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老年性精神病,专业术语为老年期精神心理障碍,是指老年人出现了一些精神活动的异常,就是其整个的精神活动,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情感等都与正常的老年人不太一样,或者是和老人之前的表现状态不同。 老年期精神心理障碍,通常表现为幻听、思维方面出现问题、行为改变甚至智能改变。幻听即在周围并没有人,但是老人却说听到了有人;思维方面出现问题是明明没有人讲老人的坏话,但老人却觉得其他人在议论他,觉得其他人对他不好或者即将发生不好的事情,这是一种脱离正常的想法,如果老人坚信,就可能是妄想;行为改变即老人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导致不敢出门,或者是不愿干活,变得非常懒惰;智能改变即老人可能记性不佳,
老年人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以情绪障碍为突出表现的。这种是最常见的,主要是老人的情绪发生了变化,比如抑郁、焦虑、双相障碍等。抑郁就是不高兴,焦虑是指特别紧张,双相障碍是指老人可能一段时间高兴,一段时间不高兴。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老年期的抑郁障碍在老年人群中能达到百分之十几甚至百分之二十三,但需要注意,抑郁障碍并不一定是抑郁症。 2、以认知功能障碍为突出表现的。比如记性不佳,有时会出现判断能力下降、能做的事情做不了,还会出现多疑。 3、精神病性障碍。比如当老人骨折以后进行了手术治疗,然后出现了非常明显的行为紊乱,还可能出现一些幻觉、
老年性精神病专业术语称为老年期精神心理障碍,不同的类型的精神心理障碍的病因有所不同,但从宏观上主要将其分为生物学改变、社会心理因素、纯生物学因素等。 1、生物学因素。即由于机体老化或其他躯体疾病对精神活动产生的影响,比如患者年纪大之后,记性不佳,从而出现痴呆,痴呆之后就会伴有很多的精神、行为改变,或者出现了卒中从而产生了一些问题。 2、社会心理因素。但老人家中在此段时间出现了一些问题,包括子女离婚或者老伴生病等,此时老人就会出现一些压力,这就有可能出现心理问题,如失眠、情绪不好。但是此类情况产生严重精神病的可能性并不是非常大,可能是老人发生精神心理障碍的诱因。
老年性精神病专业术语为老年期精神心理障碍,其临床表现主要分为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智能障碍、意识行为障碍以及对疾病的认知能力障碍等。 1、感知觉障碍:这是最常见的症状,主要是幻觉、幻听或者幻视,比如患者莫名其妙地听到有人或者看见有人,但其他人并没有听见或看见。 2、思维障碍:主要是妄想,部分患者会觉得好像他人做事情就是针对他,合伙来害自己,但其他人并没有这个意思。 3、情感障碍:主要是情绪的低落和高涨,部分患者会觉得自己不高兴,做什么事情都没有精力,特别容易急躁或者高兴,总是精力充沛,甚至不需要休息,还多管闲事。 4、智能
老年性精神病即老年期精神心理障碍,主要靠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的结果来确诊。 1、临床表现。精神疾病是以外在表现形式作为临床特征,主要依据精神检查,即通过医生和患者进行交流,从而进行专业性的判断,确定是否患有精神疾病,以及明确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2、辅助检查。部分精神疾病可能存在一些特定的表现形式,因此,一些辅助检查可能会提供一些帮助。比如,部分患者认知功能不好,可能患有痴呆,则其在做认知测查时,就可能有记忆力下降或者反应能力下降的表现;一些疾病在其特定的阶段,会表现出某一种生物学特征的变化,比如脑电功率的变化或者红外检查时红外热成像的变化。
老年性精神病专业术语称为老年期精神心理障碍,由于精神专业相对来讲有自己的特点,因此治疗主要是由专业医生去指导进行的,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 1、药物治疗:临床上,很多药物都可以帮助精神心理问题的患者尽快地恢复,比如多萘哌齐、氯丙嗪等。很多患者担心药物成瘾的问题,但是通常多数药物不存在此类问题,而且虽然不同的药物可能存在一些个体差异,但只要使用恰当,疗效还是很好的。 2、心理治疗:该治疗在精神心理疾病的治疗上非常重要,但是需要注意,心理治疗并不单单是简单的拉家常、做思想工作,而是有专业导向的,而且每一个心理治疗的流派,所遵循的基本原则都是不太一样的,而老
老年性精神病专业术语为老年期精神心理障碍,在照顾老年期精神心理障碍患者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如果患者仅仅是心理的情绪问题,可以适当多一些支持、鼓励、疏泄,使患者能够有力量更好地应对目前的困境。如果患者是由于一些特定的病理原因造成的,比如痴呆患者,如果在照顾时每天讲道理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患者依然不能知道他所谓的东西丢了,实际上是想多了。此时,除了要帮助、鼓励、支持患者外,还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疾病特点,采取对应的措施。 1、对于抑郁症患者,如果不进食,则需要增加营养,保证患者的饮食,同时注意防止其因为情绪低落,而出现自伤、自杀的行为。
老年性精神病专业术语为老年期精神心理障碍,想要预防老年期精神心理障碍,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尽量地防范可能会造成心理问题的危险因素,即一级预防。比如最近一段时间连续生病,家中也不顺利,就会造成老人的心理压力较大,出现失眠、心情不稳定等症状,此时,如果把问题及时解决,就能让老人的情况不再继续发展,出现明显的焦虑、抑郁甚至其他问题等。 2、当出现一些问题苗头时,积极地采取措施,使这些苗头不再继续发展。比如老人此时有失眠、情绪低落,或者觉得记忆力下降、行为异常等情况,则需要带老人到精神科医生处就诊,由医生进行明确的诊断,如果出现异常,则需遵医嘱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纠
老年抑郁症是一种俗称,临床上更多地称之为老年抑郁障碍,这是由于老年期特别典型的抑郁症其实并不多见,更常见的是以抑郁为突出表现。老年期抑郁障碍的临床表现,和年轻的抑郁障碍是相似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情绪表现:该疾病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情绪低落,患者会出现不高兴、兴趣减少,不愿意做任何事情,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烦躁、易生气等症状。 2、躯体表现:患者可能出现很多不适症状,但经过心内科、呼吸科等多个科室的详细检查却并未发现实质性病变。部分老人可能伴有比较明确的特定躯体障碍,比如剧烈的疼痛。 3、生活状态的变化:包括睡眠障碍、食欲减退、理解能力下降等,部
老年人得抑郁症的原因主要包括生物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或者疾病因素等。 1、生物学因素。部分抑郁症患者是由于其体内某些生物递质或者神经功能发生了变化,从而出现的一个异常的表现,而老年人抑郁症的这种表现更有特点,比如,患者可能有脑血管疾病,而长期高血压、冠心病影响了脑的功能。 2、社会心理因素。当进入老年后会出现比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对老人的精神心理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退休后不像之前一样忙碌,周围的朋友生病或者去世也会对老人造成一定的打击;子女工作忙碌、离家,会使得老人感觉非常孤独;部分老人还可能面临着经济或者身体的困难。 3、疾病因素。如果老人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