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勃起功能障碍的病因复杂多样,可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勃起功能障碍俗称阳痿,是指男性阴茎不能够维持足够的硬度和时间,以完成满意的性生活。 一、内在因素 1、生殖器发育不完整或有功能障碍,可能会对男性的勃起造成一定影响。 2、男性生殖系统局部的疾病以及一些慢性疾病,如精索静脉曲张、附睾炎、睾丸炎、前列腺炎、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都可能对男性的勃起产生负面影响。 二、外在因素
勃起功能障碍俗称阳痿,是指男性阴茎不能达到足够的硬度,且不能维持满意的性生活,病程一般在三个月以上,通常对男性的自尊、自信造成巨大伤害。 目前认为,勃起功能障碍是一个与身心都有关系的疾病。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认为勃起功能障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有一定的病因以及发病机制,也有相应的治疗方法。因此,男性患有阳痿时,应积极治疗,不必有过大的心理负担。
作为男性在化验精液的时候经常会发现精液黏稠度高,就叫做精液不液化。通常医学上界定精液不液化是以精液排出体外,在室温放置60分钟后精液仍然比较黏稠,甚至有胶冻样物质,分为完全不液化和部分不液化。精液不液化对于男性来说会使精子的活力受到影响,主要的症状表现是前列腺和精囊分泌功能的异常。在日常生活中是要注意保护附属性腺,可减少精液不液化的发生。另一方面尽可能要通过日常的生活来改善它,比如说通过适当的吃蔬菜、水果,这些都对前列腺功能有帮助,同时不要酗酒、不要饮食辛辣,这些会损害前列腺的分泌功能。再有要多吃一些坚果,比如核桃等含有前列腺功能所必需的一些微量元素,这都会对前列腺功能有改善,对减少精液
什么是畸形精子症 - 权威视频
畸形精子症顾名思义就是精子的外观形态是畸形的。如果精子形态异常超过了一定的频度,就可以诊断为畸形精子症。健康男性正常形态精子应该在80%以上,如果低于80%就称为畸形精子症。世界卫生组织第5版标准,精子的正常形态率是4%,只要正常形态精子没有达到4%,就叫精子形态异常,但与精子畸形不完全一样,目前世界卫生组织第5版的形态标准并没有精子畸形的定义。
畸形精子症主要是由内因和外因所导致的,内因是某些遗传代谢性疾病损害睾丸的生精功能,从而出现大量的畸形精子,如圆头精子、无头精子、大头针样精子等。外因是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等。睾丸发育不好、睾丸内生殖激素水平的异常、严重的精索静脉曲张、严重的食物中毒、环境有害因素等都可能会导致精子畸形症。精子畸形症是多因素导致的,少数患者是由于遗传或者自身内分泌的原因引起的,大部分患者和环境、饮食、生活方式等有关的。有毒有害的物质通过各种途径,不断的作用于男性的生殖器官,最后导致精子发育异常。
畸形精子症会影响生育。大多数人精液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畸形,但并不会影响生育。只要不是百分之百的畸形精子症,仍然是有自然怀孕的机会。真正严重畸形的精子是不容易怀孕或者没有任何怀孕的机会。世界卫生组织第5版的形态标准只用与判断是否有畸形精子,在临床上对自然怀孕的判断价值不是很大。
什么是少精子症 - 权威视频
少精子症的诊断应该满足两个条件,第一,精子密度低于正常标准,即每毫升精液中精子数量不低于1500万;第二,精液量精子总数小于4000万。发生少精子症的原因很多,在临床上有很多方法去诊治,最重要的是要去筛查造成少精子症的原因,采用针对性的措施加以纠正,绝大部分患者是可以获得满意效果。对于严重少精子症或者久治不愈的患者,可以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如试管婴儿单精注射来解决生育问题。
少精子症的调理包括医学上的调理和生活中的调理。医学上的调理主要是通过药物来改善精子的密度,医生会针对病因(如高泌乳素血症、雄激素低下、前列腺炎等)给予针对性的药物,对于病因不明确者,多采用综合疗法。除了寻求医学帮助外,患者还需调整生活方式,不酗酒,不吃辛辣、有毒有害的食物,适当运动,注意休息和调整情绪。精子少会使配偶自然怀孕的几率小,在生活中注意感情和性生活的和谐,也是有可能自然怀孕的。
弱精子症的男性精子活力低下,会使配偶自然怀孕的几率降低,除了接受医学检查以寻找病因外,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进行相应的调整,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的物质、不要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情绪,使机体处于良好的状态,有助于弱精子状态的改善。此外,还需注意密切夫妻感情。
什么是免疫性不育 - 权威视频
免疫性不育是指由于免疫异常导致的不能生育。免疫又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免疫性不孕主要由体液免疫的抗精子抗体引起,抗精子抗体阳性导致的免疫不育发生率大概在9%左右,许多患者即使经免疫调节,仍不能获得自然生育。目前对于免疫性不育的治疗,除了通过药物治疗外,更多的可通过辅助生殖技术进行。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