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怎样缓解烧心 - 权威视频
烧心是指在剑突或胸骨后反复发作的一种烧灼感或发热的不适感觉,如果不愿吃药,可酌情采用以下方法缓解烧心症状: 1、饮食调理。适当饮水或食用碱性食物,并通过吞咽动作促使食管向下蠕动,有助于减少食管内的刺激物质,从而缓解烧心症状。部分有烧心症状患者通过咀嚼花生,将花生嚼碎后慢慢吞咽,也可帮助改善烧心症状。 2、膈肌生物反馈。具有烧心症状的患者,可进行腹式呼吸,吸气时膈肌收缩,有助于减少胃-食管反流的发生,从而可缓解烧心症状。所以烧心发作时,及时进行腹式呼吸,可使烧心症状得到一定缓解。
烧心吃什么药管用 - 权威视频
烧心可能因胃食管反流或内脏敏感性过高导致,患者可在消化内科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因酌情应用碱性药物、抑酸药物、神经调节剂或促胃肠动力药物等进行治疗,以缓解症状 。 1、碱性药物或中和胃酸药物。常用药物为含铝制剂,如铝碳酸镁、硫糖铝等。这类药物能很快中和食管内的有害物质,从而较快达到缓解烧心症状的作用。 2、抑酸药物。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或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可以有效治疗胃食管反流,从而缓解烧心症状。 3、神经调节剂。对于没有明确酸或胃食管反流证据的烧心症状,可能是因内脏敏感性过高导致。对于这类烧心患者,可遵医嘱小剂量服用抗焦虑、抗抑郁药
烧心的危害有哪些 - 权威视频
烧心的危害主要包括影响生活质量、造成食管损伤和加重精神心理异常等。 1、影响生活质量。烧心可使患者感觉不适,影响患者心情,同时还会使患者在食物选择上受到很多限制,从而使生活质量受到影响。 2、造成食管损伤。烧心多数是因胃食管反流导致,如果胃食管反流未得到积极控制,长期存在,会造成食管黏膜损伤;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食管纤维化、食管狭窄等。此外,极少数胃食管反流还可能与食管腺癌有一定关系。 3、加重精神心理异常。部分烧心症状与精神心理因素相关,如果烧心症状未得到积极控制,可能会加重精神心理方面的异常。此外,烧心症状和精神心理因素相互影响,还可能导致烧心
经常烧心能治好吗 - 权威视频
烧心并不是一个严重的症状,所以经常烧心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被治好的。治疗烧心的方法包括饮食调理、膈肌生物反馈和药物治疗。 一、饮食调理。适当饮水或食用碱性食物,并通过吞咽动作促使食管向下蠕动,有助于减少食管内的刺激物质,从而缓解烧心症状。部分烧心患者通过咀嚼花生,将花生嚼碎后慢慢吞咽,也可帮助改善烧心症状。 二、膈肌生物反馈。具有烧心症状的患者,可进行腹式呼吸,吸气时膈肌收缩,有助于减少胃-食管反流的发生,从而可缓解烧心症状。 三、药物治疗。烧心大多数情况于酸反流相关,所以遵医嘱酌情应用碱性药物、抑酸药物和促胃动力药物,有助于缓解烧心。 <
烧心症状可以通过饮水、食用碱性食物或小苏打泡水饮用等方法,来缓解症状。 1、适当饮用温热水,可以冲刷食管,促进食管蠕动,稀释胃酸,从而缓解烧心症状。 2、碱性食物。如香蕉、菠菜、苏打饼干等碱性食物,可以中和并减少食管内的酸性物质,进而缓解烧心症状。此外,烧心症状患者通过咀嚼花生,将花生嚼碎后慢慢吞咽,可起到类似黏膜保护的作用,从而也可帮助改善烧心症状。 3、小苏打泡水饮用。适量苏打粉泡水后饮用,可以中和胃酸,达到缓解烧心的作用。但需要注意,不主张饮用苏打水饮料来缓解烧心,因为一般常见的苏打水饮料实际上是含有碳酸的饮料,大量饮用后,可能会使胃内气体
怎样避免烧心 - 权威视频
避免烧心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 1、合理调整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或者浓茶、咖啡、酒精类食物等;尽量少吃甜食,以防刺激胃酸过度分泌;避免高脂饮食,以防延缓胃排空,加重胃食管反流,引起烧心不适。 2、避免腹压增高。长期便秘等原因导致腹腔压力增高,可造成胃食管反流增多,使烧心症状更明显。所以,便秘患者应及时通便,以防腹内压增高后引起或加重烧心症状。 3、减肥。肥胖人群更易发生胃食管反流,引起烧心症状。所以适当减肥,保持正常体重,有助于避免烧心发生。 4、去除内脏高敏感因素。精神心理刺激等因素可导致内脏的高敏感,从而引起功能
胃泌素高是异常表现,通常说明机体存在刺激胃泌素分泌的异常因素。 1、胃泌素高可能提示有神经内分泌瘤。例如胃泌素瘤等,由于分泌胃泌素的细胞过度增长,可导致胃泌素大量分泌,继而可引起胃泌素升高的相关症状。 2、胃泌素高可能提示存在自身免疫萎缩性胃炎。自身免疫性萎缩性胃炎可能会导致分泌胃酸的壁细胞缺乏,继而造成低酸状态,此时由于胃酸偏低,可能会刺激机体分泌大量的胃泌素,从而来刺激胃酸分泌。 因此,如果发现胃泌素高,建议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必要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以防不良情况发生。
胃泌素最主要的生物学作用是刺激胃酸分泌,对胃肠细胞有营养作用。所以胃泌素高可能造成以下方面的危害: 1、如果胃泌素异常升高,会促进胃酸过度分泌,使机体处于高酸状态,而大量的胃酸可能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导致反复、难治的消化道溃疡,甚至引起腹泻等症状。 2、胃泌素过高,对部分神经内分泌细胞(如胃、肠的嗜铬样细胞等)具有营养作用,可能会导致这些细胞异常增生,进而引起相应的神经内分泌细胞瘤;此外,胃泌素对胃肠黏膜细胞也具有营养作用,所以如果胃泌素长期过度增高,还可能会导致胃上皮细胞增生,进而引起胃腺癌等胃部肿瘤。
胃泌素低主要是胃窦黏膜萎缩造成的。 胃癌在我国较多见,大部分发生在胃窦,可能是由于胃窦黏膜长期萎缩后诱发癌变所致。而胃泌素是由胃窦部G细胞(一种特殊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胃窦黏膜萎缩后,G细胞数量随之减少,进而可造成胃泌素分泌减少,导致胃泌素水平降低。 临床上,胃泌素检查通常是胃泌素17检测。 如果胃泌素17水平低,可能提示存在胃窦黏膜萎缩;如果发现重度的胃窦黏膜萎缩,还可能是胃癌的一个前期病变。因此,如果检查发现胃泌素低,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一步行胃镜等检查,以明确具体病因和病变情况。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