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心绞痛之所以容易在夜间发作,可能受迷走神经的影响,或者与做噩梦、心脏负荷增加、变异型心绞痛等因素有关。 1、受迷走神经的影响:一般而言,机体在夜间由迷走神经支配,此时血压会较低,心率也会处于相对较慢的状态,这是身体进入休息模式的正常生理反应。但这种情况对于冠状动脉狭窄的人群而言,可能会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进而诱发心绞痛发作。 2、做噩梦:如果夜间睡觉做恶梦,可能会导致精神过度紧张,使得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进而诱发心绞痛发作。 3、心脏负荷增加:如果冠状动脉本身就有硬化斑块狭窄,会出现心脏供血减少的情况。而夜间处于卧位时,回心血量会相对增加
心力衰竭能治好吗 - 权威视频
通常情况下心力衰竭不能治好。这是因为心力衰竭通常是由多种疾病(如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心脏瓣膜病等)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出现的综合症状,通常有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 目前,临床上治疗心力衰竭的主要目标通常是带病延年、缓解症状以及提高生活质量,使其尽可能接近正常人的生活状态。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使用一系列药物和疗法,包括但不限于补益药物(如黄芪、人参),活血、利水的药物,以及其他针对特定症状或并发症的治疗。 尽管心力衰竭多数情况下不能完全治愈,但通过适当的管理和治疗,很多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可以提高,住院次数可以减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寿命。
心律不齐怎么调养 - 权威视频
心律不齐患者可以从调整饮食、戒烟限酒、进行适度运动、保持规律作息四方面进行调养。 1、调整饮食:建议心律不齐患者多吃富含钾、镁等元素的干果和颜色较深的蔬菜,这些食物可以帮助缓解心悸和心跳过快的症状。另外,对于高血压引起的心律失常患者,过度的摄入食盐对控制心律失常是不利的。 2、戒烟限酒:戒烟和限酒非常重要,因为吸烟和过度饮酒都可能加速心率,诱发或加重心律不齐。 3、进行适度运动:适当的体力活动有助于促进心血管健康和身心放松,从而减少心悸和心慌的症状。具体的运动方案最好是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 4、保持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也非常重要
治疗心悸的穴位 - 权威视频
治疗心悸的穴位包括但不仅限于神门穴、通里穴、内关穴、心俞穴、厥阴俞穴以及膻中穴等。 1、神门穴:属手少阴心经,有助于缓解心悸、失眠和健忘等症状。 2、通里穴:属手少阴心经,对心悸、怔忡以及筋骨不适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位置在腕横纹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这个穴位对心悸、心慌、心跳、胸疼、头疼等都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作用。 4、心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胸椎上(第5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该穴位也有助于缓解心悸。 5、厥阴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背部(第4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一般情况下,心脏早搏的患者是可以进行减肥的,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减肥方法。 减肥对心脏健康有积极的影响,可以降低心脏负担,改善整体健康状况。但是,对于心脏早搏的患者,特别是存在其他心脏疾病或严重症状的患者,减肥时需要更加谨慎。 首先,应该咨询心血管内科医生,由医生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整体健康状况,了解是否存在其他心脏问题或限制,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进行减肥。 然后,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减肥方案,包括饮食和运动两方面。饮食上应控制食物的热量,减少脂肪和糖分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健康蛋白质的摄入等。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
心绞痛频繁发作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心绞痛有三种类型,包括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变异型心绞痛。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严重且具有潜在危险性的病症,存在随时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 如果心绞痛频繁发作,则应警惕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患者应该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其中大部分患者需要住院,并应该立即开始抗心肌缺血的治疗。如果在经过积极的药物治疗后,症状的控制仍然不满意,如心电图上显示ST段持续性压低或心肌肌钙蛋白水平增高,患者则应在48小时内尽早接
心绞痛可以治好吗 - 权威视频
通常来讲,心绞痛是不可以治好的。 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暂时缺血缺氧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以发作性胸痛为特征。其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多为冠状动脉血管壁内脂质沉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动脉管腔狭窄,而目前对于这种情况无法完全逆转,所以心绞痛是不可以完全治好的。 但是,患者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科学规范的服用药物,比如硝酸酯类药物(如单硝酸异山梨酯)、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等,并配合良好的日常生活管理,比如情绪稳定、生活规律、睡眠充足、饮食合理等,通常能够改善症状、控制病情,维持正常的生活状态。
心衰患者心律失常的治疗是多维度和全方位的,涵盖了西医和中医的多种方法。 一、西医治疗方案。 从西医治疗角度分析,应根据心衰患者的原发病和合并症,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临床上常用的西药包括β受体阻滞剂以及胺碘酮等。 1、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心慌和心跳加速的症状。 2、胺碘酮:适用于逆转室速和房颤等心律失常症状,而且对缺血
可以通过心电图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来判断是不是心动过缓。 正常成人在静息状态下的心率为每分钟60-100次。当静息心率低于60次/分钟,即可判断为心动过缓,但运动员除外。 心动过缓可分为窦房结功能障碍和房室传导阻滞两大类。其中窦房结功能障碍是指窦房结和心房冲动形成和传导异常的症候群,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频率<50次/min)、窦性停搏(停搏>3.0s)、窦房传导阻滞、慢-快综合征、变时性功能不全。而房室传导阻滞可分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怀疑患有心动过缓,建议及时前往医院的心血
中医治疗心律失常有一定的优势,包括安全性高、独特的双向调节作用、治疗方法多样、作用范围广等。 1、安全性高:中医在日常调理过程中会根据患者的整体状况进行治疗,相对而言,其安全性会比较高。 2、独特的双向调节作用:中医对于心律失常有一个独特的优点,即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可用于治疗同时出现心率过快和过慢的复杂症状。 3、治疗方法多样:中医除了药物治疗外,还有其他治疗手段,如按摩、穴位的揉按和针灸等。这些经络的调理手段也是非常有效的。 4、作用范围广:中医不仅能用于治疗各种心律失常,如心慌、房性早搏、心房颤动、短暂性室性心动过速,还可以用于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