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慢性前列腺炎有可能导致早泄。 1、慢性前列腺炎会导致前列腺充血、肿胀,有可能刺激盆底射精中枢,导致射精过快,引起早泄。 2、慢性前列腺炎可引起精神焦虑、紧张,这些不良的心理因素可能导致早泄。 应注意,早泄引起的紧张、焦虑、生活质量降低,也可能导致慢性前列腺炎。这两种疾病会互相影响,有可能同时出现,请患者积极进行治疗。
目前认为慢性前列腺炎不是绝症。慢性前列腺炎是良性疾病,虽然会引起疼痛症状、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可能久治不愈,但本病不是绝症,一般不会导致患者死亡。慢性前列腺炎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通常可以得到缓解,患者无需过分担心。 应注意,过分的担忧、恐慌,反而可能加重慢性前列腺炎的病情,建议患者放松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可通过以下方面判断是不是慢性前列腺炎: 1、症状:患者常有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尿等待等排尿异常症状,可出现下腹、会阴部疼痛表现,且这些症状持续会存在一段时间、患者自我调整无效,还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酗酒、受寒、精神紧张等因素,有时也会引起上述症状,但持续时间很短,对生活影响较小,与慢性前列腺炎有明显区别。 2、检查:膀胱、肾脏、大脑中枢的病变,也可能引起尿频、尿急等症状,因此需要相应的检查,进行鉴别诊断,排除其他系统、器官疾病。
总体来说,绝大多数慢性前列腺炎不会导致男性不育,但患者的生育功能略低于正常人。慢性前列腺炎对生育能力主要有以下影响: 1、前列腺液是精液的组成部分,当前列腺发生炎症时,前列腺液的酸碱度会发生变化,其中还会出现炎症细胞、白细胞、病原菌或其他代谢产物,进而改变精液环境、不利于精子生存,使患者生育功能受到一定影响。但临床上发现,绝大多数患者仍可以正常生育,无需过分担心。 2、慢性前列腺炎可能导致前列腺功能低下,使前列腺分泌的液化酶减少,进而导致精液不容易液化、降低精子活力。这部分患者生育能力可能受到不良影响,但经过专业的生殖技术处理,通常能够改善生育问题。
目前认为,慢性前列腺炎与前列腺增生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但具体结论尚不明确。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都是发生于前列腺的疾病,目前认为两种疾病不会相互转换,炎症刺激并不一定会引起前列腺增生。 应注意,前列腺增生的出现与年龄有关,随年龄增长,男性通常会发生前列腺增生。既往患慢性前列腺炎的男性,可能会同时出现慢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此时炎症可能会加重增生的症状。
慢性前列腺炎不会发展为前列腺癌。目前的研究认为,慢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癌属于两种独立的疾病,二者间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慢性前列腺炎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前列腺癌好发于老年人,二者发病年龄不同,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无需过分担心。 应注意,前列腺癌的发生与慢性前列腺炎无关,不管是否患慢性前列腺炎,男性都有可能发生前列腺癌。因此出现前列腺癌相关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查明病情、进行治疗,如今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尚可、生存周期较长。
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病情具有较大差异,不能明确说明是否好治。 1、病因明确的慢性前列腺炎:比如细菌感染导致的慢性前列腺炎,经过有效的治疗、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善,通常治疗效果较好,患者症状可以得到缓解。 2、病因不明的慢性前列腺炎:部分患者的治疗可能有一定难度,与患者的具体情况有关。 应注意,慢性前列腺炎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绝大多数人可以通过治疗控制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但除了需要进行专业的治疗外,患者还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如注意保暖、避免酗酒、调整心情,以避免病情反复。
慢性前列腺炎应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1、细菌性前列腺炎:以抗感染治疗为主,应使用敏感的抗生素去除感染。 2、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以对症治疗为主,应使用药物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应注意,除了专业的治疗外,患者在生活中还要戒除不良的生活习惯,保护前列腺,以取得较好的疗效、减少复发频率、降低复发症状的严重程度。
慢性前列腺炎久治不愈时应注意: 1、检查体内有无未康复的感染灶存在,比如口腔、肛周的脓肿。这些感染性疾病可能会导致慢性前列腺炎复发,因此要积极治疗这些疾病。 2、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酗酒、熬夜、进食辛辣的食物、久坐、长时间骑车、天气寒冷、情绪不佳、精神压力大等。这些生活方式均可能诱发、加重慢性前列腺炎。及时改正这些生活方式,有助于改善慢性前列腺炎久治不愈的情况。 3、做好保暖措施。寒冷的天气容易引起尿频、尿急、小腹不适等症状,患者可以通过局部热敷等方式,缓解不适症状,有助于病情的改善。
一部分慢性前列腺炎可以根治。慢性前列腺炎病因复杂,属于顽固、难以根治的疾病,但具有根治的可能性。患者的病情、治疗反应存在差异,部分患者可以根治,部分患者则难以根治。 应注意,虽然部分患者的慢性前列腺炎无法根治,但是经过积极的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使患者的生活不受影响。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紧密配合医务人员;生活中也要多注意保护前列腺,以减轻前列腺症状,无需过分追求将疾病根治。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