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大隐静脉曲张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一、大隐静脉曲张的病因。 1、先天性静脉壁发育薄弱:其病理基础是血管的弹力纤维支撑能力不足,具有明显家庭性遗传倾向,表现为同一家族中的父母、兄弟、姐妹同时患有静脉曲张,呈聚集性发病,家庭中还没有发病的成员患病率比没有家族史的人高。 2、下肢静脉高压:过度劳累、运动导致下肢静脉压升高,会加快静脉曲张发展的过程。如果长时间站立或者保持一种姿
大隐静脉曲张的预防包括合理运动、使用医用减压袜、进行腿部按摩、避免久坐四个方面。 1、合理运动。注意平时的运动方式,特别是根据身体状况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平时可根据运动量的不同,在运动过程中采用坐下或者抬高下肢等方式进行休息。且因为直立行走本身对下肢静脉存在一定的损伤,所以不管有没有发生静脉曲张的情况,都要采取合理的运动方式。但若已经出现静脉曲张,要注意一次运动的时间不宜过长,特别需要适当限制长时间的耐力性运动。 2、使用医用减压袜。如果已经出现足踝区水肿,伴有色素沉着等情况,多需穿戴医用的减压袜,使下肢得到支撑作用,减少静脉的迂曲扩张,从而对于预防静脉曲张的发
大隐静脉曲张是一个由轻到重、逐渐发展的慢性过程,是否需要手术治疗,主要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1、多数轻、中度的大隐静脉曲张,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主要通过日常防护,避免长时间的站立、负重、行走;穿医用减压袜或者打弹力绷带,以防止或者延缓病情的发展。 2、出现腿部严重不适,甚至伴有情绪反应的重度大隐静脉曲张,可选择手术治疗。如反复出现血栓性的浅静脉炎、足靴区的色素沉着,伴发交通支静脉反流或伴严重的小腿困胀、乏力(特点是晨轻晚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不良情绪反应,自觉腿部无处安放等。如果出现上述临床表现时,手术治疗不但可以消除从内踝上
大隐静脉曲张的标准手术方法已经开展100余年了,主要包括传统手术、传统手术联合微创手术、微创手术。 一、传统手术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手术,是最常用、最经典的手术方法。 1、手术过程: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找到大隐静脉汇入股浅静脉的位置(此处有5个分支血管汇入大隐静脉)。手术过程中,需要先将5个分支血管分别结扎,然后在汇入股浅静脉血管下方的位置,对大隐静脉进行双侧结扎。通常在近端结扎完以后,在远心端多采用剥脱的手术方法,即在血管内穿入剥脱器,将其进行外翻式的剥脱。
虽然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本身难度较小,但仍存在一些风险。其主要包括: 一、出血 出血原因主要与术中血管损伤密切相关。 1、手术涉及的血管较多:大隐静脉曲张手术主要是针对血管进行的手术。手术进行腹股沟韧带中点高位结扎的部位,术中要结扎5个血管的分支,同时还要结扎大隐静脉根部的血管。故手术过程中涉及的血管比较多,容易发生术中出血。 2、皮下血管损伤:手术过程中,在切开皮肤、浅筋膜时,很容易造成皮下小血管破裂,形成皮下血肿。一般情况下,术中对血管的结扎都比较充分,也会对周围软组织进行保护,因此临床发生的几率很少。 3、小血管损伤
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护理是非常关健的,可以说是“三分手术七分护理”,因为手术时间大约半个小时,而术后的护理缺是要长期坚持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术后要持续观察手术切口有没有渗血、渗液的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汇报。 2、术后监测弹力绷带的松紧度。术后使用弹力绷带的目的一方面是防止局部出血;另一方面是让扩张的大隐静脉凝闭,血管床或者血管变得狭窄、闭塞,防止静脉血液出现反流。弹力绷带使用的要求是下紧上松,即从脚开始,沿脚踝、小腿、腘窝,一直到大腿的部位,全程都要使用绷带,缠绕过程要求越靠近上部越松驰。所以,弹力绷带的护理重点,要求观察绷带缠绕
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术后恢复需要约两周左右的时间。 大隐静脉曲张手术一般采取高位结扎与微创(射频、激光、旋切)治疗联合的手式方式,术后恢复比较快。当手术结束以后,短时间内需要应用弹力绷带,一个月内活动时需要穿医用减压袜。 一般情况下,手术切口愈合大概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术区范围内的淤斑或者麻木、疼痛感,可能会持续一、两周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消失。总体上来说,大隐静脉曲张手术后,两周左右的时间可以恢复正常的活动。但是活动中需要穿上医用减压袜,对下肢静脉和凝闭的血管床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减少术后复发的几率。减压袜的使用时间建议三个月左右为宜。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例如伴
急性淋巴管炎是细菌经组织淋巴间隙进入淋巴管,引起淋巴管及周围发生的急性炎症。 一、淋巴管生理功能。 淋巴管是血液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静脉回流的辅助通道。在微循环的基础上,从毛细血管内渗出到组织间隙的血液成分,其中一部分可以通过静脉回流至心脏,另一部分(特别是大分子物质)则需要通过淋巴管回流。此外,淋巴管会汇入局部的淋巴结(免疫器官)。 二、临床表现。 1、常好发于四肢,尤其是下肢。当患者皮肤存在裂伤时,外界的真菌(如引起脚气的真菌)可以通过裂伤进入机体,然后顺
急性淋巴管炎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该病的发生还与全身免疫功能低下、机体存在感染基础有关。 1、细菌感染。细菌侵入皮下组织后,可通过淋巴管的回流造成淋巴管感染,引起急性淋巴管炎,其临床表现为沿淋巴管走行的区域,出现红、肿、热、痛等临床症状,如果是浅表的淋巴管炎,皮肤下可见一条红线,从足部一直蔓延到腘窝,严重时甚至蔓延到腹股沟淋巴结位置,继而出现腹股沟淋巴结感染。细菌感染是急性淋巴管炎的根本原因。 2、全身免疫功能低下。如果某些原因导致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其容易发生感染而致病。例如糖尿病患者、老年人、儿童、免疫缺陷性疾病患者、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这些人群
急性淋巴管炎的临床表现包括局部症状和全身症状。 一、局部症状 1、从肢体的远端向心脏逐渐发展的一条红线(即感染的淋巴管),用手可以触到条索样的硬结。沿红线走行区域可出现红、肿、压痛的炎性反应。 2、在肢体远端的部位,可以发现脚气感染、皮肤裂伤、毛囊炎等伴发疾病的存在。 3、在肢体近心端部位,例如腘窝、腹股沟等区域,可以出现淋巴结肿大,同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