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下肢静脉血栓能否自愈与疾病类型有关。血栓性浅静脉炎大部分是可以自愈的,但是深静脉血栓形成一般不能自愈,需要及时就医治疗。对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如果急性期错过了治疗,形成血栓机化,血栓会附在静脉瓣膜,使瓣膜失去单向阀门的功能,造成体位性水肿、色素沉着、局部湿疹等后遗症,对患者的影响比较大。因此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后要及时就诊。
下肢静脉血栓尤其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日常应注意: 1、急性期 要绝对卧床休息,严禁下地行走、按摩、揉搓患肢,以免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的发生。 2、静脉血栓后遗症期 (1)如果反复出现腿部肿胀、乏力,要避免久站、久行,必要时还可以穿减压袜,来减少下肢水肿的程度。 (2)如果肢体存在色素沉着、湿疹或溃疡等,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清热解毒、燥湿的中药泡洗,以缓解局部症状。
什么是淋巴水肿 - 权威视频
淋巴水肿主要指的是肢体淋巴性水肿,主要是淋巴管阻塞、压迫导致淋巴回流障碍所引起。淋巴水肿与静脉回流障碍、神经性或炎症性水肿不同,淋巴水肿是一个缓慢加重的过程,单下肢多见,一般早期表现为肢体的指凹性水肿,即用手指按压肢体以后会出现凹陷,在一定时间内,这种凹陷会逐渐恢复。但随着病情的发展,皮肤按压以后不会出现凹陷,并伴有粗糙、肥厚,状如象皮,称为“象皮肿”。患肢可有沉重、活动不便、乏力等症状,但多无明显的疼痛,不能自行缓解,需要到专科进行相应的治疗才能改善症状。
淋巴水肿的症状 - 权威视频
淋巴水肿主要表现为肢体的肿胀。早期可见患肢周径变长,按压后出现可凹性水肿,随着病情的进展,表现为“象皮肿”。可凹性水肿即用手指按压后会出现凹陷,几分钟以后,这种凹陷会逐渐恢复。随着病情的进展,患侧肢体逐渐变得坚硬,按压以后不会出现凹陷,同时伴有皮肤的粗糙、肥厚,状如象皮,称为“象皮肿”。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渗液、感染。
静脉曲张打针指的是下肢静脉曲张的硬化剂注射治疗,其治疗效果与患者的病情有关。对于毛细血管扩张、轻度的静脉曲张或者阶段性的静脉迂曲扩张等患者,使用硬化剂治疗有一定作用。而静脉曲张病情重、伴有重度的淤积性皮炎、臁疮的患者,不主张单独应用硬化剂注射治疗,要配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或者深部静脉瓣膜功能修复进行治疗,才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因此是否应用打针治疗静脉曲张,应由正规医院的专科医生进行判断。
静脉曲张手术是血管外科最常见的一个手术。 1、术前准备 (1)对于需要做静脉曲张手术的患者,术前需要禁食。 (2)医生会在彩超定位下,用标记线在腿上把曲张静脉的走行范围标记出来,一般会进行椎管内麻醉,进行消毒、铺巾等处理。 2、术中操作 (1)大隐静脉曲张手术的关键是大隐静脉的根部结扎,手术一般用时不会太长。医生首先会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切口;然后找到大隐静脉根部5个小的分支,分别把5个分支和大隐静脉根部进行结扎;最后插入剥脱器把整个静脉剥脱出来。 (2)对于小腿侧方或后方小的曲张静脉团,可以做点状剥脱
轻微静脉曲张能否自愈与疾病类型有关。 1、继发性静脉曲张常继发于深静脉血栓形成、髂静脉压迫,采用取栓、导管溶栓等方式去除血栓、解除静脉高压后,浅表静脉曲张是可以自愈的。 2、原发性静脉曲张是由于静脉壁发育薄弱,以及后天的站立、负重、行走、劳累等因素所导致的。一般原发性静脉曲张是缓慢加重,很难完全自愈的。但通过穿医用减压袜、使用弹力绷带、避免久站久行、避免过度负重等方式,静脉曲张可以得到缓解,避免病情太大的发展。
静脉曲张根据病变的不同程度采用不同的防治方法。 1、肢体毛细血管扩张或者轻度的静脉曲张,一般生活上没有特殊的注意事项。 2、如果伴随着下肢的酸胀、乏力或者足靴区的水肿等情况,就要注意避免长时间同一姿势站立、过长时间的行走或者过度负重,避免静脉压力的加重。还可以使用弹力绷带或穿医用减压袜改善下肢的静脉回流。在晚上休息的时候可以把腿稍微抬高,高于心脏平面,有助于减轻下肢水肿的症状。 3、当静脉曲张同时伴有小腿的色素沉着、皮肤变薄或内外踝的上方有血清样的渗出甚至溃破等情况,一定要注意保护色素沉着的区域,避免任何形式的外伤、烫伤或蚊虫叮咬。如果出现渗出,
静脉曲张能揉吗 - 权威视频
静脉曲张是否能揉由患者病情决定。如果是单纯的静脉曲张不伴有血栓的情况下,局部有酸胀、疼痛或乏力的症状,可以轻揉曲张部位。建议从小腿的远端开始,逐渐揉向近端,这种挤压、按摩有助于静脉血回流。如果是突发的一条腿的肿胀,皮肤颜色发红,且有疼痛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过检查判断是否有深部静脉血栓。当静脉曲张伴有血栓时,严禁按摩、揉搓、碰撞,一定要卧床或坐轮椅活动,避免血栓脱落引发肺栓塞。
静脉曲张对于饮食并没有特殊的要求。因为静脉曲张形成的主要原因,与静脉壁发育异常、下肢静脉高压等有关,与饮食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如果静脉曲张患者出现了血栓性静脉炎,或者小腿的局部皮肤出现了色素沉着、湿疹样表现,并伴有炎症性渗出,则需要少吃辣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或者羊肉、海鲜、香椿等易导致过敏的发物,从而避免加重炎症反应。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