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下肢麻木需要做以下检查: 1、下肢血压检查:可检查下肢血管是否存在病变。下肢麻木最常见的血管病变的下肢动脉硬化斑块形成,检查可发现脚踝部动脉血压下降、脚趾趾动脉血流量减低。正常情况下脚踝血压与肱动脉血压比值大于1,即脚踝血压通常大于或等于上肢肱动脉血压,如果发现脚踝血压明显下降,就需要考虑下肢动脉硬化、狭窄、闭塞等问题。 2、血管的影像学检查:人体血液从心脏流向肢体,然后经过静脉血管回流到心脏构成循环。由于人长期直立行走,血液容易淤滞到下肢,因此常引起下肢静脉曲张、毛细血管扩张、脚踝部水肿等情况,需要检查静脉血管的情况。可以通过下肢动静脉血管彩超检查血管创伤等
下肢麻木应该根据病因进行治疗。下肢麻木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因此首先要明确诊断,然后再进行针对性治疗,具体如下: 1、下肢血管病变导致的下肢麻木:病情较轻时可以用保守方法进行治疗,特别是是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治疗、降脂治疗、控制血压治疗、控制血糖治疗等,有助于延缓动脉硬化进程、改善血管狭窄。静脉回流不畅时,应保持抬高下肢的姿势休息,并要避免久站、久坐,必要时还可以穿医用减压袜改善症状。 2、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的下肢麻木:主要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的下肢麻木,应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改善症状。很多药物都可以神经的营养状况,对患者很有帮助。<
下肢麻木应根据病情吃适当的药物,建议患者遵医嘱进行治疗,具体如下: 1、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导致的下肢麻木,应进行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通常采用降血脂、抗血小板、控制血压、控制血糖、控制尿酸、控制同型半胱氨酸等药物治疗,以改善循环。 2、营养神经药物:B1、B12等B族维生素、甲钴胺药物,有营养神经的作用,对部分下肢麻木患者有一定帮助。 3、非甾体抗炎药:下肢麻木同时伴有疼痛的患者,可以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有消炎镇痛的作用,有助于改善症状,比如洛索洛芬钠等药物。应注意,者部分药物可能对消化
颈动脉夹层是发生在颈段动脉的动脉夹层疾病,具体如下: 1、病因:血液通过颈动脉撕裂口,进入动脉内膜和中膜之间或中外膜交界处,导致颈动脉壁分成两层,影响血流通过,进而引起颈动脉的继发狭窄或是瘤样扩张。 2、危害:颈动脉夹层发作比较急骤时,可能引起急性脑缺血发作、导致脑卒中。年轻人发生脑卒中时,首先就要排除颈动脉夹层。颈动脉夹层引起卒中占缺血性脑卒中的比例,在全体人群中大约是2%,而在年轻人以及中年人中大约是10%~20%。 3、发病特点:患大动脉炎的青年女性、结缔组织病患者,更容易发生颈动脉夹层。 建议出现异常情况的患者及时就医,寻求
颈动脉夹层的病因与以下几方面因素有关: 1、动脉血管改变:颈动脉夹层与动脉血管本身的改变有关,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后,颈动脉内膜增厚,然后形成斑块,斑块逐渐增大会导致管腔狭窄,进而引起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塞。由于斑块本身不稳定,在血流反复冲击下斑块可能被血流掀开,导致血流进入血管壁中间、引发颈动脉夹层,最终可导致整个颈动脉急性闭塞。 2、自身免疫病:比如大动脉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引起血管全层的炎症性疾病,血管内膜发生炎症的情况下,遇到血流冲击,血管可能被血流一分为二,导致血流进入血管壁中间引起血管夹层。 3、其他:如颈部外伤、剧烈运动、高血压、
颈动脉夹层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 1、介入治疗:急性颈动脉夹层首先要考虑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可以恢复血管壁正常结构,避免夹层持续扩展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等情况出现。 2、溶栓治疗:颈动脉夹层合并缺血性病变时,在恢复血流的情况下应给予溶栓治疗,早期溶栓有助于预防脑卒中等不良后果。 3、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治疗是预防颈动脉夹层后发生脑缺血的重要措施,夹层治疗后要长期进行抗血小板治疗。 4、其他: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还应根据患者情况配合降脂药物、控制血压药物、控制血糖药物进行治疗,以改善预后、防止继发损害。
一部分颈动脉夹层需要做手术。颈动脉夹层是否需要手术,与病变程度、性质以及特点有关,部分需要进行手术,部分并不需要进行手术,具体如下: 1、不需要手术治疗的情况:大部分颈动脉夹层可以通过积极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可能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2、需要手术治疗的情况:部分颈动脉夹层直接引起了颈动脉闭塞,需要通过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开通血管。急性动脉夹层的手术指征,主要包括药物控制不佳、神经症状持续恶化、脑供血显著减少、无法进行抗凝治疗、出现症状性动脉瘤、动脉瘤扩大等。 颈动脉夹层指血液通过颈动脉撕裂口,进入内膜和中膜之间或进入中外膜交界处,
颈动脉夹层手术有一定风险。相对于锁骨下动脉、肢体动脉或胸腹主动脉的动脉夹层,颈动脉夹层有其特殊的手术风险,具体如下: 1、颈动脉夹层手术时,需要在病变血管上进行治疗,夹层的相关因素仍然存在,比如粥样硬化斑块、血栓形成、血管内膜炎炎症斑块脱落等,都容易引起继发的脑梗塞、脑中风,因此手术中存在风险。 2、颈动脉夹层多发生在球部的上方移行区,这一病变位置比较高,介入手术、开放手术都有一定难度,患者有一定的死亡风险,还有发生脑卒中的可能。 3、颈动脉夹层血管重建手术后,部分患者会出现移植物再狭窄的情况。特别是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在介入治疗后,发生
少数颈动脉夹层可以自愈。颈动脉夹层破口比较小,撕裂的夹层面面积比较小时,患者局部形成血栓、血栓机化后可以使假腔闭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自愈。 应注意,颈动脉夹层破口比较大、撕裂范围很大时通常无法自愈,需要进行进行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以免出现严重损伤。建议患者前往正规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在准确诊断后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部分颈动脉夹层可以治好,如果治疗及时,通常预后比较好。颈动脉夹层属于发病率较低,但致死率和致残率比较高的疾病,患者的预后与治疗时机、治疗方式密切相关。如果治疗及时,积极采取介入治疗、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控制血压等措施,可以有效避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患者的预后比较好。 颈动脉夹层在青壮年较多见,通常以突然发作的颈部或颅内的剧烈疼痛为主要表现,进展较迅速。如果颈动脉夹层诊断不及时、治疗延迟,则可能导致缺血性脑卒中、肢体偏瘫等情况,严重时会导致失血性休克,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