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畸胎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 权威视频
卵巢畸胎瘤的治疗方法应根据肿瘤的大小、患者的病变情况而定。如发现卵巢畸胎瘤,应在1~2个月经周期后复查超声。若超声提示畸胎瘤仍然存在,1公分以下者可以继续观察,再酌情处理;1~2公分以上者一般建议进行手术治疗。畸胎瘤达3~4公分而不愿手术者,存在发生卵巢囊肿扭转的风险。特别是密度不均匀的畸胎瘤,在运动时或弯腰时,可能导致卵巢囊肿的扭转。若治疗不及时,可能发生扭转坏死,就需切除这一侧附件。
故一旦发现了畸胎瘤,应尽量争取早期治疗,避免卵巢囊肿扭转的发生。
卵巢畸胎瘤会复发吗
- 权威视频
卵巢畸胎瘤一般不会复发,但部分术后患者存在复发可能。故术后一定要遵医嘱定期复查,如B超提示肿瘤有复发的迹象,应积极处理。卵巢畸胎瘤是一个密度不均匀的肿瘤,瘤内可能含有骨骼、毛发、油脂等。身体发生剧烈运动时,肿瘤可能发生扭转,扭转时间长可能会导致卵巢坏死,就需切除这一侧附件。
卵巢畸胎瘤的术后注意事项
- 权威视频
卵巢畸胎瘤的术后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几点:
1、注意不要剧烈运动。避免肿瘤发生扭转坏死。
2、少数患者的肠子会在拔穿刺管时,随着气流嵌顿到右下腹的穿刺口上,导致嵌顿性肠梗阻的发生。所以,应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发热、腹部疼痛、排气等症状,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3、由于术中会使用电器械、双极等进行止血,术后结痂有时会脱落,引起内出血,出现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如有心慌、血压下降、脸色白、头晕乏力等表现时,应及时就医,除外内出血的可能性。
卵巢畸胎瘤会影响生育吗
- 权威视频
卵巢畸胎瘤一般不会影响生育。但密度不均匀的畸胎瘤在患者剧烈运动时,可能发生扭转,若不及时处理,卵巢可能发生坏死,就需将一侧附件切除。此时,可能会对生育产生影响。故卵巢畸胎瘤患者一旦确诊,应及时处理。
如孕期进行B超检查发现卵巢上有畸胎瘤,可在怀孕16周左右,即胎盘形成后进行手术治疗,不易引起流产、早产;也可在剖宫产时进行手术切除;还可在分娩完成后,产后恢复正常,再择期进行腹腔镜手术。
卵巢畸胎瘤日常要注意什么
- 权威视频
卵巢畸胎瘤患者日常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卵巢畸胎瘤是一个密度不均的球体,瘤内含有牙齿、骨骼、毛发、油脂等。剧烈运动时,包括转身、瑜伽等,可能会引起该肿瘤发生扭转。若治疗不及时,扭转时间长可能会导致卵巢坏死,就需切除这一侧附件。
故一旦发现畸胎瘤,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如果不能及时做手术,在等待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剧烈的活动。上学的儿童应尽量避免参加体育课,手术后再恢复体育活动。
子宫内膜增生会癌变吗
- 权威视频
部分子宫内膜增生可能会癌变。子宫内膜增生在病理上可分为不伴非典型性增生、非典型性增生两大类。
1、不伴非典型性增生:如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和复杂型增生。其基本上是一个良性病变,且发展为非典型性增生的几率非常低。
2、非典型性增生:属于癌前病变。若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少数患者可能会进展为子宫内膜癌。
宫颈病变是宫颈癌吗
- 权威视频
宫颈病变(CIN)不是宫颈癌,但部分属于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宫颈病变在病理上有两种分类方式。既往分为3级,即CIN1级、CIN2级、CIN3级。而目前根据WHO女性生殖器肿瘤分类(2014),将其分为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和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两大类。
1、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包括CIN1级和部分CIN2级。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此部分病变不属于真正的宫颈癌癌前病变。
2、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包括部分CIN2级和CIN3级。此部分病变具有癌变潜能,属于真正的宫颈癌癌前病变。若未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发展为宫颈癌。
宫颈病变转癌几率大吗
- 权威视频
宫颈病变转癌几率与其病理分类有关。目前根据WHO女性生殖器肿瘤分类(2014),可将宫颈病变分为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和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两大类。
1、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宫颈癌前病变,故关于其转移成癌的几率目前尚无定论。
2、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癌变潜能。若未经积极有效的干预治疗,约60%~70%的患者会发展为宫颈癌。因此,常在此阶段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来阻断其发展成宫颈癌的进程。
什么是子宫黏膜下肌瘤
- 权威视频
子宫黏膜下肌瘤是子宫肌瘤的一种类型。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根据肌瘤与子宫壁的关系,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
1、浆膜下肌瘤是指肌瘤位于子宫最外层,肌瘤向子宫浆膜面生长,突出子宫外表面,表面被浆膜覆盖。
2、肌壁间肌瘤最常见,肌瘤位于子宫肌壁内,周围被肌层包围。
3、黏膜下肌瘤是指肌瘤向宫内生长,突出于宫腔,表面被黏膜覆盖。且根据瘤体凸向宫腔的具体比例,还可分为很多种类型。①所有的瘤体基本上全部都在宫腔内;②大部分瘤体位于宫腔内,而少部分位于子宫肌层内;③少部分瘤体位于宫腔内,而绝大部分位于子宫肌层内。
子宫黏膜下肌瘤的分型有哪几种
- 权威视频
子宫黏膜下肌瘤根据其突出于宫腔、表面被黏膜覆盖的比例,可以分为以下4种类型。
1、0型:所有的瘤体基本上全部都在宫腔内。
2、Ⅰ型:50%以上的瘤体位于宫腔内。
3、Ⅱ型:20%~50%的瘤体位于宫腔内,其余部分位于子宫肌层内。
4、Ⅲ型:较少见。少部分瘤体位于宫腔内,而绝大部分位于子宫肌层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