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肾盏憩室怎么治疗 - 权威视频
肾盏憩室应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治疗: 1、当肾盏憩室合并了结石、感染等并发症时,需要积极进行治疗。医生通常会扩大切开肾盏颈或肾憩室,也可能会完全切除引流的肾皮质区域。如果感染、结石病情较重,还可能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 2、如果肾盏憩室没有明显症状,不引起其他疾病,也可以暂不进行治疗,观察病情变化即可。 肾盏憩室的治疗难度较高,建议患者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总体来说肾盏憩室对肾功能影响不大,一部分肾盏憩室可能会对肾功能产生不良影响。肾盏憩室是肾实质内的小囊腔,内部有细长管道与肾盂或肾盏相同。大多数肾盏憩室引流的肾皮质区域很小,且对侧存在正常的肾脏,因此即使肾盏憩室发生梗阻、肾皮质扩张等情况,也不会对肾功能产生较大影响。 应注意,一部分肾盏憩室有可能会伴发结石、感染等情况,病情严重时有可能会损害肾功能。
肾盏憩室能预防吗 - 权威视频
肾盏憩室很难预防。目前认为肾盏憩室主要与先天发育异常有关,很难通过相应的手段去预防其发生。肾盏憩室主要以二级预防为主,即通过早期诊断、早期处理、定期随访,避免肾盏憩室引起严重的后果。 1、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助于避免严重后果。医生可能会进行微创治疗,将肾盏憩室的通路切开、扩张,并放置支架引流尿液。 2、多饮水:有助于避免结石、感染等并发症。 3、定期复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发症。 4、并发症治疗:如果发生结石,可以通过经皮肾穿刺技术将结石取出;如果发生感染,可以使用抗感染药物。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是一种常见的上尿路畸形,主要表现为肾盂和输尿管移行部位的梗阻、狭窄,可导致肾功能受损。病因主要包括: 1、发育异常:如肌肉、神经发育异常。 2、黏膜病变:局部黏膜发生异常改变。 3、其他:肾脏血管异位,可能影响输尿管,进而引起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肾下垂、肾脏位置变化,也可能导致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症状主要包括: 1、轻度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可能不引起任何症状。 2、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可引起肾积水,肾积水发生感染后,就会出现疼痛、腰部胀痛、尿频、尿急等症状。 3、肾积水病情严重时,可能导致肾脏体积增大,进而压迫胃、肠,引起腹胀症状;患者体型也可能发生改变,甚至可以在体表摸到包块。 4、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进而引起血压、肌酐的变化。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病因主要包括: 1、发育异常:如先天性肌肉、神经发育异常。 2、黏膜改变:黏膜发生息肉、皱褶等改变。 3、血管异位:异位的血管可能会影响肾盂、输尿管等部位,导致输尿管管壁增厚、管腔梗阻,进而引起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4、其他:如肾下垂、肾脏位置发生改变,也可能会导致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应该做以下检查: 1、通过B超、核磁、CT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判断病因、肾积水的严重程度。 2、通过肾动态、利尿肾图(利尿肾动态)等核素检查,了解患者两侧的肾脏功能,判断是否有梗阻等情况出现。 3、对于病情复杂、上述检查难以明确的患者,可以进行逆行造影等有创检查。医生使用导管将造影剂注入肾盂、输尿管内,显示肾盂和输尿管连接部的情况。 一般年轻单侧肾积水患者就医后,如怀疑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或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医生就会选择上述检查,具体的检查项目还请以医嘱为准。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可以通过病史、症状、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诊断。 1、病史、症状: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主要发生于婴幼儿或青少年,主要表现为单侧肾积水引起的疼痛,以及结石、感染等表现。 2、影像学检查:如B超、CT、核磁、放射线核素检查、利尿性肾图等。 在各种检查方式中,增强CT的诊断价值最大。增强CT可以显示肾盂的形态、梗阻的部位、肾功能损害程度,还可以对图像进行三维可视化处理、有助于规划手术方案。
一部分睾丸扭转可以自行恢复。睾丸扭转的病因主要是解剖结构不完善,由于睾丸的固定组织存在异常,在一些后天因素的作用下,就容易发生扭转。在一些情况下,扭转的睾丸可以自行复位,患者的疼痛症状也会自行缓解。临床中,部分患者既往有睾丸扭转反复发作、自行恢复的经历。 应注意,睾丸扭转虽然存在自行恢复的可能性,但不代表其一定可以自行缓解。如果睾丸扭转持续不缓解,可能会导致睾丸组织坏死、睾丸功能受损。建议睾丸扭转患者及时就医、进行处理,以免出现严重后果。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可以定期观察或是进行手术治疗,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肾积水:如果发生逐渐加重的肾积水,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2、临床症状:如果疾病引起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患者出现了明显的症状,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3、肾功能:如果患者肾功能受到明显损害,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4、并发症:如果合并了结石、感染、高血压等并发症,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