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神经性皮炎的早期症状,主要是阵发性的剧烈瘙痒和苔藓样皮疹。 1、人在精神紧张时,会释放P物质等,从而引起皮肤瘙痒,为阵发性的剧烈瘙痒,主要在患者注意力转移到皮疹时出现。 2、由于皮肤瘙痒,患者会忍不住搔抓,在颈部、背部、双臂、双腿、骶尾部等手容易够到的部位,会出现米粒到黄豆大的坚硬皮疹,皮疹融合扩大,会逐渐形成典型的苔藓样变。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可能由以下因素导致: 1、遗传因素。大多数遗传性血管性水肿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者体内大多缺乏C1抑制物。如果父母或其他长辈确诊为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子代的患病几率可能增加。 2、基因突变。小部分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患者可能并无家族病史,其发病或许与C1抑制物相关的基因发生突变有关。 3、其他因素。近年研究发现,也有极少数患者的发病可能不是由C1抑制物蛋白缺乏所致,而与其他相关蛋白缺乏有一定的相关性。
海鲜过敏会遗传吗 - 权威视频
海鲜过敏通常是会遗传的,因为绝大多数过敏性疾病都与遗传因素相关。临床上认为,过敏性疾病的病因大概可以分为两类,即遗传因素以及环境因素。而海鲜过敏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具有遗传性,其遗传概率如下: 1、如果父母中有一位海鲜过敏的患者,其子一代患有海鲜过敏的概率大约比正常人高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四十左右。 2、如果父母都是海鲜过敏的患者,其子一代患有海鲜过敏的概率可达到百分之六十至七十左右。
接触性皮炎患者日常需要注意: 1、特应性体质者应减少接触已知的外源性过敏物质。如某些司机对方向盘上的材质过敏;家庭主妇对洗涤剂、消毒液过敏;某些人在接触鼠标后,手部出现过敏反应等。对于此类人群,应尽快明确过敏原,并积极阻断,可通过戴手套等方式进行干预。 2、对于其他人群,平时也要避免接触高浓度的酸碱,以及某些致敏性药物或化学物质。
怀疑花粉过敏,可及时到变态反应科(过敏反应科)就诊,医生会根据病史和相关检查结果明确诊断。 1、病史:若频繁发生鼻结膜炎、哮喘,且疾病呈季节性发作,或者常年发作,季节性加重,且多在花粉季发生,则可初步推测存在花粉过敏。 2、检查:根据当地常见花粉进行过敏原皮肤试验,可明确有无花粉过敏;必要时结合血清特异性IgE检测,能更准确的判断致敏花粉的类型。 若确诊花粉过敏,可在医生指导下积极进行免疫治疗(脱敏治疗)等,以改善症状,获得较好治疗效果。同时注意避免接触相关花粉,以预防过敏发生。
一般来讲,面部脂溢性皮炎的总体治疗效果较好。部分病情较重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外用联合口服药物治疗,同时配合日常调理,通常也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皮肤特点或性质的不同,面部脂溢性皮炎的治疗方法、所用药物及治疗效果均有所差异,通常需进行综合性治疗。患者不仅要口服及外用药物治疗,还需加强对疾病的认知,从日常起居、饮食、精神、情绪等各方面进行调理,方可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方法很多,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中医中药治疗、光疗(如紫外线照射)、生物制剂等。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均较为复杂,且多与遗传有关,常伴随患者多年,因而其治疗也较为复杂,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方法治疗,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随着诊治技术的发展,生物制剂可能逐渐成为治疗的趋势及发展方向。但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还是一般治疗、药物治疗。 1、一般治疗:如穿柔软、宽松的衣物,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避免搔抓患处,避免接触致敏原等。 2、药物治疗:可采用外用药物和口服药物联合应用的方式,常用药物如氢化可的松乳膏、他克莫司软膏、氯雷他定、莫匹罗星等
过敏性哮喘患者可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史和相关检查确定过敏原。 1、病史:通过询问了解哮喘的发生是否与接触灰尘、宠物有关,有无特定季节发病,以及既往有无过敏等情况,可初步推测过敏原。 2、检查:根据当地常见过敏原以及推测的过敏原,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同时结合血清免疫球蛋(IgE)检测,可确定致敏原。 检查明确过敏原后,日常注意避免接触相关物质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免疫治疗(脱敏治疗),有助于减少哮喘的发生。
面部脂溢性皮炎一般经过2~3个疗程的治疗便能治好,而每个疗程大约有半个月左右的时间。 如果面部脂溢性皮炎的症状比较严重,可能出现明显的红斑、瘙痒,甚至炎症性改变。此时患者可能会来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患者口服药物或外用药物。此外,医生还会与患者进行沟通,使其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及规避的事项,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促进疾病的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要避免熬夜、嗜酒等诱发因素,以巩固治疗效果,避免疾病的复发。
什么叫接触性皮炎 - 权威视频
接触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主要指皮肤或黏膜在单次或多次接触外源性物质后,产生的炎症性反应。本病可由接触物直接刺激所致;也可在接触某些物质后,体内发生过敏反应,而出现相应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接触部位出现皮炎湿疹样改变。 1、起病较急者可见红斑、渗出、肿胀等急性湿疹样表现。 2、部分患者可因长期慢性刺激,而出现慢性、亚急性皮炎湿疹样表现,皮肤可出现轻度红斑、脱屑或苔藓样改变等。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