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分泌性中耳炎病因复杂,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多数认为与咽鼓管功能不良、感染和免疫反应等有关。咽鼓管是中耳与外界环境沟通的一条管道,可调节鼓室内与外界的气压平衡,同时还具有清洁、引流、防御等功能,若由于各种机械性或非机械性因素导致咽鼓管阻塞,则可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发生。 1、机械性阻塞:如腺样体肥大、慢性鼻窦炎、鼻咽癌等引起的咽鼓管阻塞。 2、非机械性阻塞:儿童控制咽鼓管开放的肌肉力量薄弱,局部软骨发育不良,容易咽鼓管壁发生塌陷、阻塞。 此外,被动性吸烟、局部环境不良、婴幼儿哺乳姿势不当等高危因素,也可能增加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风险。
什么是助听器 - 权威视频
助听器就是帮助患者获取声音的装置,一般会将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将电信号放大后转为声信号,并传输入耳内,以补偿患者损失的听力。助听器主要分为传声器、放大器、接收器三部分,还有配套的电池、音量控制按钮等部分。虽然助听器的种类很多,但是所有电子助听器的工作原理,基本上都比较相似。
先天性耳蜗畸形可能由以下原因造成: 1、可能与先天因素有关。如果存在性染色体连锁畸形,可能伴发耳蜗畸形,且好发于男性。患者除了有耳聋、眩晕、听力下降等症状外,通常还会出现脑脊液耳漏,从而导致反复发作的脑膜炎。 2、可能与后天因素有关。通常情况下,耳朵在怀孕后3~12周左右发育,其中最关键的时期,就是怀孕后4~8周。如果在怀孕4~8周左右受到某种干扰,可能导致胚胎不再生长,从而出现内耳畸形。例如,如果孕妇在怀孕时出现感冒、发烧、腹泻,或者服用了某种药物,可能导致胚胎停止发育,从而造成先天性耳蜗畸形。
怎么预防鼓膜内陷 - 权威视频
鼓膜内陷的预防措施: 1、积极治疗相关原发病,如慢性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鼻中隔偏曲等。 2、乘坐飞机或较快速的高铁时,可适当张大嘴,必要时酌情应用鼻喷激素改善咽鼓管通透性,以帮助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3、参加潜水、蹦极等气压变化较大的活动时,建议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以保护鼓膜。 鼓膜内陷可能会引起耳闷、耳鸣、耳痛、听力减退等症状,因此日常应注意鼓膜保护,避免鼓膜内陷、损伤等不良情况发生。
可以通过喉镜检查区分喉癌和咽炎。 早期喉癌和咽炎的症状是非常相似的,患者会出现声音嘶哑、咽干、咽部异物感、吞咽不适等症状,所以仅通过临床症状,通常难以区分喉癌和咽炎。 要想区分喉癌和咽炎,需要去医院由专业医生进行喉镜检查,比如纤维喉镜、电子喉镜、频闪喉镜等。如果喉镜检查发现喉腔黏膜上长有较小的肿物或者溃疡,则一般为喉癌;如果仅发现咽喉黏膜充血或者水肿,则一般为咽炎。
耵聍栓塞是指由于耵聍腺过度分泌,引起耵聍堆积,从而阻塞外耳道形成的一种耳部疾病。 在外耳道软骨部的皮肤内存在有耵聍腺。正常情况下,耵聍腺可分泌出一种物质,称为耵聍,俗称耳屎。耵聍的作用是保护外耳道的皮肤和黏附物,避免这些部位受到昆虫叮咬或者尘埃附着等,并且有一定的杀菌作用。耵聍通常可借助口腔的咀嚼、张口等动作而自行排出。若耵聍腺过度分泌,则可能会引起耵聍堆积,从而阻塞外耳道形成耵聍栓塞。 耵聍栓塞通常会影响听力,患者可能出现听不清楚声音的表现。甚至形成栓塞的过程中,会出现耳内不响或者不适的症状等。
可以通过位置试验、前庭功能检查等辅助检查诊断耳石症。 1、位置试验。医生会观察各类位置试验能否诱发眩晕或眼球震颤,还会观察眼球震颤的特点是否符合相应半规管的兴奋或抑制的表现,从而判断患者的眩晕是否为头位改变所导致。同时,医生还会判断受累半规管的位置。 2、辅助检查。医生会根据前庭功能检查、听力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平衡功能检查、病因学检查的结果,判断患者是否有钾、钠、氯等离子紊乱的情况,或者是否有血糖、血脂、尿酸等指标的异常。 一旦怀疑罹患耳石症,应该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在有三级学科的医院,患者还可以到耳内科、耳外科就诊。
耳膜穿孔手术是常规的耳科手术,通常没有太大的风险。此种手术一般不太复杂,且不会出现太多并发症,相对安全。 但是,任何手术都有一定的风险。鼓膜修补手术最大的风险,就是导致患者全聋,但此种情况的发生率很低。此外,如果在鼓膜修补手术后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即使手术很成功,也可能再次发生鼓膜穿孔。  
在鼻咽癌放疗后,咽部分泌的黏液可能会减少,进而造成固体食物咽下时,因没有黏液润滑而出现吞咽困难。 鼻咽癌放疗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如果是单纯放疗,或者放疗加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患者的吞咽困难症状相对比较轻;如果同时进行放疗和化疗,患者的吞咽困难症状相对比较严重。所以,放疗后患者可以吃流食或者半流食,以减轻吞咽困难。
鼓膜炎能自愈吗 - 权威视频
鼓膜炎能否自愈要看鼓膜炎的类型。 鼓膜炎泛指鼓膜表面的急、慢性炎症,既可以由外耳道的疾病蔓延引起,也可以由中耳的疾病向外蔓延引起。在鼓膜的急慢性炎症中,最常见的有急性鼓膜炎、大疱性鼓膜炎以及鼓膜的慢性弥散性炎症。例如急性大疱性鼓膜炎,其被认为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可以自愈,自然病程为1~2周。大疱性鼓膜炎主要表现为耳疼痛,并迅速加重,疼痛持续且剧烈。大疱破裂后,疼痛可能会突然停止,耳内还可流出淡黄色或血性分泌物,可伴有耳鸣、耳内闷胀感、听力轻度下降或者其他全身症状。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鼓膜炎都能自愈,不建议患者寄希望于自愈,而是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尽早诊断、及早治疗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