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静脉血管瘤发生的原因,主要是遗传、妊娠期异常、雌激素过多以及后天因素四方面。静脉血管瘤一般指海绵状血管瘤,与静脉曲张所导致的血管迂曲扩张不同,可能是一方面原因为主、其他方面原因共同影响导致的,具体如下: 1、遗传:海绵状血管瘤有一定遗传倾向,目前证实与常染色体变异有关。 2、妊娠期异常:母亲在怀孕早期特别是怀孕前三个月,受到病毒感染、辐射或是其他相关因素,可能导致胎儿发生海绵状血管瘤。 3、雌激素过多:母亲的雌激素受饮食、环境等因素影响,比如长时间进食含有添加剂的食物、肉类,就可能导致母亲雌激素生成过多,进而导致胎儿发生静脉血管瘤。
静脉血管瘤主要的症状是皮肤肿物。静脉血管瘤指静脉血管畸形,最常见海绵状血管瘤,具体如下: 1、肿物表现:海绵状血管瘤主要表现为皮肤上的隆起肿物,肿物的质地柔软、有一定压缩性,用手按压后可以自行恢复原来的形状。位置比较浅表的肿物,颜色一般是蓝色、浅蓝色的;位置比较深的肿物,一般是正常的皮肤色。 2、发生部位:可以发生在头面部、肢体、手足等部位。 3、自觉症状:患者一般没有明显自觉症状。 4、病情变化:肿物会随身体增长而成比例增大,进展比较缓慢,青春期及外伤可能会导致进展加速。
可通过以下特点判断是不是静脉血管瘤: 1、静脉血管瘤出生时就存在,之后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大,且病变范围的增大与身体的增长成比例。 2、静脉血管瘤表现为皮肤表面微微隆起的肿物,形态如海绵,颜色呈蓝色或紫红色,按压可缩小、按压结束后还可恢复原状。 3、静脉血管瘤大部分是海绵状血管瘤,属于静脉血管畸形,好发于颜面、颈部、头部、四肢等部位。 4、静脉血管瘤由缺乏肌层和弹力层、衬以内皮细胞的、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海绵状血窦组成,血窦间没有正常的神经组织。病灶内可有不同时期的出血,血窦内还可出现凝固和半凝固的血块,伴有不同程度的机化、钙化,用手按压
静脉血管瘤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 1、手术治疗:主要通过外科手术将病变组织切除,以此达到治疗目的。发生在肢体以及范围比较小的静脉血管瘤,可以通过手术完整切除;与重要器官相连或是发生在关节附近的静脉血管瘤,可能只能进行局部切除,以保护器官、关节的功能。 2、冷冻治疗:病变范围小、位置浅表的静脉血管瘤,进行冷冻治疗效果比较好。 3、放射、同位素治疗:可利用放射元素产生的γ射线攻击病变组织细胞,以终止核蛋白合成、导致病变细胞死亡或凋亡,然后通过组织修复达到治疗目的。 4、硬化剂治疗:将硬化剂注入到血管瘤组织内,可以引起无菌性炎症
一部分静脉血管瘤需要做手术。静脉血管瘤的治疗方式与病变部位、大小、与周围脏器的关系有关,需要综合这些信息制定治疗方案,范围比较小、位置浅表的静脉血管瘤可以采用非手术治疗,而以下情况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1、静脉血管瘤有出血倾向、溃破后引发感染或是影响周围器官正常功能时,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2、静脉血管瘤生长较快,可能压迫周围脏器,且位置特殊无法进行冷冻、硬化剂等治疗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以解除血管瘤对周围脏器的压迫。
静脉血管瘤严重吗 - 权威视频
一部分静脉血管瘤比较严重。静脉血管瘤的严重程度,与病因、性质、部位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静脉血管瘤不严重,病情可控,但也有部分血管瘤比较严重,具体如下: 1、静脉血管瘤发生在头面部或其他特殊部位,可能会影响视力、面容,还可能引起继发感染、出血、疼痛等症状。 2、海绵状血管瘤如果没有及时接受治疗,可能压迫神经、肌腱或是周围组织器官,可引起疼痛、脏器功能障碍,发生在四肢还可导致四肢肿胀、关节活动异常,会影响日常生活。 出现以上严重情况时,患者应及时就医、评估病情,然后进行针对性治疗。患者通常可选择血管瘤专科或血管外科等相关科室就诊,以明确病因、进行治疗
静脉血管瘤一般不会自行消失。静脉血管瘤大多会持续存在、不会自行消失,且在儿童、青少年身体增高的时期,血管瘤也会随身体增高而成比例增长。 应注意,静脉血管瘤发生在特殊部位时,会引起相应的功能障碍以及畸形。静脉血管瘤发生在脸颊、面部、舌头、唇部等位置,会影响美观。静脉血管瘤还可能出现感染、破溃、出血、疼痛等情况,如果没有及时治疗,还可能压迫肌腱及周围组织器官,导致相应的功能障碍,比如发生在四肢的静脉血管瘤会导致四肢肿胀、关节活动异常,进而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多数静脉血管瘤可以治好,少数可能无法完全去除。静脉血管瘤的血流速度较慢,属于一种低流量的血管畸形,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好,多数可以治好。静脉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包括冷冻治疗、放射治疗、硬化剂治疗、光动力治疗、介入治疗等,这些方法都可以消除静脉血管瘤的病变范围,还可能达到彻底根治,疗效较好。 应注意,有些静脉血管瘤无法完全去除。这些静脉血管瘤通常位置比较特殊,彻底根治可能会对周围的脏器或组织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一般进行局部切除或减瘤手术,预后也比较好,无需过分担心。
下肢麻木可能与多种疾病有关,具体如下: 1、周围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可引起下肢麻木,尤其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以导致双腿、双足的对称性麻木,比较多见,患者麻木的范围大约是穿袜子可以覆盖的范围。除糖尿病外,部分结缔组织病也可导致周围神经炎或周围神经病变。 2、腰椎退行性改变:腰椎退行性改变可引起下肢麻木,尤其是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可以导致下肢麻木甚至疼痛症状,肢体运动后更明显。 3、动脉硬化狭窄:下肢动脉硬化狭窄可引起下肢麻木,尤其是双下肢动脉斑块形成导致血管狭窄、下肢供血不足时,会导致双下肢麻木。患者下肢可出现蚁行感,类似于虫子爬过的感受
下肢麻木可以挂周围血管科、骨科、内分泌科、糖尿病足专科、神经内科或风湿免疫科。下肢麻木的病因、病变性质存在差异,应根据情况选择就诊科室,具体如下: 1、周围血管科:下肢麻木可能与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有关,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足、动脉硬化闭塞症等都可以导致下肢麻木,下肢静脉功能不佳、静脉回流差也会导致下肢麻木,因此可以前往周围血管科就诊。 2、骨科:下肢麻木可能与一侧肢体偏重、运动因素有关。如果患者在上下台阶、突然起身时有麻木、疼痛加重的表现,需要排除腰椎或坐骨神经相关问题,可以前往骨科就诊。 3、内分泌科、糖尿病足专科:下肢麻木可能与糖尿病周围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