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克罗恩病不治疗,肠道溃疡加深,可能引起肠道出血、穿孔;此外,多发的溃疡可能会影响肠道功能,从而出现消瘦、贫血等症状。 1、肠道出血、穿孔:如果克罗恩病不按医嘱治疗、不维持治疗,甚至不治疗,疾病长期不愈,肠道溃疡可能会反复发作,继而导致溃疡加深,从而可能引起肠道出血,甚至造成肠穿孔。 2、消瘦、贫血:多发的溃疡可能会使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变差,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可能出现体重减轻、贫血等症状。 虽然克罗恩病是一个良性疾病,但是其病程是恶性的,尽管克罗恩病不像肿瘤一样消耗体内能量,但是它可以阻碍人体的消化吸收,如果疾病长期不愈,可对机体健康造成严重不
克罗恩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药。 克罗恩病的治疗目标不是缓解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因为症状即使经过治疗得到缓解,溃疡也可能并没有愈合,所以在症状缓解后,患者通常仍需继续用药治疗,以促进肠黏膜彻底愈合。此外,因为克罗恩病容易反复发作,而且每次复发,病变可能会加重,同时随着病情复发,治疗也可能愈发困难。因此,克罗恩病患者肠黏膜愈合后,仍应长期用药维持治疗,以尽可能避免疾病复发。 建议克罗恩病患者及时前往消化内科就诊,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规律、长期服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克罗恩病患者主要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克罗恩病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2、克罗恩病患者存在肠道黏膜溃疡情况,因此应清淡饮食,尽量避免食用刺激性或粗纤维的食物,以防溃疡加重,甚至发生穿孔、出血等不良情况。 3、克罗恩病患者应严格遵照医生的嘱托长期用药维持治疗,而且不可因症状好转而自行停药。 4、克罗恩病患者应定期前往正规医院进行相关血液检查,以了解疾病的恢复情况。 5、克罗恩病患者应避免食用不洁食物,以防引起肠道感染,导致溃疡加重或疾病复发。
克罗恩病患者一般不能吃以下种类的食物: 1、克罗恩病患者应避免吃辛辣食物,以防对患者肠道溃疡产生刺激,进而诱发或加重病情。 2、克罗恩病患者应避免吃粗纤维的食物(例如芹菜、白菜等),以防导致溃疡加重,甚至引起肠道内出血。 3、克罗恩病患者由于肠道内多发溃疡的原因,其消化吸收功能可能已经受到影响,所以还应避免吃不干净、烧烤类的食物。 4、虽然有些中医理论认为克罗恩病患者应避免吃牛、羊肉和海鲜,然而西医并无相关饮食禁忌,但通常会建议克罗恩病患者避免吃会导致过敏的食物。 建议克罗恩病患者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的饮食调理,
健康人的胃肠道内寄居着种类繁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被称为肠道菌群。肠道菌群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各菌间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在胃肠道内形成一种生态平衡。一旦由于饮食问题、疾病病变等导致内机体外环境发生变化,使得正常菌群组合被破坏,肠道菌群的生态平衡被打乱,这种情况则叫做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菌群失调首先引起肠道症状,例如腹泻、便秘、大便习惯改变等,还可能引起腹胀、纳差、食欲不佳等。此外,随着对肠道菌群研究的深入,发现肠道菌群失调不光影响肠道,还可能对糖尿病、高血压、代谢异常、高血脂等造成一定影响。 因此,发生肠道菌群失调后,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以改
肠道菌群失调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肠道菌群失调可能会引起肠道功能改变、动力改变,导致大便习惯改变,出现腹泻、便秘等症状。此外,还会产生过多的代谢产物或者气体,引起腹胀、纳差等消化不良症状。 2、根据前沿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调还可能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代谢等有关。 如果患者出现疑似症状,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就诊,并在经验丰富的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进行医治,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正常人的肠道内存在数量庞大的细菌,通常肠道内各菌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处于动态平衡,如果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平衡状态被打破,则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引起肠道菌群失调的因素包括: 1、抗生素、抑酸剂等药物的应用。长期应用抗生素,可导致肠道内对抗生素敏感的菌群减少,耐药菌过度繁殖,进而导致菌群失调;此外,具有抑制胃酸作用的PPI(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也会引起肠道菌群失调。 2、进食不洁食物。当进食不干净的食物以后,一些有害菌群会随食物进入肠道内,继而打破正常菌群的平衡,引起肠道菌群失调。 3、饮食结构的改变。不同地域的饮食习惯不同,由于外出旅游等原因,
一般情况下,主要是通过相关症状来判断是否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如果患者出现大便习惯改变、腹部相关症状,而且具备引起肠道菌群失调的相关因素,通常就可以判断存在肠道菌群失调的情况。 此外,临床有时还可能会通过检查粪便里球菌与杆菌的比例是否发生变化,进而判断是否发生肠道菌群失调,但由于肠道球菌与杆菌的比例呈动态改变,所以这种检查方法并不十分准确,临床也较少应用。另外,还可以通过高通量的分析,判断大便里每一种细菌含量是否有改变,从而了解有无肠道菌群失调,但这种方法目前仅限于科研时应用。 怀疑发生肠道菌群失调,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消化内科就诊,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检查,
健康肠道内菌群的种类繁多,并且会随着地域、国家、人群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肠道菌群失调会引起菌群的多样性下降、益生菌种类减少,从而导致肠道疾病的发生。肠道菌群失调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病因治疗和药物治疗。 1、病因治疗。去除病因,以帮助恢复健康菌群。如果是应用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应停用原抗生素,更换合适的抗生素;如果是饮食习惯改变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应恢复原来的饮食习惯。 2、药物治疗。又称益生菌治疗,肠道益生菌类药物种类繁多,最常见为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枯草杆菌、酪酸梭菌,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此外,进食含益生菌的保健品、酸奶等,对改善肠道菌群失调也有一定帮助
肠道菌群失调可以遵医嘱应用益生菌类的药物治疗。 所谓的肠道菌群失调,就是指正常人体肠道内处于动态平衡的各种细菌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后,菌群间的动态平衡被打破的情况,可能会引起腹泻、便秘等症状。出现肠道菌群失调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益生菌类药物进行治疗,有助于增加肠道内益生菌含量,抑制菌群失调环境,促进肠道菌群动态平衡的恢复。常用的益生菌药物包括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枯草杆菌、酪酸梭菌等。此外,进食含益生菌的保健品、酸奶等,对改善肠道菌群失调也有一定帮助。 建议肠道菌群失调患者在消化内科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多种益生菌联合应用,以获得较好疗效。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