。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体重减轻和消瘦的状况。 需要强调的是,糖尿病肾病导致的消瘦主要是由于肾功能损害和营养不良造成的,
2型糖尿病和1型糖尿病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糖尿病,两者在病因、发病年龄、对胰岛素的需求以及肥胖与体重方面存在很大的区别。 1、病因方面: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胰腺中产生胰岛素的β细胞。这导致胰岛素几乎完全缺乏,患者需要注射胰岛素来维持生命。2型糖尿病通常与遗传因素和生活方式有关。患者的胰岛素分泌能力可能降低,或者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性下降(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升高。 2、发病年龄方面:1型糖尿病通常在儿童、青少年或年轻成年人时发病,因此也被称为少年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通常在成年人中发病,但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和儿童出现
糖尿病有哪些危害 - 权威视频
糖尿病的危害主要体现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两个方面,其中急性并发症较为少见,而慢性并发症则较为多见。 1、急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昏迷以及低血糖等情况。 2、慢性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常见于心血管、肾脏、神经、口腔等系统。例如,大约1/3到1/2的失明患者可能是与糖尿病相关的。另外,大约1/3左右的尿毒症透析患者也是与糖尿病相关的。此外,大约50%的非外伤性截肢情况也与糖尿病有关。最后,大约百分之七八十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一些严重的心脑血管事件。 综上所述,糖尿病的危害不容忽视,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控制血糖水平,以减少
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对孩子的智商产生影响,但并非所有情况下孩子智商都会低下。 甲状腺激素在人体生长发育和神经系统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怀孕早期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关键时期。如果孕妇患有未被及时发现和治疗的甲减,将直接会影响到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严重者可导致呆小症,出现智力低下,同时伴有身材矮小,而且这一状况无法挽救。 然而,并非所有甲减患者的孩子都会智商低下。在婴幼儿时期和儿童学龄期发现并治疗甲减,尤其是在病情较轻、治疗及时的情况下,通常可以预防或减轻智力下降的风险。此外,甲减的影响程度也受到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效果以及孩子在发育过程中获得的适当营养等
糖尿病肾病的危害 - 权威视频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三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危害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肾功能逐渐受损、高血压和心血管病风险增加、蛋白尿、水肿、贫血、骨骼问题以及感染等。 1、肾功能逐渐受损:糖尿病肾病会导致肾脏功能逐渐下降,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脏无法有效排出体内的废物和毒素,导致体内毒素积累,影响身体健康。 2、高血压和心血管病风险增加:糖尿病肾病导致的高血压可能加重肾脏受损,同时增加心血管疾病(如心脏病和中风)的发生风险。 3、蛋白尿:糖尿病肾病是导致蛋白尿的常见原因之一。蛋白尿表示肾脏的滤过功能受损,蛋白质泄漏入尿液,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和免疫系统异常。 <
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有一定的优势,包括缓解药物反应、改善临床症状、稳定血糖水平、适用于糖尿病前期患者以及对并发症的治疗有优势。 1、缓解药物反应:中医中药能有效缓解或消除糖尿病患者因使用西药产生的一些胃肠道反应,帮助患者顺利度过药物适应期。 2、改善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即便是通过西药将血糖控制良好,但仍然会有口干口渴、多食易饥、乏力等症状,此时配合中药,可以有效减轻或消除临床不适。 3、稳定血糖水平:中药具有稳定血糖的作用,当患者出现情绪波动、睡眠不好、感冒发烧、皮肤感染以及各种应激情况时,血糖都会升高,此时配合中药治疗,上述症状消失了,血糖自然也会
2型糖尿病患者能要孩子,但在怀孕前和怀孕期间需要特别小心和密切监测血糖。控制好血糖水平对母亲和胎儿的健康都至关重要。在计划怀孕之前,2型糖尿病患者应寻求医疗建议、控制血糖水平、调整药物、保持健康饮食、进行体育锻炼、定期监测以及注意并发症等。 1、寻求医疗建议:在怀孕前,最好先咨询医生和糖尿病专家,确保糖尿病得到有效控制。 2、控制血糖水平:稳定的血糖水平对胎儿的健康至关重要。高血糖水平在怀孕早期可能对胎儿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一定要重视。 3、调整药物:多数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在怀孕期间是不能使用的,因此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换成安全的治疗方案。<
糖尿病患者可以喝粥,但熬粥时要注意添加食材并控制熬粥时间,喝粥时也要注意喝粥方法和粥的温度。 1、添加食材:在煮粥的时候,可以添加一些豆类、菜类和肉类等,以增加粥的营养成分。这样不仅可以提供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还可以延缓粥的消化吸收速度。 2、控制熬粥时间:煮粥的时间不宜过长,这样可以减少淀粉的糊化程度,降低粥的消化吸收速度。 3、注意喝粥方法:糖尿病患者喝粥时,不要过量,适量即可。可以搭配其他食物一起食用,如干稀搭配、加点菜类和肉类等,以避免对餐后血糖的过度影响。此外,在不忌讳吃醋的情况下,可以加一点醋,也有利于减缓粥的消化吸收速度。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