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宫外孕会有早孕反应。早孕反应是因为胚胎分泌相应的激素造成的。宫外孕同样会有相应的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孕激素分泌,出现早孕反应。故早孕反应不能作为宫内孕还是宫外孕的一个标志。 确认怀孕后,在怀孕6周(40天左右)时一定要进行B超检查,了解胚胎着床的位置,确定属于宫内孕还是宫外孕。极少数情况下,可发生宫内孕合并宫外孕,故孕妇一定要重视怀孕后的B超检查。
早孕反应一般在怀孕40天左右出现。早孕反应是孕妇在怀孕早期出现的一些身体不适表现,一般在怀孕40天左右出现,有些人可能会早一些,有些人会稍微迟一些。可表现为轻度的疲倦、嗜睡、恶心呕吐等,严重者甚至吐出胆汁等。但极少数孕妇的早孕反应特别严重,绝大多数孕妇的早孕反应较轻,故不必过度担心。且一般到怀孕中期12周以后,早孕反应就会慢慢缓解了。
胎停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胚胎本身的染色体异常是导致胎停的最常见原因,包括染色体数目异常、染色体缺陷等。 2、母体的一些因素可能导致子宫生长的环境出现问题,也会引起胎停的情况,包括母亲患有严重的代谢性疾病、内分泌疾病、免疫方面的疾病等。 3、环境方面的问题也可能导致胎停,如生活在电磁污染等环境污染特别严重的地方,会对胚胎发育产生一定的影响。 4、精神紧张、碰撞、一些剧烈的运动、意外等也可能造成胎停。
胎停有什么征兆吗 - 权威视频
胎停的征兆包括以下几种: 1、特别严重的早孕反应突然消失,可能为胚胎发育不良,导致相关的激素水平下降而致。 2、胚胎发育不良,还可出现阴道出血、肚子疼痛甚至胚胎自行排出等先兆流产的情况。 3、在怀孕中期,通过相关检查发现胎儿生长缓慢,明显小于其孕周;或感觉不到胎动;或有宫缩、破水等情况时,都提示胚胎发育不良。 但在临床上,大部分胚胎发育不良是不会出现征兆的,需通过围产期检查或B超来发现。
有胎心胎芽也会发生胎停。 胎停(胚胎停育)是因为胚胎存在一些致命的缺陷,或在子宫腔内的生长环境不好而引起的。所以,胚胎在最初可能发育的较好,胎心胎芽也按时出现,但后面由于一些因素影响可能出现停止发育的情况。临床上存在怀孕40多天进行B超发现胎囊,甚至胎心胎芽,但12周再次进行B超检查时发现胚胎停育的情况。 所以,怀孕期间孕妇应重视围产保健,遵医嘱按时进行产检,以便及时发现各种异常情况。
胎停如何治疗 - 权威视频
胎停的治疗方法与其发生的时期有关: 1、如果胎停发生在怀孕12周前,应通过药物流产或手术流产的方式尽快结束妊娠。将胚胎从宫腔里面取出的同时,应对胚胎进行遗传学检查,包括染色体分析、基因的检查等。 2、如果胎停发生在孕中期,可通过引产或向宫腔内注射药物的方法,使妊娠物排出。排出的妊娠物也要进行相应的病理、遗传学检查。
胎停一般发生在怀孕12周前。胚胎停育简称胎停,主要指怀孕12周前胚胎停止发育的情况。故胎停一般发生在怀孕12周之前。部分孕妇在怀孕8周之前也可能发生胎停,可表现为怀孕后未出现胎芽,或虽然有胎芽,但一直没有胎心。 此外,胎囊的平均直径大于2.5厘米,却没有胎芽;或胎芽已经长到1.5厘米,还没有胎心,都属于胎停的情况。 总之,胎停可发生在怀孕8周前,也可发生于怀孕12周前。怀孕12周后发生流产的机会就比较少了。
一般胎停后6个月可以开始重新备孕,备孕期间需采取的措施包括以下几种: 1、有过一次胎停史的女性,在重新备孕期间应针对上一次胎停的原因,进行相应的处理。 2、有过两次胎停史的女性,在重新备孕期间一般常规服用阿司匹林,有明确的免疫性疾病者可使用相应的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有明确的子宫畸形者也应在下一次怀孕前进行相应的处理。此外,应纠正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尽量远离装修市场,甚至不建议在下次怀孕前做新的装修、买新的车,也要避免染发等行为。
什么是宫外孕 - 权威视频
宫外孕在医学上称为异位妊娠,是指因受精卵输送回宫腔的时间延迟、输卵管炎症造成受精卵在输卵管内运行受阻、子宫破裂等多种因素,导致胚胎生长在在子宫腔外的情况。其中,胚胎停留在输卵管者称为输卵管妊娠,停留于腹腔里的为腹腔妊娠,生长于卵巢上的叫做卵巢妊娠。此外,剖宫产瘢痕妊娠、宫颈妊娠等也属于宫外孕的情况。
输卵管的炎症造成输卵管不通畅,是导致宫外孕的最常见原因。 正常情况下,卵巢排出卵子后,卵子会进入输卵管与精子结合受精卵。然后受精卵会在输卵管的蠕动下输送回宫腔,此过程大概需要7天。受精卵进入宫腔后会种植在子宫内膜上,继续发育生长。 在受精卵输送的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导致其未能及时的回到宫腔,可造成宫外孕。如输卵管炎可引起管腔变窄,从而导致受精卵在输卵管内运行受阻,而停留于输卵管内,发生输卵管妊娠。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