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下肢浮肿一般指的是下肢水肿,可能由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肝硬化或严重营养不良导致的低蛋白血症所引起,部分患者在服用降压药,特别是硝苯地平等钙拮抗剂后,可能有下肢水肿的反应,但此种水肿程度较轻,也比较少见。 此外,某些局部原因,如下肢静脉血栓、下肢静脉回流功能障碍、下肢严重静脉曲张、下肢淋巴性水肿,或者下肢局部有丹毒感染、蜂窝织炎,都会导致患侧下肢出现水肿。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神经源性水肿并没有明显的病因,可能只是一过性的水肿。
下肢浮肿一般指的是下肢水肿,高血压本身不会引起下肢水肿,但部分高血压患者有下肢水肿的表现,可能与以下几种原因有关: 1、如果高血压造成心脏损伤,并影响心脏的舒缩功能,可能导致右心功能不全,此时患者的双下肢可能出现对称性水肿。如果能够积极控制高血压,并纠正患者的心衰,则有利于纠正下肢水肿。 2、如果高血压患者服用了某些降压药物,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钙通道拮抗剂,可能会出现下肢水肿等副作用。如果水肿程度较轻,不需要特殊干预,如果水肿程度比较重,需要由医生及时调整药物。
下肢浮肿挂什么科,主要与患者的症状有关。 1、如果是双下肢水肿,且伴有消化功能障碍、眼睑水肿、眩晕、乏力等症状,或者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疾病的病史,则要挂心内科、肾内科、内分泌科等科室。 2、如果是单下肢水肿,或者是单下肢偏重的水肿,则要挂周围血管科、血管外科等科室。医生会通过相关检查,判断患者的下肢是否有静脉血栓、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严重的静脉曲张、感染等问题。此外,医生还会检查患者的下肢是否有淋巴回流障碍的问题,特别是有盆腔肿瘤或者盆腔手术病史的患者,由于淋巴结清扫可能损伤淋巴回流,所以可能有单下肢淋巴性水肿的表现。
下肢浮肿怎么治疗 - 权威视频
下肢浮肿的治疗主要与其病因有关。 1、如果是高血压导致心功能不全后,出现的下肢浮肿,应该限制钠盐的摄入,如限制酱油、含盐食品的摄入,有利于控制血压,并缓解下肢水肿。 2、如果是静脉回流障碍、淋巴回流障碍所导致的轻度下肢浮肿,要避免久站、久行,或者一个体位久坐。因为只有在小腿活动时,才能通过肌肉的收缩、舒张,促使下肢的静脉血液、淋巴液回流,从而缓解下肢水肿的程度。此外,通过抬高下肢,也可以促进静脉回流。 3、如果是丹毒感染(网状淋巴管炎)、局部蜂窝织炎等感染因素所导致的下肢浮肿,可以进行局部抗炎治疗。 4、如果是肾功能不全所导致的下肢
下肢浮肿吃什么药 - 权威视频
下肢浮肿吃什么药,主要与其病因、症状有关。 1、如果是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所导致的下肢浮肿,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四妙丸、苓白术丸等中成药,或者迈之灵、草木犀流浸膏等植物药,而地奥司明等药物对于改善下肢水肿也有一定的帮助。 2、如果是肾功能不全所导致的下肢浮肿,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有利水消肿作用的中药。 3、如果是甲状腺功能减退所导致的下肢黏液性水肿,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左甲状腺素等甲状腺激素的替代药物。 4、如果下肢浮肿比较顽固,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有温阳、健脾、宣肺、利水等功效的中药。
在日常生活中,下肢浮肿可以通过观察病情、调整饮食、做好皮肤护理、避免久站或久坐等方面进行护理。 1、观察病情。如观察水肿的凹陷程度、部位、伴随症状是否发生变化,而患者的其他生命体征也要观察。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存在监测指征,则要监测中心静脉压的变化。如果患者的病情相对较轻,则要计算出入量。即通过记录饮水量、饮食量、尿量、大便量,计算出入量,并结合皮肤蒸发、呼吸蒸发的液体量,保证液体的出入平衡。此外,如果在正常饮食的情况下,出现体重增加很快的情况,则可能发生了水肿。 2、调整饮食。如限制钠盐和水分的摄入,特别是有肾功能不全和高血压的患者,每日摄入钠盐的量不应
下肢浮肿是否可以用热水泡脚,主要与其严重程度有关。 1、如果是轻、中度的下肢浮肿,则可以用37℃左右的温水泡脚。如果患者存在静脉回流不畅的情况,则可以在泡脚的同时,用手从足部的远端依次向上按压,从而促进静脉回流,缓解水肿的程度。 2、如果是比较严重的下肢浮肿,并伴有糖尿病等疾病,当足部有裂伤、溃破溃疡等情况时,则不能用热水泡脚。此外,患者洗脚的水温也要保持在37℃左右,防止发生烫伤。
如何预防下肢浮肿 - 权威视频
可以通过调整饮食、避免久站、防止皮肤受损等方面,预防下肢浮肿。 1、调整饮食。如限制钠盐的摄入,每日摄入钠盐的量不应该超过6克。对于有肾功能不全、严重高血压、心衰的患者,医生会通过内生肌酐清除率、活动量等指标,确定水分的摄入量。 2、避免久站。对于外科医生、警察、售货员、厨师等需要长期站立工作的人群,下肢可能容易出现水肿、困胀、乏力等症状,所以应该适当休息,适当运动,不要保持一个姿势久站或久坐。必要时,以上人群还可以穿医用减压袜,或者在小腿局部缠弹力绷带,从而促进下肢静脉回流,进而预防下肢水肿的发生。 3、防止皮肤受损。如穿棉质袜子,做好皮肤清洁
两腿酸软无力可能是由于下肢血管病变、腰椎病变、软组织劳损或者某些罕见疾病造成的。 一、下肢血管病变包括血管供血不足和静脉回流障碍两方面。 1、下肢血管供血不足:老年人常见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血管病变等,年轻人常见于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等,由于血管狭窄,下肢供血不足,早期就会出现两腿酸软无力,或者间歇性跛行,休息后可以缓解。这主要是由于行走以后软组织所需的血流供应增大,但是血管狭窄,不能充分满足血流供应,就会出现两腿酸软无力。
  • 双腿突然酸软无力可能是脑血管疾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动脉血栓形成、腰椎病变、水电解质失衡、重症肌无力等疾病。 一、脑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梗塞)和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出血),如果影响运动中枢,可能会导致双腿行走无力,有时也会偏重一侧,需要通过头部CT或者核磁共振来进行判断。 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多见于下腔静脉或者双侧髂静脉,也会造成双下肢酸软无力,伴有肿胀,局部红肿、发热,卵圆窝或者腘窝有明显压痛,通过下肢静脉超声可以诊断。 三、下肢动脉血栓形成包括两种情况:
  • 上一页
    1
    ···
    878889
    ···
    96
    下一页
    前往
  •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